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动人的朴素.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996380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动人的朴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动人的朴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动人的朴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动人的朴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道酬勤动人的朴素我喜欢读散文,但是好散文很少,所以我第一次读到明凤英散文的那种喜悦,至今记忆犹新,清晰如昨日。从那以后,我一直在追踪明凤英的写作,同时也担忧:“赋诗如开花,开多花必少。写一两篇好东西容易,写多了,她还能行吗?但是,我白担忧了,因为后来每读到她的新作,那种第一次读她的散文所感受到的喜悦,依然如是,一再如是,有如春日的阳光一路追随着我,很少离去。现在,明凤英的第一个散文集子要出版了,在这里我愿意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明凤英的散文。什么是好散文?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文章里一定有什么特别吸引你,打动你的东西,虽然一下说不清,可是你知道那个“特别一定在那儿,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那么,什么是明凤

2、英的散文最吸引人、最打动人的地方?在她的字里行间有没有隐藏着什么“特别的东西?如果有,那究竟是什么?我以为那是她的朴素,她的写作里有一种特别动人的朴素。这朴素首先就表现在这本散文集的名字上,一点一横长。当我第一次知道这书名的时候,第一个反响就是这样的书名太不“亮了,它能吸引读者吗?但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用这样一个书名,明凤英自有她一番苦心:既然书的副题“我的亲人们已经透露了书的内容,正题为什么还要重复呢?不如做成一个隐喻,“一点一横长,这个能让人一下子回忆起自己儿时如何“识字情景的意象,简简单单,朴朴实实,正好可以暗示作者的写作风格,一种简约朴素的文风。这种文风怎么朴素?有多朴素?可以举些例子

3、。她形容老家的村子:一户户粉墙黛瓦的屋子,紧挨着水稻田。这路没有路名,路边的人家也没有门牌号码。要是找人,只要报知名字,就可以了。说是谁谁谁的儿子,爷爷是谁,叔叔伯伯是谁,就可以了。要是写信,就写:明屋,谁谁谁就够了。她说家乡人打架:台西人热血滚滚,打架是日常所见。男人打架,狗打架,小孩打架,女人也打架女人打架,骑在身上,以揪头发为主。头发揪够了,两个女人站起来梳理头发,转打嘴皮战。也许有读者会觉得,如此简约朴素的语言,描写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自然是够了,可是它能写出更复杂一些的人和事吗?比方写人物,写人物的内心世界?那么看看明凤英如何描绘一位壮汉子的哭泣:池塘边牛蛙呱呱叫唱着。是两只不同的牛蛙

4、。我能从他们的唱腔里听出来。隔着水塘,一辆火车拉着笛子轰轰进站,在小站上嘎的一声,接着放了一个白色的大水屁,才停稳了。过了一会儿,我才知道萧伯伯在哭。蒙着头,哭得像只小狗。一个壮汉怎么能“哭得像只小狗?小狗会哭?一个壮实的男人会像一只小狗?这样的形容似乎有点没道理,可是,仔细琢磨,你又觉得十分传神,不仅传神,我们似乎还已经体会到了这壮汉内心的悲哀。无论对哪一位作家,描写一个坚强的男人痛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一般来说,这应该需要不少笔墨。但是明凤英只用一句十分简单的“哭得像只小狗,就解决了难题,另外,这个段落也不缺少渲染的笔墨,既以牛蛙的“呱呱叫唱来陪衬、混淆萧伯伯的哭声,又让一个壮汉的痛苦有个

5、具体入微的现实环境那也不过用了三十个字。这很能代说明凤英的散文的写作风格。实际上,收入这本集子的文章,大多都是以这样简约朴素的语言写就的。说到文字朴素,很多人往往会特别注意修辞,以为追求写作的朴素,主要靠的是修辞上的功夫。可是我们读明凤英的散文,会发现她的朴素并不如此简单,那是一种很丰富的朴素,绝不是仅仅在修辞上下力气。譬如,一点一横长里的很多篇章,一篇一篇的,无论叙事、描写还是形容,都很简易,有话那么长,无话那么短,短小的更多,如果按照我们习惯的散文样式比量,有些篇幅实在过于短小了,不过几百字,并且内容散漫,重点不彰,简直不能独立成篇,很像是一些残章断简。然而,奇怪的是,这些不完整的片片文字

6、,读下来却是行云流水,当行那么行,当止那么止,可沉着浏览,可驻足近观,绝不缺少整体感。只有这时候,我们才能体会,明凤英原来在试图把朴素和简约嵌入或卷入文章的结构,在散文写作里形成某种新的行文方式和风格。我不敢说类似的试验过去没人做过,但至少在明凤英的写作里是成功的假设把她的文字放在其他文章里混成一堆,我相信,读者不难把明氏文字挑选出来。对于任何一个散文作家来说,能不能形成一种带有鲜明个性的只属于自己的文体,那是一个竭力追求却难以企及的境界,然而明凤英在她第一本散文集的写作里,竟然在这方面已经有所成就,这很不容易,我们只能感慨她是多么幸运。不过,我还要特别说明的是,明凤英的朴素,绝不是要练就写作

