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的4篇材料 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的4篇材料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1】 有人说,深圳是一个既没有本地人,也没有外地人的城市,因为来了就是深圳人。也正因此,长期以来,深圳不断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有志之士南下逐梦。这些逐梦者,成为深圳得以开展的强劲动力。在多数来深建设者的感受中,包容、公平、自由的环境,是深圳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深圳最亲民的表现,而这些,都是深圳从改革开放中汲取的养分。 深圳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还是改革开放的晴雨表。在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深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近些年,也有不少舆论指出深圳
2、的改革锐气不复当年,创新力度也有所减弱。不可否认,当年引领中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深圳,如今已经步入了改革的深水区。 如今的深圳,多了两个重要的使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何完成。如果说,当年深圳的改革凭借的是勇气和魄力,那么在今天,或许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和眼力。 过去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在于全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如今假设要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就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首先,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继续改革创新。去年8月,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给深圳提出了法治城市示范区定位,强调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这显然给了深圳更大
3、的立法权和制度自由度。而在创新驱动经济开展的过程中,深圳大可用好特区立法权,在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比方税收优惠、市场制度设计等,加速推动创新创业生态圈的正循环,继续保持创新驱动标杆城市的地位。 其次,深圳需要在空间扩容上继续发力。无论是房价高企,还是产业外迁,最根本的原因都是土地空间缺乏,供需矛盾突出。虽然当前深圳无法在行政区划上作调整,但却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对东莞、惠州等周边城市的产业辐射和经济联系,比方打造产业转移阵地、城市飞地等,不仅可以缓解现有城市容量过大的压力,还可以打造经济圈,在实现多赢的格局中争取更大的开展筹码。 最后,深圳还要在区域合作上继续做文章
4、。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港的牵引下,珠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外向度最高的城市群,但在珠三角新一轮开展中,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纲要落地之后,作为珠三角东岸的中心城市,深圳更需要起到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珠三角城市之间资源统筹配置的能力,与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实现各个生产制造环节的分工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共同体。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2】 据媒体近日报道,深圳正举全市之力、高质量编制XX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有望于年内完成。这份建市以来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事关深圳未来开展,非常值得一说。 土地是根底性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生活的源泉和载体。怎么利用土地最能直
5、观反映城市开展取向。深圳面积缺乏2022平方公里,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是最小的,经济产出却很惊人,去年深圳gdp突破2.6万亿,因而有人戏称,深圳以一个县的面积创造了一个中等省份的gdp。这句话也反映了深圳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紧张程度。 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不是无限的,目前深圳的地均gdp为13.48亿元,已是全国领先。而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要求深圳,必须继续将地均产出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才能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标杆城市。同时,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开展先锋的战略定位,还要求深圳在民生幸福、生态文明保护上齐头并进。 在规划利用土地上,虽说开展经济与民生保障和环境保护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也存在着
6、一定的此消彼涨。要实现共赢,深圳必须用绣花功夫精耕细作。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规划划定了一条生态红线大力推进森林入城,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在37.5%以上,这说明了深圳不会为开展而牺牲环境的决心,实现经济开展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保障民生上,规划将加强教育、卫生、交通、文化等公共设施的供地保障,其中,至2035年将居住用地供应比例提高至25%,住房总量到达7.2亿平方米以上,常住人口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平方米以上。深圳的常住人口高达1300多万,可以说这是深圳对住有所居的坚决执行。 在经济开展用地上,深圳还需兼顾了现实与长远。规划中还有另一条红线严守工业用地红线,加快打造两个百平方公
7、里级(保存提升20230平方公里工业区、整备改造2023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制造业是深圳经济的基石,也是深圳产业链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实体经济用地必须得到保障,但同时也必须提升品质。从去年的全球招商大会起,深圳不断向外界释放信号:只要是符合深圳产业方向和高质量开展需求的优质工程,一定有地可落。 另一方面,规划显示,至2035年深圳城市重点片区将形成一批品牌之作,其中包括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等片区,为深圳夯实根底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蓄积开展后劲打下坚实根底。 用好土地,深圳太难了,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紧张也逼出了深圳的高效利用和经济转型,最终将推动深圳走出一条
8、更高质量的开展之路。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3】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假设干重大措施,要求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先行探索、走在前列,努力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深圳被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了重大责任、重大使命。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
