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王文解 摘 要: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过程。通过案例谈谈对初中科学的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关键词:初中科学;预设;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一、开放
2、的预设,凸显动态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孪生兄弟,预设得好,才会有效生成。生成的效果,直接取决于预设的精心准备。而在整个生成过程中,开放的预设恰恰是生成的最佳时机。科学课堂也是这样,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用提前预设来达到有效生成。在这里,需要特别指明的是,良好的外界环境对于预设与生成十分重要。案例 1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在“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教学时,一个学生突然问:种子如果没有种皮能不能萌发?根据科学教学参考书的要求,只需让学生探究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即可,但是,基于课堂生成有效资源,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好机会,教师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进程,其跟同学说,让我们一起用实验证
3、明吧。在这个案例中,虽然按照教材的目标要求,只要进行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研究,而不需要探究种子的内部条件。但教师要了解相关知识,多预设几套教学方案,当有课堂生成时,以便随时切换,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并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加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自主精神。二、及时的挖掘,拓展动态生成 在科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挖掘生活资源的程度。一堂生动活泼的科学课堂,离不开及时地挖掘生活,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来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科学课堂要利用好生活中的身边资源,有效挖掘拓展,使之更好地为科
4、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服务。这样,科学课堂的生成就是精彩纷呈的、令人羡慕的。案例 2澄清石灰水为何没有变浑浊?一氧化碳性质这一知识点学习时,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其性质的实验时,由于课前准备太仓促,拿了一瓶浓度较高的盐酸。结果在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产生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在科学实验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生成。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该考虑的细节问题考虑周全,才能让实验产生预期的效果。当然,意外的出现也会提醒教师在实验中更加细致、更加认真地准备每一个实验。所以说,失败的实验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遇到意外情况或与预期不一样时,教师应
5、及时捕捉实验失败原因问题,挖掘出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和比较,学生自我探索、体验等方式,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这样的动态生成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使学生之间出现共同兴奋点,课堂更会呈现柳暗花明的意外惊喜!三、适时的点拨,催化动态生成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的点拨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进一步提升动态生成的效果。教师要注重适时点拨,春风化雨,从内心深处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以达到催化生成的目的。案例 3澄清的石灰水为什么又变清了?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过程中,我原来设计的教案,是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结论。但课堂上,浑浊的石灰水
6、变澄清了,这出乎教师的“预料”,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启发他们思考: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后来浑浊又变成澄清,可能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又生成新的物质了。此时,教师在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告诉学生:由于那位同學在吹气时,吹入二氧化碳过量了,二氧化碳与生成的碳酸钙、水继续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碳酸氢钙,所以又变澄清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借助了上个实验失败的情形,相机生成问题,这样得出的结论水到渠成,没有嫁接的痕迹,巧妙地引出相关问题,又合情合理地解释了之所以出现前面问题的原因,为学生正确做实验打下了基础,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就感觉到如鱼得水,学习不是之前那么吃力了。可见,适时地点拨对于学生理解问题非常重要,关键是培养了学生及时思考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只要把生成性资源利用妥当,把科学课堂打造成学生乐学愿学的家园,进而把科学教学成绩提升一个台阶,也不是一件难事。参考文献:1唐海艳.初中化学课堂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8(7).2林华.“意外”的收获:初中科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的案例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6).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