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州恒睿矿业XX县区 仙桥乡茶园煤矿 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XX县区仙桥乡茶园煤矿二一七年二月十三日 1 XX县区仙桥乡茶园煤矿 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实施方案 为建立预测、预报、预警、预防的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体系,进一步改善平安状况,预防煤矿平安事故。进一步加大煤矿平安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促进煤矿平安生产,根据国家平安监察局冠以印发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方法(试行)和煤矿平安生产标准化根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23)5号要求,结合茶园煤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平安风险预警防控的意义 认真贯彻落实“平安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平安生产方针,标准煤矿平安管理
2、工作,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躲避平安风险。开展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具体表达,是预测、预防、遏制煤矿事故的重要手段,对深入查找和剖析平安隐患,及时消除事故风险因素,使风险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分析煤矿作业场所风险等级,对煤矿存在的平安风险进行预警和防控,降低煤矿平安风险,切实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促进煤矿平安生产,杜绝各类不平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茶园煤矿成立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何俊强 副组长:刘扎娃、徐安体、朱永春、巩建伟 成员:赵振权、
3、王定沛、王沛龙、张体华、杨万金、吴厚荣、刘洪、刘洪斌 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催促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体系建立情况,以确保矿井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体系能够有效的实施和运行。 三、平安风险预警防控的对象 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是对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和各种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排查,并结合煤矿自然条件、装备水平、平安现场管理等情况进行平安综合评估,采取分级、分类、预警、督办等合理可行和针对性措施进行消除或者控制,使煤矿风险降低到可控的平安管理的过程。 四、平安风险预警防控的范围 1、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取自检自查、回返复查、阶段检查、日常管理等方式,查找出的人员的不平安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平安要素管理(
4、包括采、掘、机、运、通、防排水等)以及综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有可能引发事故的平安隐患。 2、其他需要纳入平安风险预警的事项。 五、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内容 在煤矿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煤矿对排查出的平安隐患,每月组织一次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分析、评估平安隐患的风险程度和可控程度,并遵从全面性原那么、可操作性原那么,提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的整改落实措施。 完善煤矿平安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煤矿做到每日一排查,及 时召开平安调度会,针对存在问题和隐患,进行现场指挥和重点催促整改,技术科每月认真制定平安检查方案,形成通知下发各部门,并做到有组织机构、有时间限期、有重点内容和工作措施,全面细
5、致地抓好平安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工作,针对每次排查出的隐患分类建档,把检查中限期整改的隐患(问题)列出台账并按“五定(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原那么跟踪复查整改到位,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复查、验收、销号制度。 六、煤矿平安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程序及方式 (一)建立煤矿平安风险预警体系 煤矿平安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完善的的平安风险预警机制,是建立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根底上,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平安行为管控为重点,制定平安风险预警防控方案和对策,明确平安风险预管理总体目标,对煤矿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预警并采取控制措施。危险源辨识、
6、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及隐患消除、控制效果评价等环节符合:方案、实施、检查、总结的运行模式。 (二)风险预警 煤矿的生产活动作为集合经济、技术、管理、组织等各方面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煤矿要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对照XX县区煤矿危险源排查治理手册,针对不同类别、级别的危险源和不同程度的危险因素,按照“人、机、环、管四种风险管理,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辨识、监控 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对策,经煤矿负责人或委托负责的矿领导明确后,交责任人进行风险预警。 (三)风险防控 煤矿在生产建设活动中,根据
7、风险评估确定的在人员、技术、环境、管理方面存在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根据国家平安生产法律、法规、煤矿平安规程、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等,按照“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联锁、警示的原那么,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制定平安技术措施、应急预案或其它方案等对危险源进行防控。在进行重大以上风险任务时,应编制专门的平安措施,明确平安工作程序;对专业性较强、危害程度较大、整改较难或无法评估的危险源,应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处理。 (四)深入排查煤矿管理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 煤矿生产所处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的平安生产事故,主要是自然灾害以及人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破坏。(如:环境污染、各
