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采风调查报 调查时间:2023年3月22日至2023年3月26日调查地点:广西南丹、贵州黔南州等地带调查对象:白裤瑶、毛南族、苗族、侗族调查方法:走进瑶族、走进毛南民族村、走进苗寨调查人:黄琳、兰婧、邓淑仪 调查分工:黄琳资料整理;兰婧论文编写;邓淑仪论文修改整合 一、前言 学校为了使我们音乐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初步有所了解,组织我们对贵州一带一些少数名族进行采风。通过采风,使我们初步了解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原生状态,使我们能更直接地体验民族民间音乐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让我们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同时在采风过程中培养我们敢于克服困难,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
2、、民族特色 为期5天的贵州采风活动已经结束了。临行前我们每个人都怀着美好的憧憬,旅程结束后,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珍藏的地方。跟着导游,一路往贵州走,南丹、荔波、西江、岜沙、肇兴,都印上了我们的足迹。 白裤瑶 第一天早上8点我们从学校出发前往南丹,经过7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南丹,然后前往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了解白裤瑶的节庆仪式、民族歌舞、染织工艺,谷仓和各式民居等。我们到了白裤瑶博物馆看到白裤瑶族人的热情,她们在门口给我们唱了歌,白裤瑶有个习俗,就是在进去博物馆之前要喝一杯玉米酒,喝了这杯酒,就等于接受了他们的祝福。进去之后我们根据墙上的照片,绘画,和解说员的解说了解了一些白裤瑶人们的生活
3、文化等。之后,白裤瑶的村民们还给我们表演了打铜鼓、打陀螺、吹牛角、吹拉利、吹木叶,女人织布、纺纱、画裙相关的舞蹈,我们还参与了瑶民打陀螺民族娱乐活动,同学们屡试不爽。 白裤瑶的音乐多与鼓为主。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常见的神器,白裤瑶的铜鼓表演已经有多年历史。演奏时把铜鼓悬挂起来,演奏时每面铜鼓由两个鼓手组成,前面的鼓手持鼓槌敲击铜鼓,主要敲打在鼓面上,两拍都打在鼓心,后面的鼓手那么拿木桶对着铜鼓的底口,配合作前面的鼓手击作前后运动摇气,增加共鸣并将声波冲回鼓中,使鼓声发出带波浪起伏样的声音,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的声音。舞者(十几到几十人)围着铜鼓,随着铜鼓的鼓点节奏起舞
4、。在南丹白裤瑶地区有200多面的铜鼓,过去的铜鼓一般都属于集体所有(家族),铜鼓还分有公母,我们在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里看到的应该是母的。过去,为了平安,铜鼓一般都藏在山里,不像现在都放在家里供奉起来。现在一般经济过得去的人家都会购置铜鼓,作为精神寄托上的一件重大事情来对待,并作为传家宝一样传给子孙后代。 白裤瑶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他们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了服饰文化、婚恋文化、歌谣文化、丧葬文化、铜鼓文化、建筑文化、陀螺文化。白裤瑶的着装很有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最独特的就是男人的白裤,这是白裤瑶名称的由来。他们裤子齐膝,裤脚秀有五条红线秀织的红边,像手的五指形状。衣服对襟,圆领背开
5、一小叉,有的襟底镶花边。包白头巾,裹里白外黑绑带而得名。白裤瑶妇女四季均穿齐膝百褶裙,裙边绣红线,裙面为蜡染的淡红色环形图案。婚恋文化是恋爱中,女子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主动选择,大胆追求,女子挑选男子,支配男子,男子处于附属地位。结婚之后,女子从夫居住,绝对服从男子的领导。 毛南族 第二天我们前往荔波的小七孔景区,之后再去卡蒲毛南族民族村。在小七孔景区有著名的小七孔桥,是当年西南地区通往广西的唯一的通道。我们进入景区的在观光车上看到那里的水蓝的好美丽,我们是第一次看到那么蓝那么美,我们的路线是先到了卧龙潭瀑布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拉雅瀑布小七孔古桥。 小七孔有一奇景鸳鸯湖,鸳鸯湖湖水如油,碧绿
6、而凝重。因湖中有两棵并排参天的大树而得名,这两颗大树半截在水中,枝叶那么在上方交握,雌树纤巧秀丽,雄树那么两三人才能环抱过来,雄壮挺拔。湖面幽静,水道四通八达,不小心还会迷路,不过湖中经常会有领路的船只行走,一旦迷路只需静静等待救援即可。湖的四周由各种颜色的植物组成,密密高高地包了好几层,在湖中荡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绿色当中还掺杂着红色、粉色的花朵,在阳光下美丽而温暖。 到了毛南族之后了解到了,毛南族是平塘地区最早的土著名族,毛南族多聚居的XX县区卡蒲、者密两乡镇。卡蒲毛南族乡是XX省唯一的毛南族乡。毛南族民歌以古歌、地名歌、礼俗歌较为普遍。毛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至今仍保持着较为原
