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98446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农村低保制度之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低保制度之议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成为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真正表达以人为本的制度。近年来,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制度的思路对策等方面。文章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指出其参考价值和局限性,从而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对策;研究综述 国外学术界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是由于主要兴旺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不因城乡地域差异而设定,研究对象并不明确将低保划分为城市低保与农村低保。因此,农村低保制度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实课题,是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从制度安

2、排视角寻求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路径,对于统筹城乡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消除贫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呈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农村社会保障缺位的现象几乎到达了静止的均衡状态。受其影响,学者们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一直处于薄弱的状态,直到1996年民政部在山东烟台、河北平泉、四川彭州和甘肃永昌进行农村低保制度的试点,学术界对农村低保制度才逐步重视。随着十几年来农村低保由试点到推广的运行,国内对该项制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著述日益增多,这些研究视角多样、方法综合,并且紧密结合我

3、国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和农村低保运行状况的变化。本文主要从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思路对策两个方面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以期为相关问题的未来研究提供借鉴。 一、关于农村低保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 学术界对农村低保制度的研究是随着该项制度在全国各地农村陆续建立而逐渐展开的。归纳起来,农村低保制度目前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低保资金落实难 1、农村低保筹资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是导致大多数经济欠兴旺地区救助资金落实难的主要原因。郭海清认为,我国城市低保制度之所以能够普遍建立起来,关键在于政府资金上的保证,但是这种主要靠下级财政筹措资金的方法,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

4、可以维持,在经济欠兴旺地区维持难度很大,这直接影响到了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范利祥指出,县、乡财政紧张,村级财政没有稳定的来源,因此农村低保大面积推广还存在不少难题。 2、为保证农村低保制度的运行具有稳定和可靠的资金来源,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贺大姣指出,迄今为止中央财政并没有对农村低保资金做出具体的安排,这显然是不合理、不公正的。钟晓敏指出,低保资金应由中央或省一级政府通过一般性税收来筹措,并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补偿。 (二)农村低保标准的保障力度缺乏 张时飞从农村低保标准、月人均救助额、农村和城市的低保标准差距三个方面对辽宁、河北两省的农村低保制度的救助水平进行了考察和比较,

5、他们认为,如果低保标准绝对水平太低或相对水平(城乡)相差太大,那么不能到达保障农村低保对象最起码的生活水平从而稳定社会的政策目标。 保障力度缺乏的根源在于现行低保标准的制定方法存在着重大缺陷。洪凯指出,现行农村低保标准是典型的“生存保障,一般由县或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按维持当地农民根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并根据当地经济开展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现行农村低保并不是包括教育救助、技能培训、医疗救助等改善人力资本、提高自身开展能力所需的“开展保障。 (三)农村低保对象难以识别 和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入有其自身特点,使得在收入界定上存在

6、困难。吕学静认为,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收入的不稳定性,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由于农村养老金制度远未普及,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的老年人口其生活、就医、子女求学等方面的困难加大。王增文进一步指出,由于我国农村主要采用人工手段进行收入审核,反映在审查、审核低保对象时,对困难家庭的收入计算虽有统计部门提供的计算农村家庭收入方法,但实际计算时还比较困难。 (四)农村低保管理体制不完善 标准化的管理是农村低保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李文新认为,在户籍制度放开、人口流动频繁的新形势下,农村低保工作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农

7、村居民居住地相对分散,而基层民政部门人员较少,由乡村两级逐一调查核实的工作量较大。洪凯经过调查后指出,目前由于地方财力所限,许多地方都没有将低保工作经费打入低保预算,也缺乏有效监督农村基层干部在低保物资和效劳分配行为的保障措施,这难以防止基层干部在实际操作中照顾亲朋好友或有意多报低保对象数量及瞒报低保对象收入水平等问题。 二、关于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思路对策的研究 针对农村低保制度设计及其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完善的思路对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建设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对农村特困群体长效救助机制的关键因素。学者们对完善农村低

8、保的资金筹集渠道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吕学静认为,省以上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尽早安排农村低保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局部困难地区,省财政应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专项补助资金比例,主要投向区域内财政困难的市、县。他参考国内外经验进一步提出,省以上财政投入以不低于资金总量的70%为宜。刘玉森等学者提出将局部个人收入所得税纳入农村低保资金的建议。他们认为,与其用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措施来确保低保资金供给,不如直接明确目前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的用途,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已达上千亿元,从中拿出一局部用于农村低保是可行的。他们还提出将局部福利彩

