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教育委员会干部在进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组织上给我一次深造的时机,在为期3个月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过程中,系统学习了经济类课程9门,公共管理类课程14门,传统文化类课程14门,文明礼仪,国内外热点问题分析等7门,总计44门必修课。还利用晚上时间选听各类专家报告。学习最大的收获与体会,也就是我今天向各位领导汇报的主题就是六个字:博学、深思、践行。 第一,所谓“博学就是博采众长。明确和谐开展思路。 在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中华传统文化和谐开展思想。中华文化“和为贵的思想一脉相承:从周易提出“太和,儒家经典论语提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到
2、道家提出“归一、“万物得一而生;到墨家提出“兼爱非攻;到法家提出“众同心以共立之、“天时、人心、技能、势位,四者和那么成事;到后来的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以后儒释道学,宋明清以来的义理之学、考据之学,到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等等,“和谐开展的思想贯穿始终。专家们将中华文化根本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刚健有为;二是和与中;三是崇德利用;四是天人协调。其中三个方面包含了“和谐开展的思想。 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进一步丰富了“和谐开展思想。诸如经济学自由市场调节理论,现代管理心理学“人本化组织行为学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效劳“放权理念等,均与我国传统文化“和谐开展思想相得益彰,为我们进
3、一步传承和开展和谐开展思想奠定理论根底。 第二,所谓“深思“就是传承开展。把握和谐开展关键。 通过学习,我觉得和谐开展关键是八个字。建立秩序、均衡开展。 1.“秩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开展的重要内涵。周易中“太和概念,把自然界万物的起始称为“元;把万物的生长称为“亨;把万物的成熟称为“利;把万物的完成称为“贞,“元、亨、利、贞是一种“自然秩序,这种自然的最完美的“和谐叫作“太和。后来历朝历代关于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社会生活和谐),人自身内外的和谐等观念大体都是发挥的这个思想。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那么近道矣。作为管理者,工作中首先要分清楚本末、事中和先后,建立一
4、种秩序。我从事教育财务管理,多年来一直按照“一保平安,求稳定;二保业务,求开展;三保质量,求特色的工作秩序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当前顺义经济与社会开展的新形势,教育财务管理工作同样存在一个再开展、再提高的问题。一是继续加强“教育链建设。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在职教育、终身教育,必须注意结构优化,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全面提升教育为顺义经济与社会开展效劳的能力;二是继续加强“标准化建设。抓住XX省初中校建设工程和高中新课程改革两个契机,启动校园软硬件建设达标工程,本着效益优先,适度超前的原那么,按照系列化、序列化、层次化的要求开展工作,力争使有限的教育资本发挥最大的效益。 2.“
5、均衡化是和谐开展思想的实现途径。传统文化倡导“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时中心法。所谓“时中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和谐中求均衡,从均衡中求进步。近年来少数人视“冲突为“权变的同义词,亦即以“和谐、“均衡为不知权变、不能进步的最大障碍,完全不了解“沉着中道,与时偕进的道理,不明白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依然可以求和谐,获得均衡,并因而得到真正的进步。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学家发表的一份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在开头就提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对自然界的过量开发,资源的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的毒化,人口的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和谐的破坏,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
6、系的和谐,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要恢复这种和谐的关系,关键是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并使这种平衡均衡开展。 教育均衡化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热点、重点,亦是难点问题。现在暴露出来的高中热、初中择校热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开展的不均衡。当然,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学生在校级间流动也有其合理性,但是高居不下的择校热,导致XX县区与农村地区学校的之间教学差异、教师水平差异越来越大,这些问题阻碍教育和谐开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靠管理改革,靠和谐开展教育。宋代辛弃疾提出:“却好万字平绒册,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平绒策就是管理学,“种树书是科学著作。对于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平绒策高于“种树书。
7、 杨镇一中,西有顺义十中,南有顺义九中,中有顺义一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开展总体格局,但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布局优势,带动区域教育均衡开展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是传播文化的事业,率先实践“和谐开展管理理念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教育通过培养人,再通过培养的人将“和谐思想传播开去,和谐社会自在其中了。 第三,所谓“践行就是再接再厉。将学习进行到底。 回忆中国教育开展的历史,无不打上“和谐开展的烙印。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广办私学,到汉代太学的兴起,到唐代“六学、“二馆制度确实立,到宋代以后充满自由办学之风的书院制度的兴盛,不排除有封建桎梏因素,但是历朝历代鼎盛时期的教育,根本上遵循了和谐开展的道
8、路,像汉代的太学最多时在校生达五万人,来去自由,学术自由。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由此我想到现代的教育,当前最流行的教育关键词是“教育生态。成认多元化背景下的和谐开展,教育的生态园里,有参天大树,亦有逶迤地面的小草,他们共同构成教育的生态环境。过去我们的关注点多是单向的,单一的,在某些方面造成教育生态的破坏。如教育投入不均衡,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觉得解决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在于树立和谐开展的思想,使有限的资源必须为有效地教与学效劳,而有效的教与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通过合理的投入改善教与学环境、状态和技术条件。 古人云“扩大一寸,未知扩大
9、一尺。通过3个月的学习,使自己拓宽了眼界,但我觉得眼界要似水,能容万物,力透纸背;学习使自己提升了境界,但我觉得境界要似山,稳重高远,一览众山小。而“眼界与“境界的关系又似高山流水,弹出的是“和谐之音。教育不仅是一个人的脊梁,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我想每一次学习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一分能力十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读经典。书读不在多,而在精。学习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精神,力求掌握理论少而精,善于举一反三。 二是善思维。坚持系统思维,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提高假设、求证、创新水平。 三是创和谐。注意挖掘群体智慧,团结同志,群策群力谋开展。 四是重积累。在知识的积累方面,注意“博与“约(专与精)的兼顾。鲁迅讲“博学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两者兼顾,走和谐的学习道路。 第6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