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读后感 写法分析 1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大好秋色的呢? 参考答案: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静) 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静、动) 仰视:鹰击长空(动)俯瞰:鱼翔浅底(动) 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 讲解: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叉,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气勃勃、颜色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2词中有多种比照,请找出来。 参考答案: (1)“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比照 (2)“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教育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比照 (3)“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地位的比照 (4)“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比照 讲解:词中的多种比照,使描绘的形
2、象鲜亮。 3本词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有表现力。 讲解: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吵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精确地表现了鹰的强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4本词的情与景是如何交融的?参考答案: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上阕描绘北国风光,下阕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 讲解: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3、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回忆了往夕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中国的革命青年。 5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讲解:词下阕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教育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答复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6本词的动与静是如何切换的? 参考答案:由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切换的。 讲解:“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奇峰突
4、起,使一切都动了起来,活了起来,那看似千年凝固的“万类和“霜天,原来并没有凝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上地下,它们都在“竞自由!动静切换是这样的自如,动静反差是如此猛烈,而这一切都由那看似信手拈来的“竞自由三个字完成了,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7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使用赋,有什么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使诗句连贯直下,特殊有气概。 讲解: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诗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诗句,诗人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特殊有气概,为抒情、谈论预备了充分的背景气氛。 8全词中运用了哪几组比照(“明比与“暗比)? 参考答案:明比:颜色:“红与“碧。动作:“(鹰)击与“(鱼)翔“教育与“激扬。人物:“同学少年与“万户侯。以上都是明比。暗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劳动人民不自由。 讲解:从表达手法看,上阕以描写景物(实写)为主,下阕以回忆谈论(虚写)为主。这也是一般双调的词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