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反思:放飞思想 教学反思:放飞思想 在教学里,不要禁锢自己的思想,放飞自己的思想吧! 那一节课,我介绍了比号的来历:“17世纪,著名的数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因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所以比号与除号有一种亲缘关系,而比号与除号又不能共用,所以就把中的小横线去掉,于是就成为了比号现在的模样了。学生们被这个数学故事入迷了,学生也从符号的形状了解了比与除法的关系,我自己也不禁有些自得起来。 突然一个学生表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更可以说是质疑:“那除号中的小短横跑哪去了?他的话音一落,教室里出现了学生的窃窃的笑声。 我不禁一楞,随即把皮球踢了回去:“你的问题提的很好。哪位同学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2、,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他? 过了片刻,一个学生说:“小短横可能到减法家族里做减号去了。立即有学生表示反对:“不可能的,因为减法比除法先出现。又有一个学生犹豫道:“是不是去做分数线了,因为分数与除法关系也很紧密呀。这时又有学生认为小横线做减号了:“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减法是除法的简便运算。数学家可能认为减法、除法、比有关系,所以就从上分解出-和。他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我不禁为这个学生的想象赞叹不已。一个也许是“莫须有的话题,孩子们竟然讨论的那么热烈,那么执着,想象是如此的丰富,理由是那么的充足,这不正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吗? 这时一个学生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只见他快步走向讲台,一
3、本正经的说:“我知道小横线哪里去了。大家请看,他在黑板上写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从中看出来。这条小横线可以看成是分数线,而上下两个点不正可以表示分子与分母吗?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和我一样屏住呼吸,生怕漏听了一个字。“与分数的关系可见一斑。我们知道除法和比的关系如双胞兄弟,小横线又怎么会溜走了呢?它只是变了个形象,要不怎么说是双胞兄弟呢?大家请看向左旋转90度,成为|这个形状,左右两个点各表示一个数,|表示比号。为了与数字1区分开来,化为两点即。好,我的看法就是这样,谢谢大家!我情不自禁的为这个孩子精彩绝伦的想象鼓起掌来。我追问他:“你是不是看过这类数学故事?“没有,我只是从比号、除号以及分数的形
4、状联想到的。哦,对了,我刚刚说|作比号为了与数字1区分开来,改写为两点的。如果把|写斜一点就成为形状,就不用改写成两点了。如可以写成35,如果我的猜测正确的话,那么是否也可以读成3比5呢? 我快乐的称赞他的想象很丰富,而且是那么的合理。我说:“除号与比号的关系是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们可以课后查阅资料。不过你从除号、比号、分数的形状能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创造性。而且你对分数与比的关系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稍后就要研究它。 一场关于“的小横线哪里去了的争论结束了,然而学生的表现对于我来说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事后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同事们听,同事们认为我没事找事,浪费时间。可是我对同事的看法同样也
5、不以为然:回首刚刚接手的这个班,谁都说头疼,没法教。可我硬是不信这个邪,楞是相信学生,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经常为学生提供讨论、探索的问题,所以学生现在的思维才会这么的活泼。 (教学反思 :fanwen.chazidian ) 这场争论虽然花费了我的珍贵的一节课的时间,可我却依然认为很有价值:因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老师越来越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老师往往为学生提供可供讨论的话题。再说今天的这场争论,学生们都愿意参与这场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虽然提出小横线跑到哪里去了的问题很乖僻,可是我并没有因此斥责他,反而让学生自己去讨论。这节课里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想象的翅膀在数学的天空里自由自在的飞翔。“联想是发现的先导。更何况学生的联想与科学竟是不谋而合。谁说数学只是抽象,在学生的想象的天空下数学就是这么的具体、形象。而今天的这次讨论,或许已经成为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一个引子。数学不仅仅是为了应用,而且还“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我们老师应该拥有一份诗人的天真,浪漫的情怀,为学生搭建想象的舞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的天空里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教学反思:放飞思想出自:部门办公室链接地址: :fanwen.chaz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