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农村环境工作调查汇报 随着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开始显现,最近我对当前县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和查阅相关资料,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当前县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大了环境保护工作力度,202223年,该县获得了“全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荣誉。但目前,农村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作物复种指数高,化肥、农药施用强度大,甚至把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目前,全县每年的化肥施用量折纯达5
2、5kg/亩,远远超过兴旺国家设定的平安上限(15kg/亩);每年农药施用量也到达1.9kg/亩的较高水平,且高毒、高残留农药还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由于科技水平的制约,化肥、农药的使用率约为30-40%,绝大多数未被使用而流失,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威胁农产品平安。二是农村生活污染问题突出。农村生活污染主要是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已由过去的易自腐菜叶、瓜皮等开展为塑料袋(瓶)、碎玻璃、建筑垃圾及腐烂植物等多种成分的混合物。据初步统计,全县每年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达12万吨以上,其中的不可降解成分呈增加趋势,且农村垃圾无收集和处理系统,绝大多数被随意弃置,未经处理的垃圾随风、雨进入水
3、体,形成污染。而农村生活污水也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沟渠、河道,每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500万吨以上。同时,全县农村不少沟渠、河道淤积严重,水体自净能力弱。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水环境。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加重。该县是全省畜禽养殖大县,开展畜禽养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之一。据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年生猪饲养量为50万头以上、牛饲养量为2.8万头、家禽饲养量为2200万只。以此测算,每年全县畜禽粪便产生量达83万吨以上,而大多数畜禽粪便都随意排放,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并可能成为疾病传染源。“晴天臭气熏天、蚊蝇成群环绕,雨天粪水横流、使人无法下足是一些地区畜禽养殖污染
4、的真实写照。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呈现“量大、面广、危害大、生态压力重的特点。四是农村工业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县不少乡镇企业兴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工艺比较落后、无环保设施,导致农村地区局部区域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甚至还造成了局部的生态破坏,这些农村工业污染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目前,县境内局部河流流域污染严重,局部河流、沟渠、湿地已失去原有的生态功能。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广阔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制约县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 二、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农村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都是改革开展在向纵深方向推进产生的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条。一是各级重视程度不够
5、。相对城市环境问题,各级领导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引导不够、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力度不够。二是农村环保设施落后。虽然这几年全县农村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全县农村建设总体上仍缺乏规划,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开展步伐。三是农民环保意识不强。作为农村环境保护主体的农民群众科技素质不高,环境意识不强,主体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农村环保投入太少。由于农村环境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很少,推动不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三、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正是时 实践证明,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改
6、变农民群众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利于保护饮用水源平安;有利于生产出平安优质的绿色农产品;有利于加快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统筹城乡开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正是时候。一是有了开展机遇。202223年,国务院召开了建国以来首个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 会议。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更加突出地摆上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新格局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农村环境保护工
7、作已列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农村环保事业正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展机遇。二是有了政策支持。目前,我省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出台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为农村环境保护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有了资金保障。202223年,中央财政首次建立了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平安和影响农村可持续开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中,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平安饮水、改水改厕、户用沼气等根底设施的投入,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 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事关占县域总人口70
8、%以上的农村人口的幸福指数,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八项长效机制,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建设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开展。 一是农村环保工作综合决策机制。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府强有力领导下开展.要把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开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方案。从现在起,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综合决策机构,定期研究农村
9、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与监督。 二是农村环保工作宣教机制。要结合“绿色学校创立活动,将环保知识与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农村职业学校及中小学课程,让广阔农村中小学生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中小学生把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传播到千家万户。要利用播送、电视、报纸、网络、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突出宣传农村环保中的先进典型。要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以留守妇女为主的现状,充分发挥妇联的优势,开展“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评比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广阔妇女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生力军作用。
10、要有方案地组织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去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示范村参观学习,使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是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保障机制。农村环境保护不是一时的运动,而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要稳固农村环保工作成果,除了要有完备的长效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有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政府应该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各级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本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要组织编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做
11、好工程储藏,积极争取国家、省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专项资金。要积极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要利用城乡共建、村企合作平台,引导城市资金支持农村环保工作。要发动群众筹资筹劳,提高村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自觉性。 四是群众主动参与机制。广阔农民群众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动广阔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实地了解环境污染对生产、生活及健康的危害,增强其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引导他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鼓励农民群众开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对在农村环境保护中有突出奉献者,当地政府要给予
12、适当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农民群众自觉地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保才大有希望。 五是部门合作机制。农村环境保护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农村清洁工程、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村地区工矿污染防治等重大任务。必须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环保、建设、农业、国土、水务、林业、卫生、开展改革等部门要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步调一致的合作机制。要整合资源,在条件具备的镇,打造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创造经验,以点带面,在全县推广。目前,作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汤池镇已初步具备开展农村环境大整治的条件。 六是农村环境污染防
13、治技术研发、引进、应用机制。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如果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除了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外,其它类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由于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和企业经营相对的大规模等特点,末端治理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甚至惟一的。而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那么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因此,必须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研发、引进、应用机制,开发适合不同地区(形)、不同种类污染物的治理
14、技术。 七是生态农业开展机制。实践证明,开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是解决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农业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立体种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沼气,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制定开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生态农业开展机制。县、镇、村及各有关部门要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让广阔农民群众在开展生态农业上真正得到实惠,从而把开展生态农业变为广阔群众的自觉行动。 八是农村环保奖惩机制。县、镇要将农村环境保护列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农村环保同文明创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道检查、一道考核。将文明创立检查延伸到村组,将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作为新农村示范点验收内容。对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村、组,县、镇可以探索实施“以奖代补,对在农村环保工作中表现不积极、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