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游传读后感 特殊年代背景下的特殊学术产物 陆游传读后感 依烟 那天去图书馆本想借几本近代词学大家的传记,却无意间瞥见了朱东润先生的陆游传,想起以前文学史课老师曾讲过,朱先生的人物传记是学术史料与文学性结合的典范,一并借了抱回宿舍。 借的时候,发现该书并无很好的版本,随手挑了一本分量略轻者带回。手上看的这本,出自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23年版,错字极多,繁简字问题亦复不少,作为一个古代文学出身的人,虽硌眼但尚不致影响阅读。 (今人画陆游像) 先看目录,理不出任何头绪;次看作者自序,也没有期望之中的学术水准与平实文笔。遂阅读正文,前后花了一周左右,断断续续一字一句读完了。有先入为主的印象,知道朱先
2、生是学问大家,也是学术界泰斗级复旦中文系元老级的学者,阅读之初,心中充满敬畏。为难的是,阅读中并无快感,开篇写陆游的出生,像极了笨拙的文学小说。不惟文字描述不易使人感同身受,文字背后也不易觉察作者的情感;表达中也见不出核心与关键,令我一度疑心自己水平太烂,看不出作者功力深厚之处。通篇,充满了大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人民、敌人、封建统治者这种扎眼的文字,令人反感,翻到自序发现该书写成于1959年国庆,果不其然,这是一部特殊时代的学术作品。 朱先生在自序的结尾说道,这部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技巧上,都必然有假设干的错误与缺点,可是因为受到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限制,一时还没有看清,因此也不
3、及订正。希望同志们指示出来,给我一个修订的时机。这样小心翼翼的文字,正可见出朱先生当时的心理压力。1959年,百花齐放已经结束,“引蛇出洞初见成效,政治的寒冰正在袭来,三年自然灾害刚刚开始,这样的环境下,朱先生这本陆游传以政治为指导也就缺乏为奇。 豆瓣上看大家关于此书的评论,否认者多,一方面我暗自松了一口气,觉察不单是自己学术水准太低,看不出朱先生文章的好处,大家多有此感;一方面,也觉得大家批评太过,以朱先生的学术功力,这本书可读性虽差,在史料运用与一些史实考证方面,却十分严谨;比方其中对陆游诗歌总数的考证、对金主完颜亮死后南宋军队不即刻进攻的分析,以及对宁宗政变、庆元党禁等复杂的政治背景梳理
4、和南宋帝王年号的改换与政治转向的关系,均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有人说,写的不如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正见出作家所写传记与学者所写传记之不同。作家往往注入大量个人情感,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引人入胜,但在具体史实上,错误亦复不少;学者所写人物传记也许可读性略差,文学性不强,但资料翔实,在史料运用与史实考订方面,严谨有据。最正确的传记文学当然是严谨而不失趣味,朱先生的张居正大传也许即属此类(还没读,但是口碑好似最好)。 陆游传根本以陆游的爱国思想为主线,塑造了陆游的爱国诗人形象,但是对陆游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有所忽略,对于陆游“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钟书宋诗选
5、注陆游小传)的闲适诗提及很少,引用亦不多,但陆游差不多“全靠那第二方面去打动后世好几百年的读者。缺少这一面,传记中的陆游便不是完整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苛求不得。 这本书同时解开了我不少关于宋代职官方面的疑惑,以前写陈与义的论文,经常对宋代的职官糊里糊涂,这本书深入浅出解释了不少宋代职官情况。这局部,必须做笔记,略举数条如下: 1)宋代,高级官吏退职后,通常给予“提举某宫观的名义。一座道宫或道观的“提举没有固定限额,而且也不必到场,便可支取半俸,每任通常两年,但可以不断连任。祠官并没有脱离仕籍,亦循例升转。所谓致仕,是从现任官吏的名册里销号,不但行政官取消,连祠官也一并取消了。 2)当时南北双
6、方(南宋和金),每年都有几度使节来往,贺年的使节称为贺正旦使;贺皇帝生辰的,称为贺生辰使。 3)完颜亮的军队,完全靠“签发。他们内部不统一,和近代征兵不同,实际上只是农奴大军,每个军事单位里,都以局部北方部族和局部“签发汉人混合编制,战斗意志不强。南宋那么是雇佣军。 4)宋代有“轮对制度,在一定官阶以上,都有轮流觐见(皇帝)的时机。 5)宋代官员任期通常是三年,尽管有不到三年调任或免职的,但是满了三年便得准备交卸。必须事前打通出路,否那么便是失业。 6)宋代的封爵,只是一条虚衔,所谓食邑假设干户,甚至实封假设干户,都是虚有此称,所谓“渭XX县区开国伯,不但没有这一国,甚至连伯爵的印也没有。(表
