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21.89KB ,
资源ID:1137708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1377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做人教育”的落实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做人教育”的落实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docx

1、天道酬勤关于“做人教育的落实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摘 要: 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而最根本的要从学生的做人教育上着手。本文从“做人教育的柔韧性、示范性、阶段性、合作性等方面对这一工作的落实要求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德育 做人 教育 陶行知先生在每日四问中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那么,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由此可见,做人第一,道德为本,而学问第二。这和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经常提起的让学生“先成人,后成材的观点是一样的。这也决定了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是责无旁贷。 一、

2、教育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决定了这一工作的柔韧性 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这一劳动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们是一个个有意识、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的,这与一般劳动对象只能消极接受劳动者的任意加工有着本质的区别。 广阔青少年既是教师的劳动对象,又是教育劳动的主体。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要受自己意识的支配。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是作为主体的主动的一方,接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掌握着某种主动权。 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教师劳动对象的反作用表

3、现出特有的丰富的形式和复杂的程度。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响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所以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努力。教育劳动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正因为此,教师在教学生做人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张弛有度,柔韧有加。一个教室,几十张不同的面孔,他们的目标、生活环境、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我们不可能做到“一剑闯遍天下,一个方法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我们希望的轨道上前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见缝插针,增强育人方式的柔韧性。 二、教育对象的向师性决定了这一工作的示范性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在学生心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

4、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典范。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典范,被学生模仿。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这种向师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可见,教师的典范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是任何教科书、任何奖惩制度不能替代的。教育对象的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必须首先弄懂做人的道理,并亲身践行之。教师只有在做人问题上真正成为学生行为的楷模和表率,教育才会有说服力。这要求教师始终坚持为人师表原那么: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作那么,身教重于言教;坚持以身立教,德行统一。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经常性的、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迪福说得好:“如

5、果我自己的表走得不准,它只是欺骗我一个人罢了,但如果城里高楼上的大钟走得不准,受骗的是整个城区的居民。教师的言行就犹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着一大批人。在学校,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无论教师本人意识到与否,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思想倾向、理想追求、精神风貌、治学态度和气质修养等,即在我们身上所表达出来的人文精神,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位言传身教的优秀教师会成为学生终生效仿的楷模。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把“授业与“传道有机结合起来。 三、人的心理开展规律决定了这一工作的阶段性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

6、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与不信任。 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疑心。 第三阶段:开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承当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 第八阶段:到达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作为育人的教师,

7、在面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心理开展特征,了解他们所处的主要矛盾阶段,只有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儿里,交谈时做到一语中的。这还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在以往德育中到达的程度,不断寻找学生道德品行中的“最近开展区。 冯友兰先生讲:“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这就意味着人生的境界是分层次的。我们在德育实践模式构建中必须成认这种差异,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人的道德境界的渐进性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实践活动,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实践体系,这样才能使德育实践真正入学生之脑,进学生之心,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因此,注重德育实践

8、模式的层次性有利于德育实践模式的实施。 四、教育的多元化决定了这一工作的合作性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指出,生活决定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他还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蔬菜,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所以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工作绝对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当今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看,有着太多的诱惑,甚至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这对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力。所以社会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健康的、积极的环境,不至于出现“出了校门,一切归零的无奈情形。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

9、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家庭因素在孩子成人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说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通常性格完善,待人礼貌、诚恳;而在严厉家庭中成长的孩子,那么往往胆小怕事、缺乏自信,甚至丧失自尊、自暴自弃。当家庭气氛冷漠、死气沉沉时,孩子会养成待人冷淡,对事情丧失兴趣的消极性格。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使之容易成为家长亲朋注意的焦点。假设家长过于娇生惯养,就会使他们形成任性、不关心别人、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特点,从而使独生子女的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变为不利因素。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环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孩子,以便使孩子顺利成人,从而到达成才的

10、目标。 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某种程度看,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陶冶作用、约束作用、鼓励作用、提升作用,因为“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工具。学校应大力营造优良的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型校园;构筑开放、多元、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以“做人教育为基点的德育融于学校文化建设之中。 同时,学校应建立起“在学校德育目标指导下,班主任为主,科任老师为辅的德育机制,“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班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如果离开科任老师,剩下班主任孤军奋战,可以说势单力薄,很难到达我们的预期目标。 学校进行“做人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11、,这需要我们时刻铭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万不能灰心,做到不抛弃、不放弃。教育无小事。我们要以身作那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之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信;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调整情绪。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知和行的统一,只有学以致用,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做人,学校的做人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教育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唐友东.人文教育高职生急需补上的一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3廖鸿冰.试论高职院校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23,(1). 4吴云.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J.中等职业教育,2022,(17).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