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部:中小学应每月至少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教育部日前发布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一次。指南强调,楼层较低、平安出口合理、通道通畅的学校,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疏散完成应控制在2分钟内。指南指出,地震、火灾等灾害留给人们的逃生时间是有限的,一般是两分钟左右,应急疏散演练应明确最终的时间目标,原那么上中学生两分钟以内,小学生三分钟以内完成。要从学校实际出发,设定合理的时间要求,通过经常性的演练逐步提升,最终到达设定的目标。“在校生较多的城镇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要适当增加应急疏散演练的次数。指南说,使用校车的学校,还应定期组织学生进
2、行校车平安事故应急处理演练。根据指南要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要制定演练方案,建立演练组织机构,利用操场、广场等设立应急疏散场所;要保持疏散通道、平安出口畅通,禁止占用疏散通道;禁止将平安出口和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平安门上锁或堵塞;应将房间的老式内开窗户改成外开式或平移式窗户,一楼窗户的防护栏应符合消防要求,应急情况下防护栏能迅速翻开。指南强调,从疏散信号发出到全体师生(除伤病师生外)疏散完成,原那么上楼层较低(四层以下)、平安出口合理、通道通畅的学校应控制在两分钟之内。演练前要对师生身体情况做一次问询检查,凡有特异体质(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的师生,演练前发烧、腿受伤等不宜进行紧张和奔跑活动的师生,要给予特殊考虑和安排。指南还对演练实施的避险科目和疏散科目进行了详细描述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