9、票销售收入纳入农村低保资金的设想。 (二)准确界定农村低保对象 学者们对如何准确界定农村低保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低保对象涵盖面的研究。例如,戴卫东具体地提出,低保对象确实定标准分为四类: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根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户;家庭劳动力严重残疾生活确有困难者;家庭劳动力因常年疾病确有困难者;家庭主要成员因病、灾死亡而子女均不到劳动年龄生活特别困难者。二是对低保对象识别方法的研究。上文提到,农民收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农村低保对象的识别并非易事。对此,洪凯提出,要建立简便有效的农民实物收入、劳务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赠予性收入申报评估制度和相关评估标准,同时要建立农民财

10、产和农民消费评估制度及评估标准;对财产数量及消费水平超过标准的农民,即使收入低于低保标准也不能纳入低保范围。王萍认为,要探索和完善农村贫困家庭收入的计算方法,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针对家庭收入难核定问题,要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她同时提出,要明确年度中因灾致贫的救助与低保工作关系,对于遇到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在当年将按照现行的救灾救济制度,通过救灾资金给予临时救助,次年在低保滚动管理中,按既定政策统一评定低保对象。 (三)科学确定农村低保线 低保制度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地确定低保标准。针对目前低保标准偏低的原 因,学者们对如何确定农村低保线进行了不少的探索,较有代表性

11、的观点有: 在保障标准的制定原那么上,洪凯认为,应变生存保障为开展保障,逐步将低保对象的就业培训、子女根底教育、根本医疗保障和根本住房保障等支出列入农村低保范围。对财力暂时缺乏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其他条件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阶段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但李文新却认为,低保制度的功能是满足困难群众最根本的生活需要,其保障标准应根据当地最根本的生活消费水平确定,不宜包括其他诸如医疗、教育等消费的需要。 在保障标准的制定方法上,张平平、尹洁认为,首先以省为单位测算全省的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乘以区县的平衡系数,再考虑适当的调整数,最后所得即为区县的低保标准。在如何具体计算各地农村低保标准方面,吕学静提出,较

12、为科学可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应为农民人均收入的28%左右,由于各地的经济开展水平不同,参照系数亦有差异。 (四)标准和细化农村低保管理工作机制 良好的制度与有效的管理从来就是有机统一的,要做好农村低保的制度设计,必须与有效的管理有机结合。其中,农村低保资金的管理问题最受学者重视。吕学静指出,应正确选择农村低保资金管理方式,各级政府财政负担的资金集中到县一级统一管理,村集体负担的资金,可由村集体直接与保障对象签订合同或协议,按时发放。董丽那么从会计核算的角度分析认为,低保资金在会计核算时应设置相应的债权债务账户“应收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应付最低生活保障金,此外还应该设立用于核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

13、“根本户,并专款专用。 三、现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上述文献对农村低保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这些创造性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更充分地认识到政府在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上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政府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拓展了农村低保问题研究的视野,启发了人们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思路,从而也为笔者系统深入地研究该问题奠定了良好的根底。然而,现有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尤其是对我国作为开展中大国的农村现实国情的挖掘仍显缺乏,这与我国农村低保制度改革的现实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具体地说: 第一,农村低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是低保资金落实难的重要原

14、因,已有研究大多限于定性分析。笔者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即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得到地方政府在争取上级政府低保资金转移支付时的行为函数,进而从我国的政府体制这个角度剖析其深层原因。 第二,现行农村低保水平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但笔者认为,已有研究并未很好、系统地分析这个问题:这类文献仅从低保户需求的角度分析低保水平;评价方法偏于主观且属静态分析。笔者从低保户的需求和政府的供给两个方面对现有低保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计量模型对低保标准的动态变化加以客观研究,以突出制度演变的动态特征。在此根底上提出“分层梯度式低保标准体系,可以为政府科学制定低保标准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第三,对低保标准应包含的参数,

15、学者们有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研究这个问题时应有适合的分析工具和科学的方法体系。笔者拟将eles模型引入低保户生活保障力度的研究中,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帮助我们判断低保标准应包含的参数。 第四,在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路径选择上,一些文献照搬城市低保的做法。笔者认为,农村低保在借鉴城市低保的做法时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取舍。 第五,在分析农村低保绩效时,现有文献集中从制度设计本身这个视角展开分析。事实上,制度环境也是一个重要视角,因为制度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它们之间的关系状态也会对制度的预期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优化农村低保构建的社会环境、在推动社会建设中完善低保制度的观点。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