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届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设计) 课题名称:内蒙古生态环境调查 学生姓名:刘洋 指导教师:汪春劼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23年 8月6日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 业 论 文 设计姓 名刘洋校外学习中心和林格尔学 号915930478证 件 号1批 次2023层 次本科专 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汪春劼课题名称内蒙古生态环境调查第稿指导教师评 语 终 稿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内蒙古生态环境调查刘洋 指导教师 王春劼 建立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是生态可持续开展的根底, 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生态可持续开展的核心, 沙源地治理是建立生态防御体系,实现生态防御体系,实现生态
2、可持续开展的前沿阵地, 林草产业化是内蒙古生态可持续开展的重要支点和必由之路。关键词建立;管理;可持续;解决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保护环境是人类开展的前提,环境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优良的生存和必要的资源和条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已计入国家政府的议事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已成为国家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策,为了更好的规划内蒙古生态环境,所以做了详细的调查,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目的是减少沙尘暴
3、的蔓延,减少水土流失,所以地方政府大力植树还林,为子孙后代建立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该题目研究的相关动态 生态环境状况、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展的对策。 三、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创新之处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解决地方生态污染和生态平衡。 四、内容提纲1、内蒙古生态环境状况 1999 年新年伊始 , 国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 这是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不仅明确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近中远期奋斗目标 , 确定了总体布局的八个类型区域 , 提出了完整的政策措施 , 而且把黄河上中游地区、 长江上中游地区、 风沙区和草原区作为优先实施建设任务的四个重点地区。鉴于环境灾
4、难已非国界所能阻限 , 而且我区又处于西风带与东亚冬季风的上源 , 所以改善内蒙古的生态环境 , 还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从长远的战略意义上讲 , 不管怎样强调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 都是不过份的。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分布,横跨我国三北地区, 位于祖国北部边陲,地域狭长,东西跨经度约29,南北跨纬度约16,总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以上,景观生态类型多样。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山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针叶林区,是嫩江、松花江的水源修养区,也是松嫩平原的生态屏障。半个世纪以来,森林采伐量超过更新和生长量,目前树木资源锐减,森林修养水源的功能严重退化,这是嫩江流域发生洪灾的生态
5、根源。北部的内蒙古高平原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草原区,构成了我国北方的绿色生态屏障。历史上千百年来是蒙古民族以游牧方式经营草原畜牧业的地区。建国以来,随着畜牧业的进步和开展,家畜数量成倍增长,已经广泛地出现了超载过牧的局面,草原退化,沙化的面积已超过40%,草群产量与质量严重下降,是当前草原畜牧业再开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也使草原作为生态屏障的防护功能受损。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流域和南部的阴山两麓以及鄂尔多斯高原,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局部,由于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历史遗留的过度垦殖,受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气候日趋干旱化,土
6、地和地表植物严重退化,风沙危害加剧,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沙尘暴肆虐,生态失衡,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不断扩大,生态危机加重,给内蒙古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不便,甚至人们的生存也成了问题, 特别对京津及周围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样持续下去多我国的经济,军事都造成影响,所以保护环境,绿化环境,已经成为国家解决的重大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蒙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目前大青山前坡绿化工程工程已经开展,进入白热化阶段。2、内蒙古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成因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均有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类生态问题。乌兰察布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其
7、影响因素之多、程度之大、范围之广居全国首位。 随着畜牧业的进步和开展 , 家畜数量成倍增长 , 已经广泛地出现了超载过牧的局面 , 草原退化 , 草群产量与质量严重下降 ,是当前草原畜牧业再开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 也使草原作为生态屏障的防护功能受损。内蒙古东南部的西辽河流域和南部的阴山两麓以及鄂尔多斯高原 , 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主体局部 , 由于地形复杂 , 生态系统十分脆弱 , 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压力和历史遗留的过度垦殖 , 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荒漠和水土流失 , 土地与草地生产力的衰退又使农牧业难以协调经营和持续开展 , 这是当地人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内蒙古黄河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地区 , 由于