7、示宋代官员的头衔真的好长好长啊,经常看的眼花缭乱,原来什么食邑假设干户居然都是虚衔,哈哈哈。南宋最可爱,官员提举的宫观,有时是南宋小朝廷领土所没有而早已被女真占领的北方故土的宫观,这是为了某种虚荣心,还是南宋辖区宫观太少呢。) 阅读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刻。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六日,陆游的通判夔州军府事发表,因为久病,不堪远行。至第二年即乾道六年五月十八日陆游才启程,二十日至临安,十月二十七日到达夔州。这一百六十日,每天都有日记,总称为入蜀记。这部日记写的很精彩,语言简洁精准,举凡所到之地的地理沿革、风土人情、历史掌故、间或诗文考证,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我感兴趣的是宋代的官员上任,因为当时交
8、通不便,一般在官员职任发表时,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到任,这期间,一般会有代理官员,帮助处理政务。但是像陆游这样,在官职下来半年后才启程,几乎过了一年才到达,似乎也不是十分常见。(这上任,是不是太任性了。(。) 陆游活了八十五岁,在当时,包括今天,都算是高寿。陆游一生,经历的挫折不算少,但始终坚守内心的准那么,不与流俗同流合污,渴望杀敌报国。他的长寿,和他乐观的性格分不开,他中年在南郑,有鹧鸪天一首,末二句“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正可透露此中消息。他晚年有诗云“老去转无饱计,醒来暂豁忧端。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感事六言)。确实,陆游直到去世的前一刻,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中原故土的收复,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终究是带着失望离开人世了。 陆游传引用了大量陆游的诗文,这也是我阅读中十分关注的点,陆游的诗文除了少量名篇,我读的不多,这本著作,使我对陆游的创作情况有了更明晰的认识。陆游在南郑(当时四川宣抚使司设在兴元府XX县区)任职期间(约四十六岁),曾经徒手杀虎,这件事他屡次提及。那时的陆游,还是热血青壮年,这样生龙活虎离战场最近的陆游也是他后来不断追忆南郑生活的一个原因罢。分享几首陆游回忆他杀虎壮举的诗: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更矣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 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舖。 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
10、数。 孤儿寡妇雠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 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 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 怀昔 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 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 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三山杜门作歌 中岁远游逾剑阁,青衫误入征西幕。 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吹角。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闻虏乱有感 前年参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 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曳虎毛毵毵。 陆游是一位非常高产的诗人,今留存诗歌九千多首(一万多首。)。他六十六岁在严州任内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的一万八千多首诗中只留下94首(见陆游诗稿跋),剑南诗稿今存乾道元年(1165)诗只有94首。果真如此,陆游一生作诗怕有近三万首,真是一个超级勤奋的诗人。 梁实秋说,“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假设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勤奋如陆游,一生作诗不辍,诗之外,还有老学庵笔记、入蜀记,晚年主持孝宗实录五百卷、光宗实录一百卷,一生勤奋如斯,端的立于天地间无愧。 我辈懒惰的小人儿读罢此书,怎能不心生愧疚,发奋读书哉。 2023.8.28依烟于海上 第7页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