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儿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概述:1938年第一次认识到胎儿血是致病的抗原,使母体发生同种免疫,产生的抗体再次通过胎盘至胎儿使胎儿发病。1945年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用换血治疗 1956发现阳光退黄。并发现蓝光对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比对结合胆红素高2-3倍,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最适合人式光源。1952年采用的提早分娩的方法预防胎儿水肿和严重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此病的死亡率降低了10。1963年对某些胎儿施行宫内输血。1965年应用抗D球蛋白预防新生儿溶血病,使Rh溶血症的病死率降至2。母儿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这类溶血性疾病仅发生在
2、胎儿与早期新生儿期,是新生儿溶血性疾患中相当重要的病因。母儿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白种人15 黑种人5 我国汉人0.5,少数民族5以上。母儿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血型不合,带有Rh(+)抗原的胎儿的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Rh(-)母亲的血液,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此抗体又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作用于红细胞而导致溶血。有核红细胞因而过度增生,显露于胎儿血中,因而名曰胎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 有少数(约1)的Rh溶血病发生在第1胎,这是由于部分孕妇曾接受过Rh血型不合的输血,或另有少数Rh-孕妇当她尚为胎儿时,由于她的母亲是Rh+,因此存在血型不合若此时母亲(孕妇)的血有少量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使之发生了初发免
3、疫反应,这样当孕妇在第1次妊娠其胎儿是阳性时,只要有少量胎儿血进入孕妇体内即可发和次发免疫反应,产生足够量的IgG抗体引起发病,这就是“外祖母学说”。临床表现 1.胎儿水肿,若不治疗,常于生后不久死亡。黄疸,胎儿由溶血面产生的胆红素都由母肝代为处理,故新生儿脐血一般无黄疸,重者可以有0.3mg胆红素,生后处理胆红素责任全在于胎儿自己,再加之肝功能也还不能够健全,生后4-5小时即见黄疸,并迅速加深,于生后3,4天达到峰值,超过20mg/l不少见。出现早,上升快,是Rh溶血症患儿黄疸的特点。贫血。胆红素脑病(核黄疸)核黄疸临床症状分期表 Wan praagh分期 北京市儿童医院分期 新生儿期 警告期 1.几张力减退 2.嗜睡 3.吸吮反射弱 1.黄疸突然明显加深 2.嗜睡 3.吸吮反射弱 4.发热 5.痉挛或弛缓 6.呼吸衰竭 同左 痉挛期 恢复期 4.发热(80)5.痉挛 上述症状消退 后遗症期 相对永久性锥体外系神经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