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 2、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防治、如何正确看待植物病害防治 3、如何制定正确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如何制定正确的植物病害防治策略 4、如何正确采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如何正确采用植物病害防治技术 任务一任务一 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治理措施 一、植物病害控制的主要目标一、植物病害控制的主要目标-实现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社会效益 二、植病控制的科学观二、植病控制的科学观-生态观、经济观与社会观生态观、经济观与社会观(一)生态观(一)生态观 病病害害 寄主植
2、物寄主植物 病原物病原物 微生态微生态 农农 田田 生生 态态 自自 然然 生生 态态 系系 统统 病害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病害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的构成部分;病害防治不应损害生态系病害防治不应损害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不能损害人类统的平衡性;不能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的生存环境;病害防治应发挥微生态对病害防治应发挥微生态对病害的控制作用病害的控制作用 病害防治以调节农田生态病害防治以调节农田生态系统,建立寄主植物系统,建立寄主植物病病原物原物拮抗微生物三者的拮抗微生物三者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植物病害防治要由纯病害观向生态观转变植物病害防治要由纯病害观向生态观转变 区别点区别点 纯病害观纯
3、病害观 生态观生态观 对病害的认识对病害的认识 有害的、非自然的、有害的、非自然的、无法共存的无法共存的 自然的、合理的、生自然的、合理的、生态平衡必须的态平衡必须的 病害防治目标病害防治目标 消除病害,经济效益消除病害,经济效益 控制病害,三大效益控制病害,三大效益 病害防治策略病害防治策略 治早治了,彻底消灭治早治了,彻底消灭 建立平衡建立平衡,控制阈值控制阈值 病害防治后果病害防治后果 经济短效,生态失衡经济短效,生态失衡 社会难容,不可持续社会难容,不可持续 经济再生,生态优化经济再生,生态优化社会接受,科学发展社会接受,科学发展(二)经济观(二)经济观 病害发生程度病害发生程度 金额
4、金额 防治费用防治费用(C)N1 N2 防治的纯效益防治的纯效益 防治后挽回的损失(防治后挽回的损失(B):防治阈值(经济或行动阈值):防治阈值(经济或行动阈值)植物病害强度植物病害强度 作物产量损失作物产量损失 产品质量下降产品质量下降 作物经济价值减少作物经济价值减少 防治防治 不防治不防治 费用费用 收益收益 收益收益:纯经济效益纯经济效益(三)社会观(三)社会观 植物病害防治植物病害防治 安全高效安全高效,增产增收增产增收 绿色环保绿色环保,节本易行节本易行 资源循环,持久持续资源循环,持久持续 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 促进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
5、会安定,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或统一体。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总和或统一体。研制和开发绿色、循环、节本、高效的植病控制技术。研制和开发绿色、循环、节本、高效的植病控制技术。三、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方针三、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方针 (一)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一)中国的植物保护方针:19581958年:消灭病虫害的方针年:消灭病虫害的方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全面消灭、重点肃清”19701970年的植保方针年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是充分利用自
6、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从林业生态系观点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是从林业生态系观点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仍是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仍是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二)国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二)国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 1966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年: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control,IPC)要点:以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从生
7、态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要点:以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从生态学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个体数量到较低水平。物个体数量到较低水平。1972年: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年: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较高生产效能为目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辅以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水平。相克的关系,辅以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和生态允许水平。1995年:有害生物持续治理(年:有害
8、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SPM)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林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系。区别区别 IPC IPM SPM 目标目标 经济经济 生态、经济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社会生态、经济、社会 策略策略 协调利用防治技协调利用防治技术控制有害生物术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
