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祥子的思想特色研究【】老舍,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骆驼祥子就其写城市贫民悲剧命运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是老舍全部创作中的一座顶峰,享誉世界。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形象蕴涵着传统男性语义中正负两极不断变化演绎的女性欲望执行者的色欲心理定势、无意识中原初欲望与人格道德的锋利冲突,以及无法化解的欲望心结与变异性爱心理的文化基因、“吃人吃己心理共识的普遍性和“劣胜优败人格反向转化的心理运动趋势。在形而上的层面,这一人物的塑形指向了对人类人性问题的思考。【】被我国现代文学史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集戏剧家、文学家以及小说家荣誉于一身。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作为老
2、舍小说创作的顶峰之作而得到世界文学界的广泛认可,也成为其城市贫民悲剧的典型代表。作品的主人公祥子代表了【关键词】骆驼祥子;思想;心理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一位来自农村的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小说以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祥子把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作为生活的目标,所以整部小说按照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一步步地开展下去。祥子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以摆脱悲惨的命运,但是他的一切梦想和努力都成为了泡影,他不得不向命运低头,向现实屈服,终究一步步地堕落下去。通过文本细读,对蕴涵在骆驼祥子文本中的民间和启蒙的关系以及老舍的创作心理进行了探讨。从象征的意义上说,
3、 骆驼祥子有一个隐形的结构,即一个人的堕落之路,而在祥子与命运之网的搏斗中,虎妞和阮明先后充当了网上的诱惑;在作品显形层面上多层次地解读虎妞形象、祥子与阮明的关系,从民间形态和人性真实的意义上凸现了虎妞作为艺术典型的丰富内涵和不朽魅力。骆驼祥子后半局部在结构上留下了遗憾:老舍本身作为市民阶层的一员,在描述祥子对政治之网的冲击时超出了他的能力,尽管他对市民有着锋利的批判,却不可能在精神上给以更高的提升。骆驼祥子描述的是一位农民由农村到城市、由纯朴善良到腐蚀堕落的心酸。故事依照祥子初到城市作为人力车夫的行踪而展开,围绕一开始祥子的生活目标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铺设故事情节,三起三落,逐步深化。起
4、初,祥子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现实的残酷沉重地打击了他的努力和梦想,面对命运,他终究屈服于现实,最终走向堕落。本文在详细品味作品的根底上,深入探讨了老舍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中所蕴涵的对时代背景的启蒙。对于该部作品,就其象征性而言,骆驼祥子隐含了一个人一步步堕落的隐形结构,面对命运的压迫,祥子由一开始的搏斗到受阮明及虎妞的诱惑之后的日渐堕落;就其显性层面来讲,作品对祥子与阮明之间的关系以及虎妞的形象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而从人性真实和民间形态的角度来看,虎妞所代表的不朽魅力和艺术典型得以充分表达和发挥。从结构的角度来看,骆驼祥子的后半部不能说是没有遗憾的,因老舍自身作为市民阶层的局
5、限性,虽然锋利地批判了市民本身,但他却无法在对祥子冲击政治之网的精神上给予更好的表达和提升。一、身体的自足与异化祥子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他没有父母,乡村生活的破产使他来到了城市,他希望凭借拉车在城市谋生。祥子之所以选择拉车作为自己的职业,是因为拉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力气活而不是技巧活。祥子有强健的体魄,到城市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他相信凭借自己强健的体魄,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名高等的车夫,过上独立有尊严的生活。当他想到有一天他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时,傻子似地自己笑了。由此可见,祥子的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身体自信的根底上的。他对自己能成为一名高等车夫的想法深信不疑:看着自己的青年的肌肉,
