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后感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育 心理学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它熟悉,因为在上师范时就已经接触过这门学科,而且感觉在工作中也一直用着它。说它陌生,虽然一直在用,但又觉得掌握的不透彻。这个学期再次重温了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让我再次体会到特级教师张兴华的教学魅力。张兴华,着名特级教师。他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数学教学心理研究,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学习心理的数学教学流派。 很多人认为,小学的数学嘛,应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多大的科学道理可依,真正进行了数学教学之后我才发现,数学教学并不如他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而真正要教好数学更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阅读了张老师的
2、儿童学习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现在我进一步感到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值得我们学习、钻研,有时觉得很简单的事物越是值得我们去研究。 这本书张老师从知识的形成和习惯、知识的稳固和深化、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能的开展、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六个方面进行阐述,每一章节张老师都结合了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细致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读后收获良多。 刘墉先生在中国学生的通病一文里面提到。中国学生好奇但不爱发问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同学笑话;又怕问的东西
3、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想想说得还很有道理,学生比较喜欢老师发问他思考。在高年级,甚至有个别学生喜欢别人发问,别人思考,别人答复,我听听的情况。那这些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喜欢被别人牵着走。在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中,张老师说发现问题更重要。因为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开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实施实施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问题的提出是求知者调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蓄,主动地、新颖的、独特的、个性感知的展示。美国衡量教育标准之一: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教的有问题。假设把老师问住就算成功。布鲁纳认为:学习者不应是新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
4、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从会发现问题到发现有质量的问题是一个逐步前行的过程,是需要进行长期指导,反复训练的。 1、提供发现问题的示范。 学生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教师善于提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学生会以教师为典范,发现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的发现问题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潜移默化,发现的问题自然不会外表化、浅薄化。 2、要发现得有价值。 问题的发现要准、要精。对认真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不需要提问,要鼓励学生对一些查阅资料也未能解决的问
5、题进行多提问。在学生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及时的表扬,还要让学生将发现问题的过程与其他同学分享,让更多是学生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 3、教师要起到好的指导作用。 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在表述上不够准确,在把握上可能也不够精准。此时,教师要进行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关键。在学生闪烁思维火花,却是雾里看花时,教师的启发会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中闪亮的火花,积极引导,把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促进课堂更精彩的生成效劳。 书好似读完、看完,但我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书中谈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再次回味,再次思考。惟有反复不断的阅读,细细体会,用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更多地理解儿童,走近儿童,走进儿童的心理。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