7、的一种内功,仔细读一点一横长诸篇,我们还会发现,这朴素的文字是如此适合作家笔下的表现对象此书实际上是一幅台湾“六十年代眷村生活图卷,其中展示的生活图景,普通,日常,琐碎,贫穷,但是很耐看,很感人。请看这样一幅小儿上课图:达老师说她在大陆念女子师范学校的时候,她们女师范校门口有副对联,写的是:“想做大官的请出去,要做小姐的别进来。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凛然正色,字字清楚。我们都安静下来,不敢造次。达老师上课非常认真,铆足了力气。下了课,却往往单独一人,静静坐在教室里,笑眯眯地支着头看木麻黄树,看我们冲进冲出。再看这一幅亲友聚餐图:叔叔们吃辣椒、奶芋、喝老米酒。妈妈在煤球炉边下面疙瘩。葱段爆香了,倒上

8、满满一锅水烧开,面疙瘩一筷子一筷子刮进去。吃剩的豆腐渣子青菜汤也一股脑都倒进去。等一大锅面疙瘩煮得咕嘟咕嘟冒泡了,妈妈就毫不吝啬地下一大汤勺味精,喊一声:“谁来端出去!七八个声音应道:“我来我来。木板凳早就四脚朝天翻摆在院子当中,等候面疙瘩汤的大驾。满满一锅子面疙瘩汤,烫烫冒气,摇摇欲坠。一片“留神啊留神,热腾腾的面疙瘩就上了它的龙王宝座。这都是眷村日常生活的零星碎片,但是,我想很多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特别是有过上一个世纪生活经验的读者,都绝不会对这些图画感到陌生,无论是“铆足了力气上课的女老师,还是“毫不吝啬地倒在汤锅里的那一大勺味精这似乎都是封存在我们自己内心深处已经落满尘土的记忆,只不过

9、借着明凤英的笔,它们突然鲜活地动了起来,生气勃勃,历历在目,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又回到了过去,感触万端。然而,当我们这样重温以往的时候,画面中的种种细节为什么让我们那样感动,甚至觉得其中有一种诗意?又是什么,触动了我们已经包上了一层硬茧的心,竟不由得对过去生出一些留恋之情?我想,原因或许种种,但有两个东西不能忽略,一个自然是明凤英的朴素文字,另一个那么是这朴素文字所描绘的眷村的朴素生活眷村是在台湾,这有什么要紧?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眷村,不过是作家以文字经营的一种想象,与真实的眷村相去甚远,可这有什么关系?想象也罢,真实也罢,对读者来说,重要的是“六十年代眷村生活图卷有如一面

10、十分开阔的大镜子,从中不仅看到了我们很熟悉的过去那些清贫艰难的生活,而且还照见我们今天完全缺失的一个东西:朴素。朴素,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最为推崇的文化价值之一,无论作为道德追求,无论作为精神境界,还是作为生活方式,朴素都是一种为人人敬重的品质。但是,今天朴素在哪里?环顾四周,我们还能看到“眷村里的那种朴素的人情吗?还能看到达老师那样朴素的人物吗?还有能以“想做大官的请出去,要做小姐的别进来这样的理想作号召的学校吗?我觉得几乎是看不到了,朴素作为文化品质正在绝迹,或者已经绝迹在今天,史前大洪水的故事正在成为现实,只不过铺天盖地而来的巨浪,是消费主义的大洪水,它四处奔淌、无处不在、气势迅猛地淹没了整

11、个人类,让历史上一切有过的价值,包括道德和人品,都只能化为在消费的污水中随生随灭的泡沫,而在这泡沫里上下沉浮的,只有鲁迅所蔑视的庸众,还有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这时候很朴素的一本书,一点一横长站了出来,用并不响亮的声音呼唤朴素,提醒我们曾经有过那么朴素美好的人情和道德,这也许是此书最重要的意义吧。关于朴素,最后我还要就文章的写作再说上几句。写作散文的人都知道,写文章是华美容易朴素难,而在今天,就更难。难在哪里?难在我们活在其中的是一个以浮夸成风、浮华流行的畸形社会,生活是畸形的,人心是畸形的,欲朴素为文,朴素为人,谈何容易!不过,越是如此,我就越觉得今天在写作中坚持朴素的文风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也

12、许,今天想要以文学移风易俗是绝不可能的,但提倡一种能够抵拒畸形人心的朴素文字总是可以的,何况,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先例并不少,比方魏晋许多文字即是。也许是由于对朴素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癖好,我一直认为,魏晋诗歌要比盛唐诗歌好,因为魏晋人的诗朴素,那朴素里又有刚直和大气;“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惊风飘白日,突然归西山,这样的诗风我觉得比唐诗气象更难得也更可贵当然这大约是我的偏见。另外,或有人会以为朴素的写作难免简单和狭小,这大约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有魏晋诗歌作证。这使我想到,明凤英以后的散文写作是否也可以尝试更大气一些?“庾信文章老更成,写到老,学到老,文章写作的进步永无止境,多做试验和尝试一定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