8、类矿村(农)矛盾纠纷、极端气象、地震等)。 (2)政策法规变化 国家有关政策与法规的变动,对煤矿的生产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对行业政策的调整、法规体系的修正和变更等对平安生产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如资源整合、关闭以及矿权划分等政策)。 (3)技术工艺、装备等变化 现代煤矿企业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技术装备的变化涉及各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如果使用不当,对平安生产也会造成相应的威胁。 2、内部管理因素 (1)员工不平安行为管理 (1)员工准入管理。建立并保持员工准入管理标准,明确岗位设置要求和岗位需求方案,明确员工身体条件、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准入条件。
9、 (2)员工不平安行为分类。在危险源辨识的根底上,对识别出的员工不平安行为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平安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平安行为控制提供依据。员工不平安行为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具体、有针对性分类。 (3)员工岗位标准。在员工不平安行为识别与梳理的根底上,煤矿应制定员工岗位标准。 (4)员工不平安行为控制措施。制定员工不平安行为控制措施,确保员工标准的有效执行。措施应结合煤矿自身的特点和员工不平安行为特征,涵盖影响煤矿员工不平安行为的各类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平安行为分别制定。 (5)员工教育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教育机制,提高员工平安意识和技能。 (6)员工行为监督。建立完善员工行为监督制度,及时对员工
10、 不平安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员工行为监督必须确定监督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监督、考核人员,明确监督范围、方式、频次,对监督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制定改进方案。 (7)员工档案。建立健全员工档案,全面掌握员工信息,以实现分类管理,并确保所有在岗员工的档案全,每个员工档案的信息内容完整(内容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身体状况、职业技能等级或职称、参加工作时间、简历、培训情况、违章情况、受奖情况、受处分情况、职务或工种变动情况记录),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评估,明确重点监控对象。 (五)深入排查煤矿生产系统方面存在的不平安要素 1、通风管理。煤矿建立并保持通风管理控制程序,以控制和
11、消除通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通风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矿井、采区和工作面应具备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采区应实行分区通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自然发火严重矿井的采区等,应设专用回风巷; (2)、风门、风桥、风筒、密闭等通风设施保持完好无损;(3)、矿井总风量、采掘工作面和各种供风场所的配风量,应满足平安生产的要求; (4)、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等,应符合煤矿平安规程要求;(5)、按规定及时测风、调风,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量、风速持续均衡,并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6)、局部通风机通风符合煤矿平安规程的要求,采用双 风机、双电源,能自动切换,保持连续均衡供风; (7)
12、、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应装有反风设施,各种参数符合规定,并定期进行反风演习; (8)、通风根底测试报告、记录齐全。 2、瓦斯管理。煤矿建立并保持瓦斯管理程序,通过瓦斯检测,及时掌握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并采取措施,使瓦斯得到有效控制。瓦斯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煤矿建立完善瓦斯管理制度,明确瓦斯防治责任并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岗位,根据井下条件的变化,不断改进和加强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严格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实行群防群治; (2)、煤矿强化瓦斯检测,有瓦斯检测专门机构且人员配备满足要求。每年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鉴定,相关入井人中按煤矿平安规程规定携带便携式或光学甲烷检测仪,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
13、,瓦斯检查记录做到井下牌板、检查记录手册、瓦斯台帐三对口,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按程序进行交接班,瓦斯检查地点的设置及检查次数符合煤矿平安规程规定,每日按程序标准进行瓦斯情况汇报; (3)、煤矿制定瓦斯隐患处理措施。有瓦斯排放平安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排放瓦斯前先确认回风系统的人员已撤退完毕。电源已全部切断,已设置警戒栅栏、警标和停电牌。每次排放瓦斯都应做好记录,建册登记。临时停风应立即断电撤人,设置栅栏、警示标志,长期停风区在24小时内进行封闭。 (4)、煤矿应采取瓦斯隔爆措施,在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运输巷和回风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道和回风巷道、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
14、石门间设置主要隔爆水棚,在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煤层掘进巷道采用独立通风的其他巷道设置辅助隔爆水棚,对隔爆设施实行挂牌管理,定期检查隔爆设施的安装地点、数量、水量及安装质量。 3、防治水管理。准确掌握井田及其周边地表水系、地下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分布情况,掌握当地历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水位情况,评估地表水和各地下水系的风险。防治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方针,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方案,制定“防、堵、疏、排、截的综合防治措施; (2)、井下防水、排水系统合理,能力满足实际需要;(3)、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
15、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4)、每年雨季前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5)、防治水设施完善、设备齐全; (6)、井下掘进工作面坚持“有掘必探防治措施;(7)、防治水专项应急预案完善。 4、防尘管理。建立健全防尘系统,有效降低各作业地点的粉尘浓度。防尘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进回风大巷、主要运输巷、带式运输机巷、采掘工 作面所属各巷道、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及转载点设置防尘洒水管道; (2)、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水幕距工作面上下出口不得大于30m)、掘进巷道(在距迎头50m-200m范围内)、多巷掘进在回风巷风流江合处下风侧200m范围内、运输顺槽的溜煤眼(转载点)上口及破碎机处、采区回风巷在与其相连的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口下风侧50m范围内、主要进回风大巷等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