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畜牧局畜牧水产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用现代农业开展理念引领畜牧业,坚持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畜牧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营管理手段推动畜牧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开展畜牧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调整畜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畜产品质量平安为重点,切实加强畜牧业根底设施建设,逐步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 二、工作目标 及任务 畜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3%以上,畜牧业产值同
2、比增长2023%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肉类总产量同比增长2023%以上,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023%以上。 方案新建牛综合改良点2023个,完成牛杂交改良配种5.5万头、羊杂交改良配种2.5万只、猪配种改良2023万头(次)。推广种植优质牧草3万亩、冬闲田土种植一季牧草6万亩,秸秆青贮、氨化13万吨,推广工业饲料2023万吨。牲畜口蹄疫、禽流感免疫密度到达20230%,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到达95%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到达70%以上;狂犬病免疫密度到达60%以上;确保畜禽死亡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努力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开展现
3、代畜牧业 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开展现代畜牧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平安水平,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畜牧业生产环境优化和资源节约,保障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开展。要大力开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实现畜牧业资源能量的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结合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养殖小区建设、畜牧业“20230强村建设和沼气工程的实施,加大圈舍改造力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处理,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降低畜牧业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的风险。要以加快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为重点,加快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建设步伐,转变
4、畜牧业养殖方式。积极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主体,密切生产者和畜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完善利益联接机制,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进一步转变畜禽流通和屠宰方式。加快科技进步,加强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开展养殖户、基层兽医员和输精员、饲养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诊断监测和畜产品质量平安监测等技术培训,加大科技入户力度,转变畜牧业科技支撑方式。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调整结构布局,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产业保护力度,逐步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制度,实施畜牧业开展全程化监管,转变畜牧业管理方式。 (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 积极扶持和开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企业和
5、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畜牧业工程建设,推行适度规模养殖,开展养殖小区和专业村,实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认真落实国家扶持龙头企业开展的各项政策,加强对水城奔牛食品、XX县区裕丰牧业、XX市中心区机械化屠宰厂等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导,加强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开拓市场,增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与养殖农户通过利益联接机制实现产销和效劳对接,形成围绕龙头建基地、建小区,依靠龙头建基地、带基地的格局。加强对现有畜禽及其产品交易市场的设施完善、效劳配套和秩序维护,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营造良好
6、的交易环境。 (三)抓好畜牧业基地及工程的实施,逐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把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畜产品区域布局、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养殖小区建设、工业饲料推广、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平安和开展生态养殖等工作有机结合于一体,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各地要加强基地建设工程管理,严格执行基地工程管理方法和统计报表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催促检查,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要进一步稳固基地建设成果,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认真做好基地工程建设工作总结,发挥好基地工程建设对提高本地优质畜禽比例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作用。采取工程覆盖,集中
7、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措施,扎实推进畜牧业“20230强村及其它工程的实施工作,强化组织管理和技术效劳,加强工程的跟踪管理,确保工程按方案完成。 (四)加强和完善效劳体系建设,保障畜牧业快速健康开展 1、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稳定和稳固已建牛品种改良点,加大牛冻配点的建设力度,提高冻配率和单罐输配数,力争牛杂交配种产犊率到达55%以上。加强对本地山羊的提纯复壮和杂交改良工作,逐步改善和提高本地山羊个体质量和群体结构。稳固和扩大猪改点,加快三元杂交猪繁殖基地建设,提高优质杂交猪比重。抓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大力开展特色养殖业。进
8、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畜禽品种改良,加强管理,优化效劳,努力扩大良种畜禽的推广面。积极探索、创新畜禽品种改良工作和管理机制,搞好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品种改良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 2、加强饲草料生产、加工和利用体系建设。实行草畜配套、以草稳畜、以草促畜,进一步加大人工种草工作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积极引导农户种草养畜。推行林间种草和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推广粮草畜、林草畜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种养效益。大力开展引草入田,有效解决畜禽冬春饲料缺乏的问题。认真抓好种草养畜示范样板,引导农户自主投入资金开展种草养畜。加强对天然草场的保护,提高天然草场资源的利用率。指导农民搞好农作物秸秆青贮和
