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好宏观战略,组织好微观战役 我们辽宁团的体制改革开始时正值党的“十三大之后,团省委提出的主张是:不等,不靠,在积极主动地适应全社会改革大潮的同时,以“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为指针,积极主动地研究团的自身改革。我们经过为期半年的调查论证,形成了XX省团的体制改革的宏观决策方案关于近期我省团的体制开展的实施重点。方案确定了全省进行团的体制改革的根本原那么:从微观入手,向宏观拓展;从实践入手,向理论延伸;面向基层,注重实效。省委充分肯定了这个方案,以文件形式批转到全省。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我们逐步强化着这样的思想: 把团内的建设从理想化的观念形态引向逐步完善的实践过程。团内民主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存
2、在着很多问题,许多我们所熟识观念只是停留在文件上,于是我们从完善组织机制入手进行了一些探索。在省第八次团代会上我们率先尝试实行了委员、常委和副书记的差额选举。1988年全省有45%的市和省直团委在换届选举中全部实行了差额选举,基层团委和团支部90%以上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这些尝试为团内民主建设走向更高的层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同时,团的基层组织出现了一批设置灵活,工作效率高,按行业、按类型、按分工组合的新的组织形态,适应了各行各业经济改革后出现的新格局。 从单一的教育职能开展到教育与维护权益相结合的“双向桥梁职能。在多年来团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共青团对于广阔青年来说并不仅仅是教育者,它
3、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是青年合法权益的维护者。从1988年起团省委和全省80%的市级团委在机构上设置了“青年权益保护部,公布实施了XX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各市普遍建立了青少年保护工作协调委员会。在省市政协,普遍设立了青年界别组;60的市制定出在企业职代会中增加青年代表数量和设立青年工作委员会的规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协商对话渠道也初步形成。 从单纯的观念灌输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把单纯的娱乐变为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使我省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逐步从空洞的说教中脱离出来。几年来,省、市、县(区)直至基层团组织创办了数以万计的不同类型的青年学(协)会组织,1989年全省13个城市参加了全国首
4、届青年文化科技博览会,沈阳、大连、抚顺、锦州、阜新等5个城市受到团中央的表彰。团省委还通过与社会合作扩大团的宣传文化阵地,与辽宁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对青年有益的电视系列片。 从强调工作方式的一律性到鼓励各具特色,各显其能,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团组织的创造性。几年来各系统团组织都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企业团组织注意结合生产经营的特点,大面积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等竞赛活动,全省有20万名青工通过技术比武受到各种奖励,有46人获国家工人技师称号,有379人获得高级工称号,有5万青工得到晋级长工资的奖励。1987年以来,全省青工双增双节创价值达2023亿多元。农村团组织在提高人的素质、加强培训方面做出了很大奉献。全省有194万农村青年受到县级以上培训,有3000多人被授予“科技星火带头人称号;创立了863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1125个各类培训协会。各基层团组织还从创办实体入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团的工作的物质依托问题。目前XX省共创农村团办实体5000个。学校团组织在注意抓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注意及时了解学生中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去年春夏之交的斗争中,在稳定大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省、市委的表扬和肯定,各个时期的大学生专题调查也屡次被省委批转。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