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XX年文化工作总结 40年来文化建设的重要历程 早在6000年前,象山的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耕海牧渔,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塔山文化。数千年的悬河长挂,象山在继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文脉时,象山人民也早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百里海岸,千年渔乡,喜欢把自己称作“渔家儿女的象山人,祖祖辈辈耕海牧渔,世代生息中形成的习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文化形态中,积淀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大海赋予了他们“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 改革开放40年来,象山文化事业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开展道路,海洋文化事业蓬勃开展,先后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竹根雕)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县、中
2、国渔文化之乡、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等称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历史新时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投身拨乱反正,象山文化领域沉闷的局面迅速改变。“XX县区文化馆名称重新恢复,省文化厅拔款新建的文化馆大楼落成。 全国第四次文代会迎来文化蓬勃开展的春天。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所作的祝辞中提出我国新时期文学艺术的任务,进一步解决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党如何领导文艺等一系列重大根本问题。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开展确立了科学的理论根底和行动指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时代。象山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精品杰作,文化
3、园地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提升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时代开展的要求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先进文化建设上升到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对于提升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整体布局中的地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进一步繁荣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 科学开展观引领文化进入大开展大繁荣的历史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开展观,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文化建设踏上科学开展、和谐开展之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发出“推动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
4、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时代号召,中国文化建设步入了历史新起点。2023年6月,XX县区委县政府召开了海洋文化大县建设专题读书会暨海洋文化大县建设工作会议,明确了文化事业开展、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和海洋文化大县建设的方向,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宣传文化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放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战略地位上。党的十八大号召,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党的十八大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
5、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更是强调了文化自信的根底性地位,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方略,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定位。2023年11月,XX县区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海洋文化强县建设大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文化强县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明确了我县今后一个时期海洋文化强县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战略举措。 改革创新贯穿40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文化开展中的一系列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文化开展道路上的新课题。4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屡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出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由
6、点到面不断深化。我县也立足海洋特色文化,着力构建完善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40年来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的40年,是象山历史上近代以来文化开展最稳定、成果最丰富的时期之一。 (一)文艺创作日益繁荣。40年间,我县文艺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艺创作更加积极活泼,文艺气氛更加融洽和谐,文艺队伍更加意气风发,有不少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文学、竹根雕等作品在国际、全国、省、市级展示并获奖,自2023年来,我县有400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其中22023余件获得国家级大奖,有的作品还被美、日、英等国艺术馆收藏。重在建设、锐意创新成为文化开展主潮,精心组
7、织筹划中国开渔节、“文化杯赛事等文化活动,积极实施艺术精品工程,对艺术创作产生积极明显的引导作用。传统艺术在继承、弘扬与创新中薪火相传,广场舞蹈象山渔鼓、象山唱新闻常年葱先后荣获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项全国“群星奖,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院等多地登台献演,引起强烈反响。在象山地域特色明显的竹根雕艺术创作上,涌现了中国根艺美术大师张德和、郑宝根、周秉益等为代表的竹根雕创作群体,竹根雕作品茅屋秋风、点睛先后获得我国文艺界最高奖“山花奖。另外领域,周来达学术专著百年越剧音乐新论也获得了“山花奖。象山农民画、剪纸等传统艺术也得到广泛关注,已故民间艺术画家高妙兰的代表作开发宝山入选中国现代画选,民间艺术家谢才
8、华的剪纸作品以长度和套数之多两度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 (二)公共文化效劳体系构建不断完善。40年来,社会文化工作理念逐步深化,公共文化效劳职能得到凸显,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根本阵地、根本队伍、根本内容、根本活动方式为重点,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公共文化效劳体系建设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效劳网络初步形成,效劳能力得到提高。一大批标志性骨干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从“十五期间的图书馆、体育馆、人民广场、广电中心到“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文化活动中心、象山书城、博物馆、游泳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渔文化展示馆等,政府投入不断加大。同时通过“民办公助等形式,先后建成了德和