9、氨化,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秸秆科技处理利用率。抓好全价饲料、浓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推广,提高工业饲料的入户率。 3、加强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根据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x省动物防疫条例及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好春、秋季集中防疫和常年补针工作。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保障畜牧业生产平安。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标准屠宰检疫。加强红果省际间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管理,强化省际间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检疫监督检查,防止动物疫病传播。各县、特区、区实验室要全面开展实验、诊断、监测工作,强化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动物疫病监测、
10、诊断水平和实验室人员业务素质。抓好辖区内养殖场(猪50头、牛20头、羊30只、鸡202300羽、鸭200羽、鹅30羽以上)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等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 4、抓好牧(种畜、鱼种)场管理工作。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水产苗种管理方法及有关要求,加强种畜、水产苗种生产管理,提高种畜、水产苗种质量。积极争取工程和资金,支持各畜牧(种畜、鱼种)场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多种经营。通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创新,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五)抓好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渔业行业管理和渔业行政管理工作 稳固和开展稻田生态渔业,积极推广种草养鱼、多品种混养等节支增效
11、的养殖技术模式。积极开展水产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积极开展山塘生态渔业和城郊休闲渔业,探索我市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路子,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行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做好大水面渔业规划,加快实施养殖证制度,加强水产养殖质量平安宣传,标准渔药使用管理,切实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平安管理各项措施,提高水产品质量。根据渔业法、x省渔业条例及有关规定,推进依法治渔,加强渔政管理,稳固我市禁渔成果,深入开展查处电、毒、炸鱼和打击非法捕捞等专项执法行动,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人工放流,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及渔船监管,维护渔业正常生产秩序。 (六)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监管,确保畜产品质量平安 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
12、移的要求,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加强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平安监管,全面开展兽药gsp制度试点工作。逐步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体系,加大畜产品中兽药残留和饲料中违禁药品的监测力度,扩大抽检范围,提高抽检密度,确保省下达兽药、饲料抽检任务的完成。深入开展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加快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强养殖场(户)和养殖小区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档案、畜禽生产档案,强化畜禽养殖环节投入品监管,初步建立可追溯的养殖全程监管模式。 (七)坚持依法治牧,营造畜牧业开展的良好气氛 各地要认真做好畜牧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畜牧法,增强广阔群众的法律意识,依
13、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继续贯彻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x省动物防疫条例、草原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等畜牧业法律法规,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增强依法管理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各项法律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 (八)加快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针对目前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体系不完善、队伍不稳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薄弱等问题,各地要根据国发(2023)15号和黔府发(2023)18号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级畜牧兽医技术支持体系,明确职能,理顺
14、关系,整合资源,完善和加强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公共效劳能力。争取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把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效劳体系建设作为兽医体制改革的重点,切实加强乡、村级畜牧兽医体系建设,稳定和不断壮大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改善兽医装备条件,增加设施设备,提高效劳功能。 (九)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畜牧水产业投入 各级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增加畜牧业投入,配足畜牧业工程资金,同时要积极争取中央及省财政资金在根底设施建设、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试点示范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地方支农资金及农村小额信贷资金的投入额度。充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方面参与开展畜牧
15、业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动社会资金投入,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以及社会闲散资金进入畜牧水产业开发领域。增加银行信贷,在确保有偿性、平安性、效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大对畜牧水产业的贷款力度。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创办龙头企业,或以资金、技术参股,联合其它经济实体,组建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多渠道投入,加快畜牧水产业开展。 (十)切实加强领导,加快畜牧水产业开展 各级畜牧部门要进一步转变思维方式,运用市场经济学理论及循环经济学原理指导畜牧水产业生产。转变工
16、作思路,鼓励企业和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畜牧业工程建设,将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维护市场秩序和防范风险上来,推进事务型向效劳型转变,加强督查监管,加大产业保护力度,促进基层公益性和经营效劳性职能别离。 加强畜牧水产业信息网络建设,构建六盘水畜牧水产业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各地信息员队伍,广泛宣传各地开展现代畜牧水产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现代畜牧水产业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兴旺地区的畜牧水产业开展经验,指导畜牧水产业生产。 加强畜牧部门自身建设,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工作经验,突出畜牧水产业开展的特色和闪光点,突出在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探索效劳新模式,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