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于心传承于心,践行于实践行于实 朱瑛【摘要】本文论述了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优秀陶瓷文化的意义、价值与组织实施体系,以课程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红色陶瓷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学段有序推进,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关键词】陶瓷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242-02 中国的英文名是“China”,对于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一种说法认为“China”是汉语中“昌南”的音译,宋代的昌南,正是如今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景德镇有着两千多年制瓷史,其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2、的红色窑火为这座千年古镇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和遗存。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在 2014 年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那么,在坐拥千年制瓷史的景德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优秀的红色陶瓷文化,立足实践、立足融合、立足地方特色,将陶瓷文化传承进行到底,一直是瓷都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一、挖掘地方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3、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和选用2”。由此可见,如何运用地方特色校本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是推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景德镇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秀陶瓷文化,其中既有世代流传的陶瓷精品,又涵盖了瓷业作坊、古窑遗存以及制瓷工艺,还有被保护挖掘的陶瓷传统文化和各类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要将如此丰富多样、覆盖面广的传统文化资源整合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就需要对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从功能上、内容上作出分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活动目标,对于陶瓷博物馆里的文物藏品,通过引导学生挖掘文物的背景和内涵,将这些珍贵的藏品
4、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与匠人的初心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到,这些鲜活生动的辉煌历史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对于隐匿在古窑遗址内的制瓷工艺,可以兴趣入门,制定针对性强的互动体验方案,通过“看、摸、玩”来提升学生的心智和能力,带来深刻的亲身感受。多方面整合优质的陶瓷文化资源,多渠道选择适合的活动方案,两者相结合将有助于发挥出他们的最大优势。二、根据年龄特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可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应以各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主,在小学低年龄段,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注意力集中的方式,针对性地选择侧重校园内、易操作、趣味性强的活动类别,例如瓷泥捏捏乐、瓷器
5、会唱歌等趣味活动。旨在通过此类探究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眼手脑多方位结合,逐渐养成乐与他人团结协作的观念。对于小学高年龄段的学生则可以开始引入社会自然资源,培养他们观察思考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陶瓷的历史、瓷业发展的民俗风貌等社会人文知识都可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在中学,根据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能力,可适当增强探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教学的难度,增设活动开展的多样性。陶瓷技法、创意陶艺等综合性研究都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感受、经历、体验创作的过程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创作欲收获自信心。三、整合文化传承,构建适合孩
6、子的课程体系 孩子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要构建适合他们的课程体系,就必须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就必须以文化传承结合学校实际,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让课程的开展有本可依,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中植入传统文化也是适合孩子兴趣学习的一种表现。其次再将分化的知识体系依次进行梳理,进而揉碎重组,形成一个全新的有机整体。以陶瓷文化传承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明确课程的设计定位,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例如陶瓷发展史就是一堂形象的历史知识课、陶瓷地域文化也与地理常识息息相关,将其相合相融,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学生的学科知识得以提升、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得到增强,他们会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综合能力也会登上新台阶。传承于心,践行于实。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优秀陶瓷文化教育进行深度整合,使两者之间得以互通互动、互相交融。既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优秀陶瓷文化的热爱,又使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提升了认知,在实践探究中生成了感悟,增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参考文献:1田国英.优秀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J.人民教育,2018.03-04 2王明光.基于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