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审计监督的思考 招商引资既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促进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开展的重要措施。从某种程度上说,招商引资直接关系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开展水平。然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突破政策底线,脱离审计监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值得关注与思考。 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突破国家政策底线 为了扩大招商引资领域, 增强外向型经济规模和实力,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在这些政策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违规手段和违法事实。 (一)盲目立项、低价处置国有资产。 引进好的工程、好的企业能够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相关地区诸多关联产业的建设和开展。然而,有些地方片面强调招商引资,对工程质量把关不严
2、,缺乏可行性论证,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绿灯放行,照单全收,无视本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致危害当地的生存环境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开展空间;还有些地方为盘活国有资产,实现本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将一些企业进行破产、重组、改制或出售,对企业资产进行处置,相关人员下岗分流,国有股权不进入产权交易市场进行竞价交易,低价处置国有资产,造本钱地区国有资产流失或外流,拖欠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统筹,危及地区的稳定和可持续开展。 (二)自定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历来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各地纷纷出台鼓励招商引资的政策,实行对引进工程给予税收减免、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等优惠政策,
3、对引资有功人员给予现金奖励。有些地方按照投资额度对企业上缴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局部等进行不同程度的税收返还,对自主权更大的地方税收给予不同程度的减免,对招商引荐人员按照投资额进行奖励;有些地方明显突破法定权限和职责范围给予优惠承诺,不遵守法定的审批管理程序,而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预,搞所谓“特事特办,偏废法治环境建设;还有一些区县为了招商引资同周边地区在政策上竞相攀比,不惜血本让税让利,形成恶性的引资竞争,不利于创立健康、稳定、有序的投资环境。 (三)低价处置土地、矿产等国家资源。 目前,各地为争取工程在招商中竞相在可支配资源上大做文章,绕过招标拍卖挂牌程序,以低价出让土地,先征后
4、返土地出让金,有的甚至以零地价或给予补贴等方式将土地出让给企业,以此为重要手段来吸引投资;一些地方在没有任何相关的土地审批手续的情况下,以低价格“征用农民耕地,甚至对不同意“征地的农民采取强制措施,然后对征用土地进行低价转让,剥夺农民从事生产的权利;还有些地区至出现了廉价出让矿藏资源的开发、使用权,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 二、地方政府违规招商引资分析 (一)政绩考核是地方政府违规招商引资的催化剂。 各级政府为了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要求下级政府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开展,并以此作为考核下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由于招商引资对实现经济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成为地方政府推进经济开展的重要
5、模式,被地方政府列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一些领导干部受这种政绩利益的刺激,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热衷于追求招商引资带来的经济指标的增长,目光短浅,无视社会经济协调开展,甚至脱离本地区实际和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造本钱地区社会经济畸形开展,不利于该地区可持续开展。 (二)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违反政策法规的借口。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某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完成业绩需要,只考虑加快建设和开展速度,在招商引资方面大做文章,捞取政绩,不惜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利,在财政税收、资产管理、土地转让、工商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突破国家政策底线。国家针对招商引资早已明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各地区严格遵守,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6、标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都不得以“招商引资、“旧城改造、“国有企业改制等各种名义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实行“零地价,甚至“负地价,或者以土地换工程、先征后返、补贴等形式变相减免土地出让收入。可见,招商引资不应成为地方政府违反国家规定的借口,对违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三)招商引资各利益方没有各就各位。 在我国,大多数政府和部门出现在招商引资的前台,直接介入引资过程,尽其所能地开出优惠条件,不惜使用行政权力和浪费稀缺资源来吸引投资。其实招商引资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引进多少资金、同什么样的企业合作均取决于企业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并最终要落实到企业的工程上;政府招商引资促进本地区经济开展的目标只能通过企业间接地实现,其所能做的就是通过政策提供产业、技术导向,改善根底设施建设,为引资双方提供良好的合作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