9、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以下 协调利用生物间协调利用生物间相互关系控制有相互关系控制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在经济受害允度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许水平以下 保持植物生态系统保持植物生态系统健康,主动抵御有健康,主动抵御有害生物侵害。害生物侵害。战术战术 强调以技术手段强调以技术手段控制有害生物控制有害生物 强调以自然因素强调以自然因素或自然因素的产或自然因素的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物控制有害生物 强调保持植物群体强调保持植物群体健康和生产系统的健康和生产系统的持续发展持续发展 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单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 病原物越病原物越冬(夏)冬(夏)接种体接种体 休眠体休眠体 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
10、植物生长期 寄主植物休眠期寄主植物休眠期 传播传播 再侵染再侵染 传播传播 初侵染初侵染 接种体接种体 休眠体休眠体 寄主植物生长期寄主植物生长期 寄主植物休眠期寄主植物休眠期 传播传播 侵染侵染 越冬病原物越冬病原物 四、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和原理四、植物病害防治策略和原理(一)防治策略(一)防治策略 管理策略:管理策略:减少侵染菌源量(减少侵染菌源量(X0);抑制病害发展速率();抑制病害发展速率(r)防治原理防治原理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主要防治作用主要防治作用 主要靶标病害主要靶标病害 X0 r 植物健康植物健康 单循环病害单循环病害 多循环病害多循环病害 回避病原物回避病原物 改变种植地点
11、和位置改变种植地点和位置+改变种植时间改变种植时间+杜绝病原物杜绝病原物 无病种苗和种苗处理无病种苗和种苗处理+植物检疫植物检疫+消灭传播介体消灭传播介体+歼灭病原物歼灭病原物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轮作轮作+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消灭中间或转主寄主消灭中间或转主寄主+田间卫生田间卫生+保护植物体保护植物体 药剂保护药剂保护+防治传播介体防治传播介体+利用抗病性利用抗病性 植物抗病品种植物抗病品种+植物健身栽培植物健身栽培+诱导抗性利用诱导抗性利用+治疗病植物治疗病植物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营养治疗?营养治疗?+(二)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措施及其作用(二)植物病害防治原理、措施及其作用
12、五、五、植物病害管理的技术系统植物病害管理的技术系统(一)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的结构(一)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的结构 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生态防治生态防治 其他法规其他法规(种子法、农药法等种子法、农药法等)栽培栽培 植物植物 有害有害 生物生物 抗性利用抗性利用 栽培措施栽培措施 林业防治林业防治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理化防治理化防治(二)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研制的问题(二)植物病害管理系统研制的问题 1 1、作物品种抗性利用、作物品种抗性利用 (1)抗性兴衰循环)抗性兴衰循环(2)抗性遗传脆弱)抗性遗传脆弱(3)病害更替)病害更替-次要病害上升次要病害上升 2 2、化学
13、防治、化学防治(“3R3R”问题)问题)(1)病原菌抗药性()病原菌抗药性(resistance)(2)生防机制损害)生防机制损害-再猖獗(再猖獗(resurgence)(3)农药污染残留()农药污染残留(residue)(4)优势倒转)优势倒转-非靶标病害加重非靶标病害加重 3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1)自然生防因子的利用技术)自然生防因子的利用技术(2)生防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技术)生防菌制剂开发和应用技术 4 4、林业防治、林业防治 (1)设施栽培中的病原物积累)设施栽培中的病原物积累(2)单一作物集约化栽培对轮作系统的限制)单一作物集约化栽培对轮作系统的限制 分组讨论汇报分组讨论汇报
14、1 1、植物检疫、植物检疫 2 2、营林技术防治、营林技术防治 3 3、抗病育种、抗病育种 4 4、物理防治或综合治理、物理防治或综合治理 5 5、化学防治、化学防治 6 6、生物防治、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控制技术植物病害控制技术 一、植物检疫一、植物检疫(一)概念:(一)概念:植物检疫Quarantine:通过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植物及其产品等上的危险性病、虫、杂草等生物人为传播的综合管理体系。(二)植物检疫的意义(二)植物检疫的意义 1、预防或推迟重大外来植物病原生物的传播;2、指导扑灭、控制或延缓已传入的有害生物的蔓延.(三)植物检疫的特点(三)植物检疫的特点 1、预防性:把有害生物限制
15、在一定的范围之内。2、全局性和长远性:牺牲局部和短期利益。3、法制性:通过行政手段来实施。4、国际性:国家间相互协作,进出境均实行检疫。5、针对性:针对特定的有害生物和传播途径。(四四)确定检疫性病害的依据确定检疫性病害的依据 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科学依据以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为科学依据,构成检疫因素:构成检疫因素:1 1病原体的危害性:病原体的危害性:对经济和环境破坏性大对经济和环境破坏性大 2 2地理分布:地理分布:在国内无或局部分布在国内无或局部分布 3 3 传入的可能性:传入的可能性:可人为传播可人为传播,有效传播途径的传入机率有效传播途径的传入机率 4 4 适生性:适生性:有定殖和有定殖
16、和 扩散的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 5 5 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 口岸检疫 国内检疫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林 业 部 种 植 业 管 理 司(五五)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我国植物检疫管理体系 各 省 出 入 境 检 验 检 疫 局 省、地、县 植 保 植 检 站(六六)检疫性病原物检验技术检疫性病原物检验技术 检验物 检验的靶标物:检验的靶标物:病原物的传播体。菌物(孢子、菌丝片断、菌核);原核生物(细胞、菌浓);病毒(粒体或内含体);线虫(虫体、卵或虫瘿);寄生性种子植物(种子或残体)检验范围:检验范围:病原传播体的载体(植物、植物产品、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栽培介质、土壤、容器和包装物)。检验方法 直接检验直接检验 肉眼观察病状和病征 过筛检验过筛检验 虫瘿、菌核、杂草种子、线虫。比重检验比重检验 菌核、菌瘿、虫瘿、病秕籽粒和杂草种子 染色检验染色检验 病组织中的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 诱集检验诱集检验 诱测介体昆虫 洗涤检验洗涤检验 真菌和线虫等 保湿培养检验保湿培养检验 真菌的营养体和子实体。分离培养检验分离培养检验 真菌和细菌,线虫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