9、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开展新实践;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在新时代继续走在前列,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意图,在强化政治自觉、加强思想引领上下功夫求突破,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求突破,在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上下功夫求突破,在追求更高更好更优更强上下功夫求突破,切实肩负起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重大责任、重大使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全省的大事,必须举全省之力,
10、像当年支持深圳创办经济特区一样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牢牢扭住高质量开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开展先锋等五大战略定位,省市联动、统筹协调,全力支持深圳实现五个率先率先建设表达高质量开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开展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积力之所举,那么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那么无不成也。全省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省里加强领导、科学指导、有力支持,深圳发挥好主体作用,各市主动对接、主动支持、主动效劳,共同履行重要职责,一起展现担当
11、作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一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一定能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关乎全局的大事,必须处理好与其他重大战略部署的关系,协同推进、共同开展。要按照省委全会的部署,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开展新格局互促共进,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开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是战略双区,必须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为粤港澳高质量开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深圳和广州
12、是广东双核,必须以同等的力度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双核联动、比翼双飞,打造全省开展的核心引擎。一核一带一区是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开展的总抓手,必须加快珠三角优化开展步伐,发挥大湾区主阵地、对接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方阵作用,带动全省高质量开展;强化沿海经济带与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协同开展,打造全省产业开展主战场;推动北部生态开展区高质量融入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开展的新路。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新时代为广东创造了许多重大历史机遇,全省上下要牢牢把握总书记、党中央的战略意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
13、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改革精神,振奋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带动全省高质量开展,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心得感想【4】 毕业来深落户秒批、24小时在线申报、动动手指网上开证明、给钱给地支持创业hellip;hellip;这些现在深圳人已习惯了的便利,曾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始终在勇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区放权、金融机制改革创新hellip;hellip;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
14、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年来,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勇当改革先兵,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者。 回望深圳40年风云激荡的开展历程,改革始终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沿着时间的坐标,深圳,通过不断打破束缚经济社会开展的旧体制,探索制度性的转变,其脉络清晰可见。进入21世纪,深圳已经初步建立起由十大体系组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从改革试验田到发挥窗口作用,奉献的是深圳经验,如今从先行示范到双区驱动,彰显的是深圳智慧和深圳实践,最终呈现为深圳方案。四十不惑的深圳,风华正茂,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一部深圳自我革新的改革史。 以立为主、破立结合。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实践中,行
15、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20世纪90年代,在推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深圳就明确提出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放政府、政府解放企业、企业解放生产力的指导思想。改革之前,层层审批下来的时间可达一年之久,严重限制了经济社会的活力。202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推行商事制度改革。通过一系列的举措,让深圳商事主体总量和创业密度,连续多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也让深圳的城市营商环境位居全国第一。 城市管理能力与公共效劳能力突显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近年来,深圳先后被评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政务信息共享示范市和国家首批信息惠民试点城市,被称为最互联网城市。在一往无前的改革大潮中,向市场经济注入活力,深圳以强
16、区放权改革再度释放制度红利。针对市强区弱、权责不对等、小马拉大车等问题,深圳用清晰的定位和主动放权的力度,增强了区级政府的能力,提升了政府管理水平,打造出一流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从早期的深圳速度,再到效益深圳、创新深圳,深圳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目前,高科技、金融、物流等产业已经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如果没有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也没有今天的深圳。40年,而今迈步从头越,惊涛骇浪化成今天的璀璨风景。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因改革开放而强。40年前,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就是寄望深圳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国改革开放开路探路,这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守的初心和使命。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