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规范新规范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a)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b)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c)物体表面消毒,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消毒 di
2、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新规范新规范 清洗与清洁 清洗适用于所有耐湿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适用于各类物体表面。新规范新规范 清洗清洗新规范新规范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及时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干燥和检查保养。手工清洗适用于复杂器械、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以及无机械清洗设备的情况等;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具体清洗方法及注意事项遵循WS310.2的要求。清洁 治疗车、诊疗工作台、
3、仪器设备台面、床头柜、新生儿暖箱等物体表面使用清洁布巾或消毒布巾擦拭。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各种擦拭布巾及保洁手套应分区域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新规范新规范 清洗、清洁注意事项清洗、清洁注意事项 有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的物品,应用清洁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或超声清洗。能拆卸的复杂物品应拆开后清洗。清洗用水、清洁剂等地要求遵循WS310.1的规定。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应进行清洁、消毒。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用于清洁物体表面
4、的布巾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备用。新规范新规范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 灭菌方法灭菌方法: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 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 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外来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植入物 医疗机构应要求器械公司提供植入物的材质、清洗、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并遵循其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的要求进行灭菌,
5、植入物灭菌应在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放行;紧急情况下植入物的灭菌,应遵循WS310.3的要求。动力工具 分气动式和电动式,一般由钻头、锯片、主机、输气连接线、电池等组成。应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对各种部件进行清洗、包装、灭菌。新规范新规范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洗与消毒: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中、低效的消
6、毒剂消毒;便器可使用冲洗消毒器进行清洗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患者床单元的清洗与消毒:保持床单元的清洁 对床单元(含床栏、床头柜等)的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采用合法、有效的消毒剂如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或采用合法、有效的床单元消毒器进行清洗和(或)消毒,消毒剂或消毒器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
7、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应进行终末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按医疗废物处置。新规范新规范 各类用品表面消毒 1.病房内桌子、椅子、床头柜用清洁的湿抹布檫拭。2.当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用含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3.各诊室诊疗桌、诊疗椅等每天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擦拭消毒处理。4.接触病人皮肤的布类、诊疗巾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污染环境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患者周围被频繁
8、污染的物表:非关键物品:床栏、床上用品、床边桌、病房家具、地板、血压计、护士呼叫按钮、尿液收集袋 当有明显污染时需要进行消毒;被隔离的患者不能专用设备,该设备使用后应消毒 清洁和消毒“高接触物表”的频率应明显高于患者较少接触的表面 清洁工作不尽如人意:患者周围的物表日常清洁质量不令人满意 患者出院后病房的终末清洁不彻底 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疾病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疾病 污染的物表可以传播病原体可以污染医务人员的手或手套 污染的医疗设备可以将病原体直接传播给其他患者 请重视物体表面接触传播的作用,因为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
9、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
10、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新规范新规范 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环境清洁、消毒与监测 适度、适时、清洁原则 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处置室等高危区域的物体表面和地面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应使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一般病房的地面和物体表面保证清洁即可,当有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时应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净。清洁用品的消毒清洁用品的消毒 擦拭布巾 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地巾 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
11、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 新规范新规范 注意事项 清扫工具分区、分室使用,不混放。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抹布使用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消毒30min,清水洗净晾干 拖布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消毒一次 不能“一块抹布满病室擦,一把拖布满病房拖”。建议:使用可拆卸式拖布。新规范新规范 规范物表清洁消毒技术 清洁实行“清洁单元操作”一个患者与周围物表视为一个“单元 以经纬线形式进行清洁与消毒处理 空气消毒 提倡开窗通风最好的消毒方式。无人房间:紫外线灯消毒。有人房间:动态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注意:1、紫外线测试卡每2
12、月1次,灯管表 面清洁。2、空气消毒机每天2次,每次2小时。使用时关闭门窗关闭门窗,每月清洗过滤 网。职业暴露职业暴露 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通过通过眼、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接触含血源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损皮肤接触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的状态;状态;或通过或通过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针刺、咬伤、擦伤和割伤等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途径穿透皮肤或粘膜屏障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状态。体的状态。医院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医院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医疗废弃物医疗废弃物 消毒剂消毒剂 化学制剂化学制剂
13、传染病传染病 针刺伤针刺伤 设施配置设施配置 其它其它 假设唾液是红色的 医疗废物二次分拣医疗废物二次分拣 23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床边、小车顶部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使用后,应立即丢使用后,应立即丢 入尖锐物收集箱入尖锐物收集箱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尖锐物收集箱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应放在使用处 单手重新盖帽单手重新盖帽 禁止用手移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去注射器针头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如患者抵抗或慌如患者抵
14、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张,可寻求帮助 带手套带手套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传递器械 -不要直接传递不要直接传递 洗手、洗手、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非完整的皮肤黏膜均视为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重点是手卫生。手卫生 在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接触患者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时;或预计上述物质会发生喷溅时需要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水围裙、防水鞋、帽子等。及时、正确地处理使用后被污染的物品、设备等。小心处理锐器
15、。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树立标准预防观念树立标准预防观念 医务人员长期大量接触各种病源微生物、化学药品、锐器,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工作中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措施 1 进行穿刺等操作时戴手套 2 操作中可能会有血液、体液飞溅污染工作服,或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时穿隔离衣,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3 发生职业暴露时,现场实施正确的处理措施最重要 及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及时、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传染性疾病患者:呼吸道、消化道、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呼吸道、消化道、血源性 不明原因感染疾病患者不明原因感
16、染疾病患者 抵抗力低下的患者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隔离措施 接触隔离措施及其标识:手卫生、隔离衣 飞沫隔离措施及其标识:外科口罩、手卫生、隔离衣、关闭房门 空气隔离措施及其标识:N95口罩、房门关闭 隔离标识隔离标识 蓝色蓝色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粉色粉色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黄色黄色空气传播空气传播 床边隔离措施及适用的几种情况床边隔离措施及适用的几种情况 多重耐药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血源性传染病血源性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绝对不允许床边隔离,必须立即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绝对不允许床边隔离,必须立即转院治疗!转院治疗!确实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院者,必须做到单间隔离,医务人员应确实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院者,必须做到单间隔离,医务人员应根据传播途径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注意注意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 监测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是防控医院感染的重点 据统计,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据统计,多重耐药菌的产生,30304040是是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的,通过医院工作人员的手进行传播的,20202525是抗菌药物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