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破万卷,为何下笔“小有神 宋运来 在一次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有老师抛出话题。“我的学生读了很多书,为何作文不见好。 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现象,、学生广泛阅读后,作文往往没有我们期望的那样好起来。这是怎么回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难道错了。 学者袁逸考证,“古代一卷约12022字,相当于今天的五六页杂志(博览群书2023年第4期)。孩子读了几十本、上百本书,下笔依然“木有神,不是古人的话错了,而是学生书没有读“破。学生读书往往追逐情节,一路小跑,路上好的风景没有驻足欣赏,书读完了,该记住的东西也大多忘了。俗话说,读书要“三到:口到、眼到、心到。我以为还要在“三到根底上再加一个“手到,把
2、书中的佳词妙语、结构表达、情节形象等留下来。 手到,就是动手标注段落、翻查字典、抄录好词佳句、作批注、记心得等。关于手到,胡适先生说过:“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看来的,或者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没有动手不勤快而能读书的,没有手不到而能成学者的。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也说过:“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学生为什么没有动手的意识与能力。我们不是用四分之三以上的时间教“阅读吗。我们的阅读教学,大多是在教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大意
3、上下工夫,而学生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却遗失了。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说:“课堂教学中大量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方面,这样的语文课上和不上当然就没有什么区别。多读并不必然地通向会写,其中有一个中转站,这就是“悟。虽有多读而没有悟,最终便与“会写无缘。一句话,我们从没真正教过学生如何阅读,学生阅读量再大也收效不明显。 学生喜欢读书,不妨引导他多读几遍。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品味;第三遍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读,常会有新的领悟。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要把读过的书原汁原味地储藏在大脑里,就要作笔记、做卡片。如今,收藏在文件夹中,储存到网络博客、空间里,也不失为好的方法。,它可以使你关注的问题系统化、条理化,不仅对孩子,就是对教师从事教研也大有益处。 当然,有目的、带着心中的疑问读书那是最好不过了,前提是你首先要呵护学生读书的兴趣。 (XX省XX市双闸小学)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