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人口与社会文化 旅游人口在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中的社会文化作用 旅游人口是指购置旅游产品并具有流动性质的消费人口,是旅游业开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另两个要素为吸引物和媒介)。旅游人口是旅游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其特点与开展趋势对旅游业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旅游人口就是指购置中国旅游产品的消费人口,或者说是以中国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按照其来源地可分为国际旅游人口和国内旅游人口。研究旅游人口是为了揭示旅游人口内在运行机制,为旅游企业开展和旅游行业的开展提供市场决策依据。一般而言,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利于开展旅游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往旅游人口的流动总是
2、比较单一,认为其仅仅是一种人员流动,其实,旅游人口流还涵盖旅游物流、旅游资金流和旅游信息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旅游物流是指由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在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产生的物质流动。旅客出游,要随身携带物品;返回时,一般会买回大量纪念品和土特产品,这些都是旅游物流。我国近几年国际旅游创汇中,大约有20%来源于旅游产品销售,在旅游产品兴旺地区,该值那么可增加一倍。因此,加强旅游物流的开发研究十分必要。旅游资金流是指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资金流动,它除了包括旅游者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旅游活动中的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旅游信息流是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并伴随旅游活动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及交流。现在人类已进入
3、信息时代,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使旅游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从区域经济开展的角度而言,伴随着旅游活动产生的信息流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它是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开展合作的向导。 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无论是听到外国游客对其国家和民族的称赞,还是在国内旅游中目睹祖国的壮丽河山、历史古迹和国家建设新貌,都会启迪、激发和增加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我国历史悠久,古今文明享誉中外,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这些国情的开展变化,人们除了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和出版物得到了解之外,如果能通过旅游目睹和亲身体验,就更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才干,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精
4、神。 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展。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珍贵资源,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为适应游客的需要,一些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风俗和文化活动得到了恢复利用、延续和开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重视和开发;濒临消灭的历史文物得到修复和维护;一些不复存在的古迹得到复制。 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首先,旅游人口能促进目的地社会文化在物质层面上的现代化。为了适应旅游业开展的需要,吸引游客前来游览观光,接待地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物质条件,新的文化设施会有所增加,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其次,旅游能促进目的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旅游开展过程中,不断对目的地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与旅游有关的交通运输工
5、具、通讯工具以及旅游效劳设施和设备等更加快速、便利、舒适和平安。再次,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目的地的社会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会发生演变,这种演变在总体上会更趋向开放,更趋向国际化和现代化。 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开展。旅游人口对目的地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游客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出访目的地时,往往要求参观目的地有关单位和设施,并同相关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旅游目的地也可从中增加对有关科技领域的了解,还能获得重要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适应游客需求,目的地的旅游开展也常常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旅游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之中。例如饭
6、店预订和管理系统自动化、磁悬浮列车等。 旅游人口可能引发的社会文化问题及其原因 (一)旅游人口将可能引发社会文化问题 不良游客的“示范效应。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不自觉地将其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与生活方式带到旅游接待地,对当地居民,特别是旅游从业人员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游客某些不良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会对当地人产生“示范效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社会治安,危及当地社会稳定。 干扰居民生活,诱发主客矛盾。大量游客的到来,假设处理不好,有可能诱发旅游接待地居民同游客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在旅游目的地接待客量有限的情况下,大量游客的涌入,会造成交通堵塞、景区拥挤、公用设施紧张,干扰当地居民
7、的正常生活,引起居民对游客的不满和抱怨;在目的地物资供应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各种物资优先供应外来游客,使当地居民的供应数量减少或质量降低,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招致居民的不满;某些游客的傲慢自大和对当地居民的不尊重会激发当地居民的怨恨和愤怒,从而引发主客之间的关系紧张。 接待地固有文化被不正当地商品化、庸俗化。随着旅游的开展,为迎合游客的需要,传统文化常常被商品化,随时被搬上“舞台,向游客演示,并对其在程序、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压缩删改,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的价值和意义。一些代表地方特色的东西被任意改头换面或大肆仿造,似乎其存在的根底不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受旅游活动的影响,接待地的宗教