6、他认为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这是必能到达的一个志愿与目的,绝不是梦想。这说明,祥子已经做好了出卖体力的准备,他要用自己的劳动实现买车的理想。与此同时,祥子对自己的身体又表现出一种过分的骄傲与自恋:/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方案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式的腰,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但是,作为一个到城市谋生的乡间青年,祥子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一无所有,他所有的财产只是他自己的身体。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把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当作投资的本钱。因此,当他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理想中后,这个生命就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是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他对立
7、。这样,祥子的劳动一开始就带有异化色彩。在这种带有异化色彩的劳动中,祥子想象中的带有表演色彩的拉车过程中身体展示时的快感荡然无存,祥子成了自己劳动对象的奴隶而不是主人。这就意味着祥子从一开始便无法保持身体的自足与完整,他的身体开始与他本人别离,自足的身体开始异化。他对自己身体的过分自恋与身体被迫异化之间的冲突,那么使祥子的理想在一开始就埋下了悲剧的种子,而这仅仅是他悲剧性命运的开始。开始的时候,祥子还是一个天真浪漫的乡间小伙子,带有乡间小伙子的纯朴与善良。祥子知道自己的全部财产只有自己的身体,知道怎样照看自己的身体,也晓得如何把自己的身体投资到梦想中去。与其他车夫不同,祥子拒绝沉迷酒色,以免葬
8、送自己的身体。与洋车不同,祥子认为这个身体生下来就属于他自己,他深信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但事实证明他错了,他与虎妞的性关系首先动摇了这一信念。孤身一人的祥子因农村生活的破产被迫远离家乡转战城市,面对全新的城市生活,他满怀希翼,决心通过拉人力车这项几乎依靠力气而不需要任何技巧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天生的强健体魄给了祥子与生俱来的优势,也使他相信自己可以凭借辛勤工作来获得自己想要的高等的生活。他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车夫,并为此而倍感满足,甚至想想都觉得很快乐、很幸福。可以看出,祥子对自己的身体有着十足的自信,他坚信自己假以时日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强健体魄来实现成为一名高等车夫的目标,他觉得他的这
9、个想法是必然能到达的,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虚无的梦想。也就是说,祥子在一开始就做好了依靠自己的体力实现生活理想的准备。并且,从小说中可以看出,祥子十分自傲于自己的身体:他看着那高等车夫,想象着怎样才能将自己鉄扇面似的腰和直硬的背显现出来,自我感觉着自己的肩膀多么有力而又宽阔。但祥子只是一个由农村初到城市的农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他除了自己的身体可以说一无所有。他也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身体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就可以说,当他决定以身体来换取理想时,他的身体甚至生命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了,也就是说,他用来出卖的身体以及生命从那一刻开始就同他是相对立、相敌对的了。因此说,祥子对自身身体的自足以及出卖体力
10、的异化色彩从其一开始劳动就充分表达出来了。在其劳动的过程中,祥子完全无法体会到其想象中因身体展示而获得的满足感,祥子完全被自己的劳动对象所奴役,丝毫体验不到自己作为身体的主人所该有的成就。祥子这种身体的自足与完整从一开始就已经被完全粉碎,他的身体不属于他自己,异化色彩充分展现。从祥子初到城市时对自己身体的骄傲到出卖身体自足异化之间的冲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祥子理想的悲剧结局,同时也宣告了祥子的悲剧命运。祥子由一名纯朴而善良的乡间农民,带着自己对生活的向往来到城市。祥子知道自己身体这唯一财产的可贵性,也知道自己要如何依靠身体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他很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他拒绝像其他车夫那样因酒色而影
11、响自己的身体,他坚信认为身体是自己与生俱来的,是能够由自己来把控的。然而,他与虎妞的性关系却猛烈的冲击了他的这一信念。尽管祥子对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不上,但他还是被她引诱了。虽然祥子在这件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但他还是不由自主地一步步走进这个陷阱。这件事使祥子开始直面自己身体里有着他自己以前所不知道而且无法控制的东西。这种矛盾的心态显示出祥子对自己性行为的暧昧态度。他始终无法确认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受虎妞赤裸身体的吸引还是排斥。他无法弄清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更无法提出明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祥子的经历并非是个别现象,而是年轻男子在变化了的生存环境中的代表。车夫们身体的使用和滥用,这在乡村生产方式中
