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实践活动珍爱我们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学情分析:眼睛是人体最精密、最灵敏的感觉器官,平日里,我们除了睡觉以外,走路、吃饭都要用到眼睛、眼睛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然而,据统计我国的弱视儿童有1000多万,青少年近视率达40%,大学生近视率超过70%这说明,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已经刻不容缓。针对现在的学生近视程度低龄化,且人数变多这一现象,有必要让学生明白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同时学到一些简单的必要的保护措施我校组织爱眼小卫队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开展让世界更美丽,知眼爱眼为主题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提出合理问题,并整理问题。学会与眼睛相关的各种知识,
2、加强用眼卫生。2、过程与方法:掌握整理问题的方法,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休会到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此确定活动主题。二、教学重、难点:根据主题活动提出合理问题,并学会进行整理问题。三、教具准备:眼罩、彩笔、一人一张纸、题卡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老师这有一条谜语,看谁能猜出来。师:能知五颜六色,能赏美丽风光,传达喜怒哀乐,人称心灵之窗。谁猜出来了?(眼睛)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2、那咱们做一个和眼睛有关的小游戏吧,谁愿意参加?师叫两名同学们到黑板前。下面的同学们别失望,你们和他们
3、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请大家一起在纸上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简单表扬1、2名同学写得工整、干净。黑板上的两名同学自己戴上眼罩,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不许偷看,请大家一起再写一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师:睁开眼睛看一看吧,两次书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说明眼睛能给我们带来光明)板书:带来光明过渡:看来不能用眼睛东西还真不方便3、那么眼睛除了能让我们看见万物,还能做什么呢?预设:1、学生能说出“传递表情”,那么师就让学生做出一种表情,让大家猜什么表情。2、如果没有学生说出来,师说: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怎么了?师示范做一个“生气”的表情,从哪看出来我生气了?(眼神)师:随意指名,你能用眼睛做什么表情?
4、过渡:看来我们的眼睛不但能带来光明,还能传递着感情,是我们心灵的窗户。板书:传递感情眼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太重要了,然而有许许多多的人得了不同程度的眼病,你们知道眼睛都会得哪些病吗?(如果生说得不多,师可再介绍几种不太了解的眼病的名称:近视眼、白内障、红眼病、青光眼、沙眼、角膜炎、远视、弱视等。)所以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家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倡议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二、确定主题,提问题并整理1、我们大家谈了这么多有关眼睛的问题,可想而知,我们这次的活动活动肯定和什么有关?(眼睛)那我们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以珍爱我们的眼睛为主题来开展活动,好吗?板书课题(齐读)2、结合刚才我们参加的体
5、验活动及日常生活中对眼睛的了解,你想在这次活动中学习有关眼睛的哪些问题?请你自己先思考,把自己想到的问题写在纸上,然后与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组内选出1、2个最值得学习,研究的问题,然后按照提示板的要求来合作学习,谁来快速地念一念?提示:(1)把提出的问题写在卡纸上,一张卡纸写一个问题。(2)写字时注意用深色彩笔,字体要大一些,字迹要工整、干净。(3)小组研究时注意声音要小,以免影响其他小组讨论。3、学生开始写问题,师寻找合作比较好的小组,叫停其他小组,问:我看你们小组合作时声音不大,合作得也十分和谐、愉快,快和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工的?为什么合作得这么好?小结方法:原来他们小组分
6、工明确,互相谦让,帮助,所以才合作得这么愉快,其他小组也要向他们小组学习呀!4、整理问题(1)各小组让一名组员拿题卡到讲台来,先第一大组上来,其他小组依次上来。老师贴问题到黑板上,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都提出了哪些问题?(2)你们发现咱们提的问题出现什么情况了吗?A有重复的。对了,怎么办?(拿走重复的,保留一个)师:对了,信息出现重复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其一,这就是我们整理问题的一个方法。板书:如有重复、选择其一B还有什么情况出现?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师:老师告诉大家,有的问题可合并为一个大问题,这也是整理问题的一种方法。板书:合并问题,归为一类5、经过我们大家整理问题之后,指黑板,这就是我们班提出的问题了,一起念一念。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个主题活动所要学习,研究的内容了,如果让你解决这些问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预设:1、调查同学们日常生活习惯与视力的关系,询问老师学习习惯对视力的影响。2、上网查资料,寻找形成近视眼的多方面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方法。3、询问大夫,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保护眼睛要注意什么。4、看书、报五、结束大家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希望下节课我们制定活动计划表参加活动时,能用到你们所说的方法。即将下课,请大家闭上眼睛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