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新型农民经验交流材料 培育新型农民是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民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近几年来,xx县不断加强农民文化、技术、经营能力的培训,有力的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科学开展。 一、主要做法坚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开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模式,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育。 1、政府“掌舵。一是整合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较高、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适应农业现代化开展的农民队伍为目标,整合农村乡土人才培训、“阳光工程、“春风行动、
2、“雨露工程等培训资源,采取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培训网络、优化培训环境等措施,围绕优质米、食用菌、柑橘、桑蚕等主导产业,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劳动力转移等培训。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学制一年,学习内容以柑橘、食用菌等实用技术为主,每年培训主题班学员(农村种植大户)80人以上。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数控机械加工实训基地和电工、电焊工免费培训基地,并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一批“双师型教师投入到教学工作;二是创新途径。为切实减轻农民参加培训的经济负担,通过以会代训和设立“流动学校,把技能培训、普法教育送到农民家门口。年先后在各乡镇开办了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食用菌加工与营销、矿
3、山平安管理、农机驾驶与维修等2023余个培训班。三是政策鼓励。为充分调动农民培训的积极性,制定了一系列资金优惠政策进行鼓励引导,包括:免费为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免费为农民进行就业引导性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培训人员所需的特种行业操作证和职业等级证,收费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下降50%收取;对返乡创业培训和农村大龄未婚青年参加技能培训每人每天给予2023元生活补贴等。 2、多方“助力。一是民营培训机构拉动。积极整合三江航天集团主体调迁留下的存量资产,引进和培育青华职校、长城、科苑等一批民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实行自主招生、自主培训、自主管理、自主介绍就业和自主跟踪效劳,拓宽了农民培训渠
4、道。二是专业合作组织互助。充分发挥柑橘、食用菌、茶叶、桑蚕、畜禽养殖等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开展培重点、树典型等系列工程,实施结对帮扶方案,为农民提供知识宣传、技能培训、信息推介、产品销售“一条龙效劳,增强农民自主开展能力。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9家,吸纳会员近3万人,带动农民2023万余人。三是现代培训载体促进。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在各乡镇设立远程小编点,对农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同时,坚持媒体宣传、媒体教育和媒体督办相结合,通过在新闻媒体举办专题节目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引导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 3、农民“扬帆。一是能人示范。通过能人领办工程、创立基地、示
5、范引导等措施,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学技术。鸣凤镇北门村叶春分,利用三峡移民安置划给他的4亩田种植柑橘,开展新品种、新药剂、新技术的应用,并亲身实践去指导果农,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农户自发新建果园800亩。果农对技术有疑问时,可以随时亲临他的示范田观摩。几年来,他的示范田里接待参观学习培训的果农达1500人次。二是典型推动。各类种养典型成功人士,通过典型引导,推动周围群众规模种养、科技致富。洋坪镇万家咀村村民奂忠荣,参加县组织的柑橘技术培训班后,现承包柑桔20多亩,平均每年收入8万元,他的成功经验带动全村开展柑橘700亩。他不辞辛苦,不计得失,走岗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嫁接剪枝、施肥除虫,让农民在田边
6、地头免费学习技术。三是网络自助。局部有条件的农民自家买、上宽带,利用网络资源满足农业产业开展中各个季节、各种时段的需求,根本实现了足不出户学技能。洋坪镇马渡河村柑橘种植大户杨洪照,去年自家南丰蜜桔喜获丰收,但受金融危机和四川柑橘大实蝇疫情影响,缺少信息和销售渠道,导致柑橘全部滞销在家。他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很快邻近县市的客商纷纷打 订购,家里的柑橘一销而空,6亩柑橘获利近3万元。当遇到柑橘病虫害时,他时常上网搜索对策,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把握了防治的最正确时期。 二、初步成效1、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通过培育新型农民,增强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农业生产的勇气和信心,促使农民由过去单纯的粮
7、食生产逐步向优质水果、食用菌、桑蚕等多种经营开展;从过去以单纯种植业为主向以种植、养殖、加工多形式转变;由过去只注重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有效的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如鸣凤镇北门村晏世勇,参加食用菌种植培训后,大力开展食用菌,现在雇工78人,每年收入8万元以上。近几年,全县每年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达2023%以上,其中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 到5220元,同比增长23.4%。 2、抗风险能力有效提升。经过各种工程的培训,帮助农民转变了观念,广阔农民提高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农业生产技能,成为应用现代新科技、培育农业产业化的骨干。农民因地制宜开展柑橘、食用菌、桑蚕等多种经
8、营;种养大户统一销售,实现产销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效转业,有效提升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年,全县粮食总产增长11%,油料总产增长11.3%,水果总产增长6.6%,鲜菇总产增长19%,生猪出栏增长2023.8%。 3、农业质效明显增强。农业主导产业突破性开展,全县新开展食用菌7112万袋,产量达43250吨;新定植柑橘720230亩,开展柑橘集中假植基地400亩,柑橘产量达1万吨;新建、改造桑园5500亩,产茧达1800吨;新开展茶叶850亩,茶叶产量达480吨;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个,生猪年出栏达27.2万头;全县各类养殖大户达200户。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建设投资过