12、是被视为异端的,但在资本主义入侵后的都市中却是习以为常的。当祥子染上性病后,周围的车夫们不但没有歧视他,反而热心地向他推荐治疗的方法。车夫们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是因为他们自甘堕落,而是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是生存的压力所致,因为他们的劳动只能养活自己而不能养活家庭。当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能再像从前那样主宰自己的命运时,它的子民也同样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不仅传统的生活方式受到挑战,而且原本属于自己的自足的身体也开始异化,它们不再仅仅是获得生活的手段,而成了被奴役的对象。虽然从一开始祥子并没有看上刘四爷的女儿虎妞,但他终于还是没能抵抗住虎妞的诱惑。尽管在整
13、个事件都不是祥子主动愿意的,但他面对陷进仍是没能停住脚步。祥子也因此而思考自己身体中所拥有的不被自己知道和控制的方面。祥子的这种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他对自己性行为所持有的不明朗态度。他自己也无法明白自己对虎妞的赤裸身体是排斥还是吸引,他对自己身体的行为不再明确,更没有清晰的思路来把控自己的行为。祥子的这种行为代表的是在全新的环境中年青男子的普遍行为。对身体的出卖和滥用,或许在落后的农业生产环境中难以被接收,但是在遭受资本主义侵蚀的城市文化中却是普遍存在的。因此,祥子并没有因为身染性病而受到周围车夫的歧视和冷落,车夫们很热心地向他推荐治疗性病的方法。车夫们的这种生活并非说明他们就愿意走向的堕落和腐
14、蚀,而是因所从事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压迫决定了他们无法承担家庭的重担,只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处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家的悲剧命运注定了国民的悲剧命运。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民的传统生活方式被迫发生改变,就连自己的身体都充满了异化的色彩,成为了出卖的对象而与自己相对立。二、忠实于自己忠实于自己,意味着忠实于自己的独特性,只有我自己才能表现和发现这种独特性。赫尔德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独特的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尺度。存在着某种特定的作为人的方式,那就是“我的方。我内心发出的召唤要求我按照这种方式生活,而不是模仿别人的生活。这个观点使忠实于自己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因为如果我
15、不这样做的话,我的生活就会失去意义;我所失去的正是对于我来说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极具蛊惑性的道德理想。依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便能与我自己的内在天性相联系,并在表现它的过程中塑造自己。但是内心的声音易被外界的诱惑淹没,也容易被自己的自负和傲慢淹没,从而切断我与我自己内在天性的联系。这样,不管是外部强求一致性的压力,还是我对自己采取的功利态度,都有可能使我丧失聆听内在声音的能力,最终导致“我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消失,导致成认的失败。作为一个有着独创性原那么的年轻车夫,祥子在一开始是完全服从他内心的声音的。他不想按照外部的一致性模式来塑造他的生活,即不想长期作为一个车夫而生活。他
16、甚至不能在他自身之外寻找这种模式。他只能在他自身之内发现它。但是在寻找和实现他自己的生存模式的过程中,由于他自以为是的道德优越感和对周围现实的漠不关心,他的功利性态度,使他不得不逐渐远离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最终导致了自己道德上的急剧滑坡,走上了末路。他的悲剧根源在于,如果他坚持自己的自由选择,坚持独白性的个人主义,即坚持他内心的声音,他就会因为自外于周围现实而自取灭亡,就像小马儿的祖父所说的那样:干苦活儿的打算单独一个混好,比登天还难;而如果他放弃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思进取,甘居下流,那他又永远没有上升的时机,也就是说他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对于一个想获得成认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悖论。它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祥子的问题在于,他虽然最终认识到了这种个人主义独白性的危险性,但是他无力、也不想去改变和校正它,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最后的获救时机,走向了悲剧。忠实于自己,也就是对自我独特性的忠实,也就是对自己所具有独特性的表现和发挥。正如郝德尔所说,每个人的存在方式都是独特的,都是在按照自己的尺度生活,依照着某种特定的我的方式作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