9、根艺美术馆、才华剪纸艺术馆、徐福文化博物馆、大旸艺术馆,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另外,持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镇乡(街道)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播送电视进渔船实现渔船全覆盖,村落文化宫覆盖率到达88%以上。深入推进“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深化文化“六进活动,实施“千影百戏等工程,村镇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等蓬勃开展,全县共有群众性文体队伍800余支,文体辅导员2500名,被评为省文化下乡先进单位。坚持深化“书香象山建设,精心打造陈汉章读书节、塔山讲堂、“月读等品牌,创新开展阅读马拉松、“你点我买等30余项特色阅读活动和效劳。引导社会力量设立
10、“新创会阅读推广基金,承办换书夜市等活动,积极探索阅读推广新模式。“新桥枇杷东陈鹅,高塘西瓜西周笋等特点鲜明的镇乡(街道)活动规模继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广阔群众由参与文化、享受文化转变为创造文化,真正成为了文化大舞台的主角。 (三)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蓬勃开展。40年来,我县文化市场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为指引,根本形成了由娱乐市场、演出市场、印刷市场、电影市场、网络文化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组成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起以综合行政执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技术监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到2023年底,全县文化市场共有各类经营单位597家,其中主要有歌舞
11、娱乐场所63家、网吧114家、印刷企业20233家、电影院6家、游泳场馆12家、文艺表演团体28家、出版物零售单位86家、播送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42家、网络文化经营单位25家等。文化市场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格局和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的文化产品流通新网络。各类资本开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入文化产业领域,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开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演艺、出版物、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较快增长,网络、动漫、游戏、播送电视节目制作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一批有较强实力、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脱颖而出,一批具
12、有地域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应运而生,文化旅游、影视动漫、节庆会展等特色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竹根雕、船模等工艺美术产业稳健开展,象山影视城和石浦渔港古城均被列入全市十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企业云朵网络自主研发的“浙朵云文化产业大数据效劳平台成为全省统一平台,并入选2023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工程储藏库。特别是影视产业无中生有、由弱变强,名片、名导、名演员云集,象山影视城年接待游客和门票收入成倍增长,建有神雕侠侣城、春秋战国城、民国城、海影城等景点园区,象山影视城已逐步形成场景制作、服装道具、群众演员、吃住效劳、购物消费等影视与旅游的产业链,品牌价值达26.7亿元。文化产业已日
13、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奉献不断上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国领先。我县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海洋渔文化历史,把打造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提升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自202223年12月起,开始探索对海洋渔文化采取整体性保护方式,并启动了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202223年2月,我县申报的浙东海洋渔俗文化生态区被列入省级7个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之一,并被省文化厅推荐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023年6月,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国家级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象山作为一个
14、县级地域,能成功申报国家级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关键在于抓住特色。中国偌大的海域海疆,从丹东港至三亚港,海洋渔文化包罗万象,我县申报之策就是面对宏观海洋文化,以典型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四级“非遗名录作为切入点,充分彰显象山海洋渔文化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截止2023年底,我县共有渔民开洋谢洋节、石浦富岗如意信俗、徐福东渡传说、海盐晒制技艺、渔民号子、唱新闻等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并有省遗15项,市遗33项,县级工程144项。海盐晒制技艺传承人史奇刚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工程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有省级非遗工程传承人6人,市级31人,县级37人。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2个;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个
15、、县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11个;市级非遗传承基地29个、县级非遗传承基地37个。类型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门类,共同构成象山独特而又完备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另外,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开展对外交流宣传,“徐福东渡与东亚文化为主题的中日韩徐福文化研讨会、“大觉文化杯全国鱼拓书法邀请展、XX省海洋渔文化生态保护和开展座谈会等各类活动和会议积极举行,象山非遗的知名度也在不断得到提升。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国务院自2023年起设立“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深入人心,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自觉。至2023年底,我县共有各级各类文物
16、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157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个、县级文物保护点20233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登记893个,具体形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寺庙宗祠、摩崖石刻、古井群等。XX县区石浦镇被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石浦镇东门渔村被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黄埠村、儒雅洋村、溪里方村、东陈村被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开掘并清理战国至唐宋时期古墓葬30余座和新石器时代红庙山、姚家山、塔山等遗址,特别是1989年、1992年、202223年分三期开掘的塔山遗址,不仅把XX县区的历史前推3000千年,并且为河姆渡后续文化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考古资料。其中塔山遗址九层新石器时代古墓葬群的发现,为研究塔山先民的生活、习俗和体质人类学提供了实物资料。另外,2023年12月,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