1、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目录第一章总那么 . - 1 -第1条. 规划目的 (1)第2条. 规划依据 (1)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 (2)第4条. 规划原那么 (2)第5条. 规划期限 (3)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和性质. - 3 -第6条. 风景名胜区范围 (3)第7条. 核心景区范围 (3)第8条. 外围保护地带 (4)第9条. 风景名胜区性质 (4)第三章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 4 -第10条. 资源类型 (4)第11条. 景点评价 (4)第12条. 风景特色 (5)第13条. 资源特征 (5)第14条. 总体评价 (6)第四章规划目标、容量与规模. - 6 -第15条. 规划目标 (6)
2、第16条. 环境容量 (7)第17条. 开展规模 (8)第五章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 - 9 -第18条. 功能分区 (9)第19条. 空间结构 (9)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 10 -第20条. 分级保护规划 (10)第21条. 专项保护规划 (11)第22条.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6)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 17 -第23条. 景区规划 (17)第24条. 景点规划 (19)第25条. 游憩活动 (19)第26条. 游览组织规划 (20)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 22 -第27条. 瀑布景观规划 (22)第28条. 地质景观规划 (22)第29条. 史迹景观规划 (23)第30条. 植被
3、景观规划 (23)第九章旅游效劳设施规划. - 24 -第32条. 效劳设施规模预测 (24)第33条. 旅游效劳设施分级标准 (24)第34条. 旅游效劳设施布局 (24)第35条. 游娱文体设施规划 (25)第36条. 标识系统规划 (26)第37条. 旅游设施建设控制 (26)第十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开展引导规划 . - 27 -第38条. 农村居民点调控 (27)第39条. 农村居民点建设要求 (27)第40条. 经济开展的引导方向 (28)第41条. 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28)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 - 28 -第42条. 对外交通规划 (28)第43条. 风景名胜区门户规划 (2
4、9)第44条. 旅游交通换乘体系规划 (29)第45条. 道路规划 (29)第46条. 游步道规划 (31)第47条. 交通设施规划 (31)第48条. 交通组织规划 (32)第十二章根底工程规划 . - 32 -第49条. 给水工程规划 (32)第50条. 排水工程规划 (33)第51条. 供电工程规划 (34)第52条. 通信工程规划 (34)第53条.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35)第十三章平安防灾规划 . - 36 -第54条. 防洪规划 (36)第55条. 消防规划 (36)第56条.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37)第57条. 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37)第58条. 突发事件应急体制
5、(37)第十四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 - 38 -第59条. 规划用地平衡表. (38)第十五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 39 -第60条. 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 (39)第61条.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39)第62条. 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0)第63条.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0)第64条.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40)第65条. 规划方案的综合评述 (40)第十六章分期开展规划 . - 41 -第66条. 工程汇总及控制规划 (41)第67条. 开展分期及重点 (46)第69条. 需编制下层规划的区域目录 (47)第十七章实施规划保障措施 . - 48 -第70条. 完善管理
6、体制 (48)第71条. 协调相关保护地关系 (49)第72条. 标准经营行为 (49)第73条. 加强风景名胜区门票管理 (49)第74条. 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50)第75条. 加强能力建设 (50)第十八章附那么. - 50 -第76条. 成果组成 (50)第77条. 强制条文 (50)第78条. 实施日期 (50)第79条. 规划修改 (50)第80条. 解释权 (50)第一章总那么第1条.规划目的为确保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资源在完整保存、世代传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综合效益,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开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开展,特编制武
7、功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0) (以下简称本规划)。本规划是在风景名胜资源综合考察评价的根底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编制,为风景名胜资源的“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提供依据,是指导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文件。第2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2.风景名胜区条例13.自然
8、保护区条例14.宗教事务条例15.森林公园条例1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17.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18.江西省森林公园条例19.江西省文物保护条例20.江西省森林条例21.江西宗教事务条例22.风景名胜区规划标准23.关于印发的通知24.关于做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划分与保护工作的通知25.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芦溪分区总体规划(20012022)(2001年)26.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明月山分区总体规划(20012022)(2001年)27.江西省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安福分区总体规划(19982022)(1998年)。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依据风景名胜区的科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
9、形成具有国家层面影响力的观光旅游根底上,适地适度开展乡村休闲、文化、科教、度假、户外等多种旅游活动,突出武功山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特色。同时树立协调开展的理念,既协调风景名胜区与外围相关区域的关系,又协调三地开展的关系,推进统一管理。树立风景名胜区的门户形象、构筑全山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旅游设施,实现武功山风景名胜事业的可持续开展。第4条.规划原那么1.生态保护原那么正确处理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原那么,在有效保护培育的根底上实施科学利用。保持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风貌的完整性,保护自然景观的原生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2.科学规划原那么风景名胜区的科学规划,主要是科学测算风景环境容量,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政策,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规模。风景建设要讲求与自然和地方文化的和谐,顺其自然、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尊重历史、包容传统、因境随俗。3.突出特色原那么以风景名胜资源为根底,以游客的兴趣为导向,突出主题,围绕武功山的高山草甸、奇山异水、宗教文化、绝特生境,创造富有特色的游览空间。4.协调开展原那么风景名胜区内的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城乡开展、土地利用、社会开展、科学管理等诸因素,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并有方案有步骤地分期实施、协调开展,以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