7、始的“猴鼓舞、“火把舞、“耕种舞、“拦门舞(榄堕舞)等。 毛南族服饰独特,男穿蓝色土布长衫,腰束有须腰带,包白头帕,女穿蓝衣青裤,衣服长过膝,袖口大至30厘米,领口、袖口、衣边、衣脚、裤脚皆用青布镶滚成褶大滚边,滚边内侧镶彩色大栏杆和小花边,腰束青绣花围腰,胸挂银链,双手戴银镯或玉镯,颈戴项圈,脚穿夹尖绣花鞋。年轻女子留长发,扎独辫,已婚妇女将发挽于脑后,称“绾梗交。别银簪,铜簪或玉簪,头搭青布帕,称“搭腰罗帕。毛南族主要节日有火把节、迎春节,也过清明、四月 八、七月半、重阳、小年和春节。在这些节日里,毛南人往往渗入本民族自己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多彩。毛南族的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斗牛、斗鸡
8、、射箭、打秋千、打棉线球、踢毽、斗地牯牛等。 苗族 关于苗族,我们游览了西江的千户苗寨,西江岜沙苗寨。 1、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寨,被誉为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贵州XX市XX县区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仅有的,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西江千户苗寨是全国最大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被誉为“苗族露天博物馆 在西江苗族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一些苗族常用的器乐。管乐乐器:有芦笙、芒筒、夜箫、姊妹箫、笛、唢呐等。弦乐乐器:多为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古瓢琴、月琴等。打击乐器:有铜鼓、
9、木鼓和皮鼓。 西江被誉为“歌舞的海洋,以歌抒情,以舞庆丰收,成为代代相传的民族古风,我们当天下午去参观了苗寨原生态民族文化展演。 苗族的舞蹈主要有芦笙舞板凳舞等。苗族舞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们手摆动位置不高,幅度不大,而脚却可以任意伸缩,舞姿自然晒脱。 苗族飞歌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歌曲形式,又称之为“喊歌、“山歌,多在山野林间和田野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气势雄浑,节奏舒广自由,旋律起伏的啊,热情奔放,似在向远山呼喊。 2、岜沙苗寨 岜沙,最后一只枪手部落。我们在准备进入岜沙苗寨的时候,他们还鸣枪,以表对我们的欢迎。岜沙是苗语中草木繁多的意思,全村至今还保存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
10、。那里的男子头顶挽有发髻,穿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药枪,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 岜沙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什么节庆,都喜欢吹芦笙、踏歌堂。佳节期间,他们各自从家里拿出芦苼,几十名男女围成一个较大的圆圈,男人们吹奏芦笙,妇女们那么围成一圈,随着芦笙的节奏缓慢地踏歌起舞。岜沙苗族的舞蹈体育具有刚毅、粗暴的野性之美,显示了岜沙人世世代代常年与大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如果有大的观光团队进入岜沙,他们的苗族歌舞队就会表演祭树神、芦笙舞、抢新娘、镰刀为成人剃头发等节目。 我们就在芦笙坪上观看了岜沙苗寨居民给我们表演的歌舞和成人剃头
11、仪式。我们的老师还亲身体会了一次,苗族的婚礼仪式。 侗族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肇兴侗寨。个具有世界之最的鼓楼,是全国侗族最大的集居地;所以此处又被誉为鼓楼之乡侗族文化的保存核心地。 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
12、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每逢节日或宾客临门,侗族群众欢聚于鼓楼、歌坪,举行踩歌堂、抬官人等民族文娱活动。歌类尤其知名,有侗族大歌、蝉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山歌、河歌、叙事歌、童声歌等。侗歌声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尤以多声部混声合唱扣人心弦,轰动海内外。每隔一年于中秋节举行一次的芦笙会,主、客竞相吹奏比赛,笙歌阵阵,热闹非凡,极为壮观。 到了晚上我们参加了侗族大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佩戴金银饰品,载歌载舞的唱侗族大歌。大家都围着鼓楼,燃起旺旺的篝火。大家都听得如痴如醉,不知天之将明。最后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跳舞唱歌,结束了篝火晚会也结束了我们的采风之旅。 三、结尾采风就是为了更好地深入认识、了解传统,在把握其精髓的根底上汲取多种文化的养分,才能够产生出无愧于时代的、又有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风格浓郁的优秀作品。只有在全民族重新建立起传统是根、民族文化是本的意识而加以重视,我们的主流音乐文化中才真正有传统的一席之地。采风就是要真诚地以传统为师,使得文化的血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衍。世界文化也由此丰富而多彩。 经过这次采风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广西南丹、贵州黔南州等地带的风土文化,而且加强了集体的意识,我们受益匪浅。相信这将是我们共同珍视的美好时光。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