8、长期的大水漫灌 , 排灌系统配套不够完善 , 土地次生盐碱化趋势未能完全扭转。农业生产体系和种植业结构单一 , 难以发挥生态农业系统耦合作用的互补效应。其中: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是构成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又与现在的诸多自然要素的敏感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参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气候的变化与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那么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诱发因素。按层次分析法归纳总结,内蒙古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气候干旱化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偏少,而导致空气枯燥、土壤缺水的一种气候现象。我区的中西部,作为农
9、牧交错带的干旱、半干旱区,正处于季风尾闾区内,一直遭受着频繁旱灾的袭击。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加大、干旱频度的增加,导致水资源短缺程度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其后果不仅表现在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变化上,而且通过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已影响到土质、土壤肥力、作物产量、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开展。当前,由于干旱所引发的问题日益突出,给这一地区农牧业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认识干旱加强对干旱的研究,为防旱抗旱缓解环境压力制定科学对策,已成为众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重大课题。剧气象资料分析,近50年内蒙古气候呈明显干旱特征。一是干旱周期缩短,农区和牧区轻度干旱年份频率到达了89.1%和91.4%;中
10、度干旱年份频率到达了70.3%和77.4%;大旱年份到达了32.4%和31.4%。二是旱情加重,尤其是大面积干旱、连年干旱和春季大旱的年份逐年增加,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三是气候日渐变暖,地面蒸发量增加,使下垫面越来越枯燥,遇到大风天气就飞沙走石,形成风灾或沙尘暴。20世纪50年代全区性风灾是3-5年一遇,70年代为2年一遇,至80年代后,风灾几乎年年发生,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2023年起,2年多连续发生的几次沙尘暴,几乎毫无阻拦的刮到了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四是干旱区加速向东南扩张,近50年全区年湿润度0.3线向东推移80-100KM。 2.2、土地沙漠化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
11、治区的盟市, 自西向东为阿拉善盟、 乌海市、 巴彦淖尔盟、 鄂尔多斯市、 包头市、 呼和浩特市、 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的 个旗县, 地理坐标为3724 4646、970511953 , 海拔 7173342m , 总面积为105 k 图 。研究区横跨半干旱、 干旱和极度干旱个气候带, 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干旱、 高温, 降水量少且不均匀, 同时也是中国沙漠化与沙尘暴最为敏感的区域。区内涵盖了巴丹吉林沙漠、 腾格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 毛乌素沙地的绝大局部、 库布齐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等, 土地沙漠化问题极为突出。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可以与非
12、洲萨赫尔带相当的全球土地沙漠化带。内蒙古中度以上风蚀风积侵蚀模数2250t/kakkkk,占该区总土地面积的60.8%。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阿拉善、鄂尔多斯市、锡林郭勒盟,中度以上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到达65.6%、57.5%、47.9%。到目前为止,内蒙古仅有17个旗县无明显沙漠化现象。 (图1) 2.3、水土流失严重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类型多,强度大,范围广。k,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11.8%。其中,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乌兰察布盟的流失面积最大,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25.4%、21.8%和20.9%。在内蒙古各流域中,黄河流域无论是侵蚀模数还是泥沙含量都十分惊人,居内蒙古之首
13、,侵蚀模数到达了2023-8000t/ ka,由此每年向黄河输沙量到达了1.8亿t;其次是辽河流域和永定河流域,局部支流最大侵蚀模数到达了10000t/ ka。 根据侵蚀外营力不同,全区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风水复合侵蚀、冻融侵蚀、工程侵蚀5种侵蚀类型,呈现出水土流失类型的多样性。 全区侵蚀模数大于5000t/.a的极强度以上水蚀面积为1.42万侵蚀模数大于15000t/.a的剧烈水蚀面积为0.08;在水蚀强度上,赤峰市辖区、敖汉旗,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东胜区,通辽市的库伦旗、奈曼旗较为严重,是全区水力侵蚀强度比拟大的地区;侵蚀模数大于5000t/.a的极强
14、度以上风蚀面积28.11万,侵蚀模数大于15000t/。2.3.3范围广 根据“遥感调查结果,截止到1995年底,全区级以上的水土流失-土壤侵蚀面积为79.28万,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7.01%。水土流失普及全区12个盟市的87个旗县、市、区。 2.4、土地退化加剧 除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外(图2),内蒙古各业用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首先是耕地的肥力下降,土地盐渍化加重。近50年内蒙古局部地区耕作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下降了20%-60%,致使内蒙古60%-80%的耕地成为中低产田。其次是大面积的草原退化,使牧草地面积的生产力严重下降。内蒙古退化草场面积到达25万k,占牧草地面积的36.7%,农区和半农区牧区退化草场比例到达了65.8%。第三是林地资源的退化、破坏与林木蓄积量的减少。第四是城市建设与工矿开发所带来的土地破坏与各类生态问题。 图2 3、实施内蒙古生态环境可持续开展的对策 内蒙古的历史,似乎总是和草原联系在一起。辽阔的草原孕育了众多的游牧民族,并见证了他们从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