8、文化也极易失去其本来的神圣性和象征意义。所有这一切,不是使旅游者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包装的“伪文化,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游客对接待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损害,一类是由于游客们不检点的行为造成的,另一类那么是旅游开展的必然结果。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一些旅游者每到一处,常常为了满足某些幼稚的私欲而有意无意地毁坏他们不辞辛苦,甚至千里迢迢地特地去欣赏的“宝物,例如我国甘肃境内的阳关古堡屡遭践踏。我国万里长城、北京故宫等著名人文旅游景点也有类似问题存在。除了来自旅游者直接或间接的破坏之外,接待地的
9、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可能因开发和保护不当,造成“建设性破坏。因规划不当、管理不力或者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一些古都、古城的历史风貌被削弱,一些古建筑被毁坏或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二)产生上述社会文化问题的原因 旅游人口规划开展不当。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具有综合效劳功能的产业,它涉及面广,对相关产业的渗透力极强。旅游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吸纳就业,强劲拉动内需,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开展。因此,在开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各旅游景区景点往往只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无视了旅游开展的容量限制,大量旅游人口无限制地涌入,景区超负荷运转,造成资源环境破坏,旅游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旅游的可持
10、续开展受到挑战。目前,接待地社会文化问题的产生大多与旅游人口开展不当有关,因此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刻不容缓。 旅游人口素质低下。旅游人口的素质影响着环境,就目前而言,我国旅游人口素质低下,环境意识淡薄。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吸引高质量的游客,提升旅游人口素质,高素质的旅游人口产生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由于根底差,开展较快,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交通还较落后,游客观光不便;旅游设备档次较低,宾馆分布不合理,高、中、低档配置不够合理;旅游品种单一,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比重太少;旅游管理落后,景点开发保护不够;旅游效劳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协调,效劳态度和质量比较差等等,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11、了旅游人口素质的提高。 构建和谐旅游目的地的总体思路 (一)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 科学开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开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树立落实科学开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开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坚持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开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开展观为总的指导思想,抵抗和去除旅游人口的消极弊病,促进旅游人
12、口的健康开展,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开展。 (二)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旅游人口健康开展 加强旅游人口规划。必须对旅游接待量进行适度控制。在制定旅游规划时,对旅游产业的开展进行合理布局;在实施旅游规划时,那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开展进行有效控制;力避旅游产业超负荷开展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减少或消除旅游活动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向旅游人口提供健康的旅游产品。旅游接待地应向旅游人口提供满足人类正常需求的旅游产品,其活动内容应该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一切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碍积极健康的东西,必须加以抵抗。这不仅符合游客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符合旅游目的地
13、社会开展的需要和当地居民的利益。这是旅游接待地开展的正确方向,也是从根本上减少和消除旅游活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提高当地居民社会心理容量。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可通过舆论传媒引导当地居民,不断提高他们在心理上对当地旅游业开展的承受力,使其充分意识到开展旅游业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以便为开展旅游业尽心尽力。这也是解决主客矛盾的途径之一。 健全法制以加强监督。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不断建立和健全旅游开展的法律和法规,将游客、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监督之下,对其违法行为依法惩罚,以保证旅游活动的健康开展,从法律、法规上消除和杜绝旅游人口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 重视对
14、旅游人口和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旅游接待地的政府部门应利用国家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对旅游产业的社会弊病予以强化控制和治理。建立和强化专门负责控制和治理的执行、监督和管理机构,严厉惩罚那些违法犯罪的社会群体或个体,把旅游产业可能带来的社会弊病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内。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宣传教育,既要对外来旅游人口进行宣传,让其了解旅游接待地的有关本卷须知和政策法规,以便预防由于无知而发生违法违规行为;更要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居民进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思想免疫力。 参考文献: 1.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马晓京.西部地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旅游学刊,2022(5) 3.科学开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23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