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行知生活教育研究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以“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贫苦人民和儿童的教育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思想为我们现在的教育事业的开展有很多启示。关键字:陶行知 生活教育 启示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为知行、行知,生于1891年10月18日清光绪十七年九月六日安徽歙县的一个清苦农家,他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时又是坚决的民主战士和群众诗人。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
2、动,不仅在当时国统区、老解放区有很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国外。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存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宋庆龄也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博入精深,他的教育思想熠熠生辉。今天人们仍在研究他的思想,学习他的品德。他的著作已被辑为陶行知全集出版,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著和论文已大量涌现。他的奉献给人类的珍贵财富对我国的教育建设和教育改革是极好的参考。“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一裴斯泰洛齐和杜
3、威教育思想的影响裴斯泰洛齐曾提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这是指导我在初等教育方面的一切实验的原那么。陶行知深受裴斯泰洛齐的启发,曾表示过:世界上的大教育家如裴斯泰洛齐等的成就,“无不在试验,无不在创造,并愿成为中国“试验之先河。给陶行知直接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是当时美国进步教育旺盛时期的代表人物,“进步教育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哲学指导思想,重视科学与实验。杜威主张学校社会化,力图变革传统教育,融合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使学校和社会适应资本主义开展的需要。陶行知在出国前就接受进化论思想,早在1914年就认为“共和者,人文进化必然之产物也,“进化非人力所能御,
4、即共和非人力所能避。所以陶行知一下子就领会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成了他的信徒。陶行知曾尝试将杜威的思想搬入中国,但并未成功,杜威标榜的只要在学校里给儿童、青年足够的近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就可以自由向前开展,也无非是想为资本主义企业多培养几个忠实奴仆。而把它硬套到中国那么更不灵了,当时中国的学校很少,教育不兴旺,广阔劳动人民都被排斥在校门之外,用杜威的一套根本起不到普及教育、振兴社会的作用。在现实前,陶行知认识到“杜威的那一套是假的,学校社会化不过“成了一句时髦的格言,所以他对杜威的学说进行了批判,把“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翻了个跟斗,改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教育与整个社会和生活血
5、脉相通。 二立足于对传统教育的改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充分认识了中国教育传统和现实的根底上提出的。在陶行知看来,中国实行新教育30年,依然换汤不换药,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适应于中国国民全生活之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所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不仅考虑了一般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状况,尤其是考虑到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十分不普及和民众极其缺乏教育的现实。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的根本含义一共有三层: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生
6、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7、。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陶行知认为,“生活主义包含万状,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生活不是人们通常狭义的理解,而是“包含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生活是包括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教育的目的、内容、原那么、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开展的,
8、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开展。教育改造生活是指教育不是被动的由生活制约,而是对生活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根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
9、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都是同学。学校,如果从群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群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群众唯一的教育。“整个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其中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效劳的现状,以此推动群众的普及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成认群众教育,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群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使广阔
10、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
11、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撤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由此,“社会即学校就打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但凡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
12、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而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
13、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根底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这些见解在认识论上具有唯物主义因素,因而“教学做合一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从保重中学就有了区别。但是陶行知所说的“行与我们现在所
14、讲的实践还不同,他所说的“行还只是个人狭隘的琐碎的活动。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
15、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生活教育理论的启示 面向生活,课程改革“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它的群众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他认为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开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做得不够,师生之间关系的家长制仍未改变,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虽然我们知道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习,然而,目前的教育环境,教科书、课程标准及作息安排,并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课堂上教师的居高临下、学生的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以及大量的教学内容和匆匆忙忙赶进度的压力下,学生并没有分配学习时间、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必定会丧失殆尽,从何谈创新?如何改革这一教育弊端,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