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开展高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沈虹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学校的各项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就业进行。如果能帮助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有力促进就业。本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探索管理模式,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的就业压力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较为突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2、,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围绕学生的就业进行。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如果能够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在管理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能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进行规划,尽早掌握自身在校期间就业技能方面的缺乏,并且对这些缺乏进行更加全面的改良,使得自身的各项技能得到提升,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适应时代对高职学生的需求。在当今社会,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和讲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够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找到更准确的职业定位。然而,仅仅依靠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讲座的普及力度依然不够,既无法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又缺少在实践层面的指导作
3、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决策、方案、组织和控制等策略,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大学生成长提供各种指导和效劳的活动。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多具体的面,为了适应高职学院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探索管理模式,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中。本文想通过具体介绍学生日常管理、思政教育、第二课堂等活动,探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新型管理模式。一、职业生涯规划和日常管理高职学生的日常管理涵盖很多内容,要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可以分阶段开展工作。比方在大一刚入学阶段,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事业教育。通过专业负责人解说专业,让学
4、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特点和未来的就业方向,为就业打下根底。对于新生来说,第一次接触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肯定会出现迷茫、不适应,尤其是高职学生,容易出现不自信、沉迷网络等放纵的现象,相关的心理辅导、生涯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利用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帮助初入高职校园的学生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根底上,开始对自身开展进行思考。大二可以更多地开展和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指导和带着学生初步进行职场探索。而到了大三就業阶段,可以开展和就业相关的论坛、宣讲等,如企业家进校园、优秀学长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直面职场领域,更清楚地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更清晰地朝着目标努力。
5、优秀的学长、学姐们可以树立朋辈典范力量,激发学生见贤思齐。二、生涯规划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走上社会成为优秀的职业人,这与生涯教育的目的是不谋而合的。马克思曾说过,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而当前局部高职院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陈旧、流于形式,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局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较低。高职学生毕业后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奉献者和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本人、高职院校的育人工作、国家和社会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比拟根
6、底的层面有理想信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文明礼仪等,如果能把生涯规划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会给思政工作注入新生的力量。三、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当前的高职学校,越来越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更要提升全方面的个人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开展。学校在做第二课堂的顶层设计时,如果能将提升个人职业素质和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融入到一起,利用生涯规划理论来设计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又能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全面开展。在设计第二课堂的活动时要以专业大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专业指向的职业素质要求作为学生组织的基石,增加促进专业拓展和实践的功能,搭建起不同专业、不同行业的学生的
7、成长成才平台。比方鼓励学生参加一个专业性实践活动时,引导学生带着探索职业世界的目的来开展活动,可以到达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拓宽专业能力的效果。学校应对社团、学生组织监督、引导,为社团及其他各类学生组织提供与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和指导,为社团和学生组织中的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在社会实践中,专业对口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前认识到专业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兴趣驱使的实践可以让学生探索并形成自己预期的职业清单,设身处地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职业能力与职位要求的差距如何,有效加深学生对目标职业的理解和认同。参考文献:1牛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以南昌大学理学院管理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为例D. 南昌大学,2023.2张云清,黄学兵.大学生生涯开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3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结构、特点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