9、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工程4个,培育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9家。 三、几点启示1、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一是着力加强农村根底教育。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农村教师长期在农村工作,培训少,知识更新慢,要有方案地进行再培训和再教育。要提高学生的“三率,即:入学率、稳固率和毕业率。积极探索“9+1的义务教育模式,在义务教育结束之后,增加一年的实用技术培训,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同时,让回乡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二是着力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农村公益效劳中心农技人才队伍,建立效劳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办好示范样板,形成“镇有技术人才、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技术明白人的农村科技培训
10、网络,使新型农民之火燎原整个农村。围绕食用菌、柑橘、茶叶等主导产业,按照“一镇一业、多村一品的思路,把开展支柱产业和培育新型农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村科技知识送到有支柱产业的农户田间地头,使农民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支柱产业的建立,带动广阔农民学科技用科学的积极性,实现人人懂技术,户户有产业。三是着力加强道德法规教育。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站的阵地作用,不断丰富“三下乡活动内容,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抗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采取送法进村入户、案例分析等措施,对广阔农民进行农业法、农产品质量平安法、劳动合同法等法规教育,增强农民的自我维权、农产品质量平安
11、意识和农业环境保护观念。 2、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创新培训机制。一是创新培训工程管理机制。在培训机构上,充分发挥政府培训机构作用,同时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发挥森源公司、食用菌协会、野风食品公司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的作用,以招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农民可自主选择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模式上,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发放技术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培训、指导和效劳三位一体,减少农民时间上的支出本钱。在工程管理上,建立目标责任制,建立培训卡制度,凭培训记录进行检查验收和资金拨付。二是健全下乡效劳机制。出台鼓励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的政策,出台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各类人才到农村
12、创业效劳的政策,既让高素质的农民走出去,又将高水平的人才引进来,形成“外乡就地提高,外地政策招引的稳定格局。三是完善配套投入机制。县、乡(镇)两级政府要设立农民培训工作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国家工程投资,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创新投入方法,构建直补型投入机制,通过发放培训券、设计培训内容“菜单等方式让农民自主选择培训。鼓励企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专业技术培训,允许将其培训费用纳入企业本钱,激发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要严格标准和监督各类办班培训情况,防止借培训之名对农民乱收费,损害农民利益。 3、培育新型农民,必须坚持科学开展。一是科学确定培训对象。要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重点,通过
13、“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校企联合,定向培训、“贷款培训,就业还贷、“以工养学,免费培训等转移培训模式,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转移就业技能,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增加收入;以种植、养殖、加工大户和生产经营能手、科技示范户、回乡务农青年为重点,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村组党员干部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执行政策的明白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二是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围绕“柑橘、食用菌、桑蚕、茶叶、畜禽养殖五大主导产业,按照“
14、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强化产前科技推广培训,开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和新型农业的知识培训,推广生态防虫、生态 施肥、科学灌溉等环保型、节约型生产技术;强化产中科学管理培训,加强国家政策宣讲、农产品营销市场对策、创立品牌农产品的培训,改变过去农产品销售“靠小贩来收、价格由小贩说了算的被动局面,逐步建立健全“面向市场,产销对接的生产经营机制;强化产后信息效劳培训,突出分级、包装、贮藏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水平,强化农民商品意识。开展计算机知识与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普及培训,引领农民进市场、促销售,逐步消除农产品销售的“短板。三是科学引领自主开展。一方面扶持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闯市场的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基层组织创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涉农工程开发建设,培育农产品购销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形成“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培训模式。另一方面鼓励农民创业,出台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他们投资于农业产业,造就一批进行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使其成为农业产业的领军人物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