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Sestem of Law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本章内容简介本章内容简介 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调整范围 法定管理传染病法定管理传染病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报告和公布报告和公布 传染病的控制传染病的控制 传染病防治的监督传染病防治的监督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102010年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099626409962例例,死死亡亡1525715257人人,报告发病率为报告发病率
2、为480480.2424/1010万万,死亡率为死亡率为1 1.1414/1010万万。其中甲类发病其中甲类发病164164例例,死亡死亡2 2人人 。乙类发病乙类发病31857683185768例例,死亡死亡1428714287人人 。报告报告发病数发病数居前居前5 5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位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肺结核、梅毒梅毒、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和淋病,占甲乙类发病占甲乙类发病总数的总数的9494.9797%。报告报告死亡数死亡数居前居前5 5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位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肺结核、狂狂犬病犬病、病毒性肝炎和甲型病毒性肝炎和甲型H H1 1N
3、 N1 1流感流感,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告死亡总数的9696.4949%。传染病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于传染性致病性微生物侵入传染病是由于传染性致病性微生物侵入人体人体,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至发生使人体健康受到某种损害以至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甚至整个社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生命健康甚至整个社会的疾病会的疾病。概念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生的各种社
4、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危害程度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危害程度、传播途径的难易传播途径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等传播速度的快慢等,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划分为甲类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划分为甲类、乙类乙类、丙类丙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授权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授权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传染病发生以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的情况流行的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法定管增加或者减少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理的传染病病种。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国务院国务院 增加或减少乙类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丙类传染病病种卫生部卫生部 按照乙类或
5、丙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按照乙类或丙类传染病管理的病种省省、自治区自治区、直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 3939种种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鼠疫、霍乱霍乱 2 2种种 (强制性管理强制性管理)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2626种种 (严格管理严格管理)甲型甲型H H1 1N N1 1流感流感(新加新加)、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炭疽(肺炭疽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麻疹、流行性出流行性出血热血热、狂犬病狂犬病、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
6、炎、登革热登革热、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百日咳、白喉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猩红热、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淋病淋病、梅毒梅毒、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疟疾。按甲类对待按甲类对待 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1111种种 (监测性管理监测性管理)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新加新加)、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流行性腮腺炎炎、风疹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麻风病、流行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黑热病、包虫病包虫病、丝虫丝虫病病
7、,除霍乱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一一、制定预案制定预案 二二、建立监测制度建立监测制度 三三、预防接种制度预防接种制度 四四、传染病菌种传染病菌种、毒种的管理毒种的管理 五五、各类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各类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疫情的报告和公布疫情的报告和公布 一一、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 二二、报告方式、报告方式 三三、疫情报告时限、疫情报告时限 四四、疫情的公布、疫情的公布 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及其执行职务的
8、人员 军队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 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境卫生检疫机关 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 义务报告人所有公民义务报告人所有公民 报告方式:报告方式:报告卡报告卡 网络直报网络直报 报告时限:报告时限: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脊髓灰质炎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
9、疾病暴发时,应于应于2 2小时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 2小时内以最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快的通讯方式(电话电话、传真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机构报告,并于并于2 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
10、实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传染病报告卡后告单位报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应于2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对其他乙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任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
11、任报告单位应于2424小时内寄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传染病报告卡后报告单位报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应于2 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报。疫情的公布:疫情的公布: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信息公布制度;卫生部卫生部定期公布定期公布全国疫情信息全国疫情信息。省省、自治区等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自治区等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信息;疫情信息;传染病暴发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流行时,卫生部负责向社会公布疫情卫生部负责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信息,并
12、可以并可以授权授权省省、自治区等卫生行政部门向公布本自治区等卫生行政部门向公布本区域的疫情信息区域的疫情信息 一一、定义定义 在传染病发生或暴发在传染病发生或暴发、流行时流行时,政府及有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控关部门为了防止传染病扩散和蔓延而采取的控制措施制措施 二二、控制主体控制主体 疾病控制预防机构疾病控制预防机构、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卫生行政部门部门 三三、控制方法控制方法 四四、一般控制措施一般控制措施 控制方法:控制方法:1 1)隔离治疗传染源)隔离治疗传染源 “五早一就五早一就”-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就
13、近治疗、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2 2)物品消毒和交通检疫)物品消毒和交通检疫 3 3)人员和物资调集)人员和物资调集 4 4)对尸体进行处理)对尸体进行处理 5 5)疫情调查分析)疫情调查分析 6 6)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 一般控制措施:一般控制措施:1 1)隔离治疗甲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乙类中)隔离治疗甲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乙类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2 2)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除艾滋病、肺炭疽以外的乙)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除艾滋病、肺炭疽以外的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3 3)医学观察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未明确
14、诊断前)医学观察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未明确诊断前 4 4)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被上述人员污染的场所、物品)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被上述人员污染的场所、物品及密切接触的人员及密切接触的人员 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 一、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机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机构 卫生部卫生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二二、职责职责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采取临时控制措施采取临时控制措施。System of law on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o emergent public health hazards 突发事件的概念突发事件的概念 又称又称“紧急事件紧急事件”
15、、“紧急情况紧急情况”、“紧急状态紧急状态”、“非常状非常状态态”、“特别状态特别状态”等等等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一种特别的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欧洲人权法院欧洲人权法院)。是指突然发生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 自然
16、灾害自然灾害(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火灾等)(水旱、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生物、火灾等)事故灾难事故灾难(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动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动物疫情)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恐怖、民族宗教、涉外、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恐怖、民族宗教、涉外、刑事案件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 是指突然发生的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事件。(来自来自国家预案国家预案)二者的联系二者的联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既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的个性,又又具有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具有所有突发事件的共性,是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