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词委婉却寄情深切用词委婉却寄情深切 王存静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文学上的晚唐亦如政治上的晚唐,诗人们身上背负着忧国忧民的情感,他们受着时代的局限性,也只能“一声长叹”。历代王朝的覆亡,汇聚了诸多原因,主观原因有时归结为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李商隐用他敏锐的眼光,独具的视角,委婉含蓄地告诫着深处泥沼中的唐朝统治者。诗题为“梦泽”,就是历史上的云梦泽,大致范围是整个江汉平原(现今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面积大致一千里左右,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的疆域。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作者离开桂州北归,在湖南观察使李回幕中短期逗留,秋初继续出发,途经梦泽。“梦泽悲风
2、动白茅”,诗歌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梦泽”,曾经的楚地,现已历经沧桑,发生了巨变。一丛丛的白茅草随风而动,“白茅”就是通常所说的茅草,因为这种草的花穗是由银白色的丝状绒毛组成,所以叫做白茅。当年的楚国,每年都要向周天子进贡这种白茅草,供酿酒时虑酒用。而这白茫茫一片的茅草,尽显荒凉之态。曾经的物是人非早已灰飞烟灭,曾经疆域最大的鼎盛楚国,也早已不见了踪迹,诗人会感慨历代王朝的衰亡更迭。更何况作者的感慨发生在悲风瑟瑟的南国之秋,“悲秋”的传统显而易见,感慨历史兴亡的情感暗喻其中,一个“悲”字把秋风拟人化,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有“悲”,再加上荒凉灰白色调的云梦泽,多么像一个巨大的坟场啊?于是,引出了第
3、二句:“楚王葬尽满城娇”,“葬”字又显情调之“悲”,可见一二两句之间的衔接关系.这里的“楚王”指的是楚灵王,他是楚国历史上一位荒淫的统治者。据说,他有一个爱好,特别喜欢腰细的女子,于是全国掀起了一场以腰细为美的时尚,尤其宫中最甚,正如民谣所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诗的第二句就来源于这首民谣,可见楚灵王对女性的摧残,表达了作者对楚灵王这类统治者的批评和指责,对这类女子的深切同情。“尽”字言说程度之深,是对楚灵王荒淫行为的控诉,流露出愤恨之情。李商隐这首诗就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也就是公元八四八年。唐宣宗有一个强烈的癖好,就是喜欢别人对自己阿谀奉承,时任宰相白敏中(白居易的叔伯兄弟)就是靠
4、着一套溜须拍马的本领坐上了高位。他对唐宣宗只会随声附和,专看宣宗脸色行事,做人办事根本不讲对错。他与当时的实权派“牛党”进行勾结,打压迫害朝中“李党”官员,凡是在他一边的人都能够极力提拔任用,满朝被这样的人弄得乌烟瘴气,可统治集团内腐朽黑暗的统治,长此以往,唐帝国终将走向覆亡,这正是作者李商隐所忧虑的。李商隐借楚灵王的实例,借古讽今,暗讽当朝统治者的荒淫和昏庸,显得委婉含蓄。我们再回到诗歌,楚灵王有这样祸国殃民的癖好在人治社会被推崇到极致也属正常,蒲松龄在其促织中曾说“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楚灵王的荒唐行为当然令人咬牙切齿,但迎奉者难道不可悲吗?曲意逢迎者甚众,改变自己的做人的原则
5、,为了迎合帝王,放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更有甚者,忍痛挨饿,丢掉性命,完全沦为帝王的玩物,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可有时换来的却是“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底层人物的悲惨境遇略见一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者的同情是有的,也进一步地提醒逢迎者,因此作者在后两句把这种深刻的认识体现出来。宫廷乃至全国上下的女性逢迎者为使自己腰姿纤细,婀娜多姿,舍命节食,不免成为饿死鬼。即使能够活下来的女子,又有多少人可以来到帝王面前献舞呢?即使能来到帝王面前献舞,又能献舞几时?作者有了这样的思考,写出了“未知歌舞能多少”,以问代答,以引起读者的共鸣,警醒逢迎者别再
6、一意孤行,阿谀奉承者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即揭示了当时朝中统治集团内部的腐朽,也给以白敏中为代表的逢迎者无情的批判与辛辣的嘲讽。“虚减宫厨为细腰”,“虚”,白白之意。“宫厨”,宫中膳食。白白地减少宫中的膳食,为换取“细腰”,更为换取君王的宠幸,这样的阐述更显冷峻,更显深刻。从头再看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式,使诗句在结构上稍显完整。“问”起到提醒读者,提醒统治集团注意的作用;“答”直接揭示诗的主旨,暗含了阿谀奉承者所承受的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暗指阿谀奉承者悲劇的命运,对统治阶级所呈现出的现象有深刻的认识。整首诗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内涵丰富,对其中的历史事件分析得比较透彻,有自己一番独立的见解。所选取的
7、事件也比较典型,有代表性,作者选取“好细腰”一例,也许是楚灵王荒淫无道的冰山一角。他的这一行为葬送的不仅是几个女子的性命,还是整个楚国的江山社稷。据史料记载,楚灵王在位十二年,多次兴兵攻打吴国、徐国、申国,并侵占了陈国和蔡国;在乾溪建造了供他玩乐的章华台。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楚灵王乐乾谿,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可见楚灵王荒淫征伐无度,做深一层的思索,统治集团对百姓的收刮,对百姓的横征暴敛是没有止尽的。那么有没有在楚灵王面前溜须拍马的达官权贵们呢?答案是有的,他们干净坏事,李商隐认为他们荣华不了几天。只会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和楚灵王一起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而告诫唐朝的统治者们,肆意胡为必然带来灭身灭国的悲剧。全诗思想深刻,锋芒锐利,但作者却没有直陈己见。他把自己的想法寄托、隐藏在对事件的叙述和感叹之中。因此,诗篇含蓄蕴藉、委婉不露,十分耐人玩味,的确做到了思想与形象,鲜明的政治倾向与含蓄的艺术表现的巧妙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