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实增加农业收入之对策 1合理的涉农劳力分工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1.1种田农民过剩的问题。经济兴旺地区很大局部劳力已就地实现产业转移,但欠兴旺、不兴旺地区异地转移后仍呈现种田农民过剩的现象。即使在经济兴旺地区,女劳力闲置问题仍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升。笔者去江苏沿海地区的一个经济薄弱村调查得知:有48的 已婚女农民半靠和全靠丈夫生存,而这个村的劳力过剩、闲置率到达了39。 1.2外出农民盲流的问题。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工程建筑工地、城市效劳行业中农民工占了很大比例。然而,在涌动的城市流动人口中尚有不少处以盲流状态,据调查,笔者所在城市这种人口约占20左右。 1.3务工农民保障的问题。即使务工农民
2、与城镇职工从事同样的劳动,得到的报酬、保障也有一定差距,有的甚至是悬假设天壤。农民工收入在很大地方只有城镇职工的50左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gdp年增长率平均20以上,而农民工资近12年来仅增68元。不仅薪水低,而且应该办理的如养老、医疗、意外等保险也很少有单位给予考虑,有的农民工一年的医疗费就花掉收入的20左右。大多数地方都没有职工最低收入保障线,但实际收入低于保障线的大多是连岗位都难保的农民工。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低收入的农民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劳动力本钱,使不少这样的私营企业资产迅速膨胀。 2强力的利农政策推动需要改革三项农业体制 2.1改革“村官兼干体制
3、。近些年在各地农村的开展竞争中,县、乡(镇)党委、政府领导都感到肩上的巨大压力,而压力驱使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开展。然而这种气氛在农村最基层组织的村却得不到有效表达,局部村干部处于“兼干状态,自己有赚钱的工程或实体;还有不少的村干部报酬不高,目标不明,“责任不强。村干部过去的主要工作是收农业税,“废税后这些干部成为“开会干部。农民种田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呈无组织状态。近几年,不少地方为减轻农民负担,实施了“并村方案,有些村的人口已达40005000人,相当于一些地方的一个小乡镇。通过这种“节流的方法,农民的负担似乎减轻了,但有谁去“开源。村干部人力缺乏,加上性质模糊,责任不明,使村级“
4、组织工作根本上处于较低运作水平,这已成为障碍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 2.2改革“非商投入体制。目前,大多数地方“三农投入是政府行为。这样的投入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农村开展需要大力扶持的情况下,各级财政都应“伸出援手,但是从长远看,“三农投入不能只赖于政府财政或是依靠社会资助,而应拿出商业运作的方法来。如能否变公用设施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农村耕地是否能改租为售等等。这样既可切实减轻政府负担,提高开发商积极性,又能极大的促进农村“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2.3改革“无税农业体制。农业税全免是政府惠及9亿农民的举措。我认为到一定的时候农业税等还需要恢复,且恢复
5、得越早越到位越好。如此,说明我国农村经济已经开展到了一定的水平,已开始与市场经济接轨。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地提高农田效益,让农民交税交更多的税,为国民经济的开展出力。当前如何提高农田效益是各级政府都应致力研究的课题,要千方百计地让农民在农田上创造出让其它行业眼馋的价值。 3跟进的务农人员素质需要改革的三种种田方式 3.1变传统种田为科学种田。有一份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一些农副产口售价只有国外有些国家同类产品售价的1/51/3,在中国的超市里普通市民都会感受到这样的价格差。为什么。品种问题。目前中国也有不少的高效茬口、不少的优质品种,然而多数农民都坚持着自己的传统种植。在山东寿光这个全国农产品生产
6、示范市,许多农民在不到半亩大棚田里,年收入到达34万元。科学种田需要我们让更多的农民尽快成为科技型农民,掌握农业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的种植本领。 3.2变零散种田为规模种田。很多经济兴旺地区试行的土地集中、农田规模经营,使不少农民几年间成为“农发户。不改变一家一户零散的原始耕作方式,就难以在规模上获得效益。而规模种田的前提是农村其它产业的开展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什么时候,当我们将种田作为一种致富性而非吃饭性的投入工程,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收入档次也就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3.3变专一种田为关联种田。现在种田农民居多的是妇女劳力、老年劳力,大多数家庭已将种田作为次要收入来源,而真正以此为主收入的那么是贫困乃至特困户。其实,种田农民除了可寻找科学、规模种田的开展佳径,另一条道路便是变专一种田为关联种田,即我们平时已提及的要让农业产业化,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农业链,这种从农业厚度上要成效的方法如果尽可能地扩散到每个农户,将极大的提高广阔农民的收入。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