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3.45KB ,
资源ID:1264606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2646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汪曾祺的雅从“生活政治学”到“生活美学”.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汪曾祺的雅从“生活政治学”到“生活美学”.docx

1、汪曾祺的雅:从“生活政治学到“生活美学眼下,汪曾祺研究已结出累累硕果。研究者经常谈论他的雅,有时也从其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谈论,不过,目前尚无人从“生活政治学向“生活美学转变的角度审视他的雅。一汪曾祺赖以自负和自傲的一个重要资本是他的雅。相形之下,他骨子里的傲气主要出自他与生俱来的性格气质,他笔底和身上的高雅气度那么大多出于他后天所受的教育。他拥有书香世家的家学渊源,他就学于西南联大期间受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亲炙和栽培,经由耳濡目染、砥砺勤修,他不仅在小说、散文、戏剧创作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在书法、绘画、诗歌创作方面造诣颇高。由此,研究界盛行这样一个说法:汪曾祺是中国士大夫文化熏陶出来的最后一位作家

2、。汪曾祺曾把西南联大学风的一个重要特点归为“博雅,并时常用一种叹羡不已的口吻谈论上一代科学家深湛渊博的学识和素养、风流儒雅的气度和风采。他对这种难再的学识和素养、气度和风采魂牵梦萦,他“文革结束后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是,经由文学艺术创作,锻造和熔铸读者高雅、精致、蕴藉的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他一九九三年六月回忆其小说创作道路时明确指出:“我以为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引起读者对生活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对生活,对人持欣赏的态度,这样读者的心胸就会比较宽厚,比较多情,从而使自己变得较有文化修养,远离鄙俗,变得高尚一点,雅一点,自觉地提高自己的人品。他甚至不无天真地希望中国的企业家能继承、播扬中国清代扬州盐商酷

3、爱风雅的传统,大力扶植艺术人才,自觉“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文化素质,少一点市俗气、爆发户气,多一分书卷气,文质彬彬,活得更潇洒一些。他在书画艺术方面造诣很高,他谈及其书画时说明了自己的喜憎、好恶:“我有一个时期爱看米芾的字,觉得他的用笔虽是臣书刷字。而结体善于侵让,欹侧取势,姿媚横生。后来发现米字不宜多看,多看那么易受影响,以致不能自拔。然而没有方法。到现在我的字还有米字的霸气。我并不喜欢黄山谷的字,而近年作字每多长撇大捺,近乎做作。我很同意齐白石所说:作画太似那么为媚俗,不似那么为欺世,因此所画花卉多半工半写。我画不了大写意,也不耐烦画工笔。我的画往好里说是有逸气,无常法。应当说,薄俗尚雅、

4、避俗求雅是他进行文艺创作的主导价值取向,这一点在其小说创作中表达得最鲜明、最充分。“文革结束后,他在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中,把人物的生命形态置于一个伦理疏离与悬置的独特生存空间中展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清纯气象,给人以空灵澄澈的美感。不仅如此,汪曾祺经由把劳动内化为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把寻常劳动提升为一种创造美、欣赏美的活动。一九九四年,他创作祈茂顺这篇小说时,融顶峰生命体验于弯腰屈背中,寓超卓人生境界于举手投足间,把平凡劳动雅化、美化了。裱糊顶棚是一场简单劳动,但祈茂顺裱糊顶棚时到达了眼到手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此境界出神入化,令人惊讶、令人神往。“只见他用棕刷子在大白纸上噌噌两刷子,轻轻拈起来

5、,用棕笤帚托着,腕子一使劲,大白纸就吊上了顶棚。棕笤帚抹两下,大白纸就在顶棚上呆住了。一张一张大白纸压着韭菜叶宽的边,平平展展、方方正正、整整齐齐。拐弯抹角用的纸也都用眼睛量好了的,不宽不窄,正适宜,棕笤帚一抹,连一点褶子都没有。而且,用的大白纸正好够数,不多一张,也不少一张。连浆子都正好使完,没有一点糟践。谁能说这不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表演?确实,再也没有什么能比汪曾祺那些充盈着灵氛、弥漫着抒情味的小说更雅的了。此点诚如已故文学批评家胡河清所说,汪曾祺的诸多作品,是“关于中国书香文化衰落的挽歌。其色泽犹如旧贵族府邸屋顶上落日的余晖,凄婉流美,令人心醉。二难能可贵的是,汪曾祺把这份雅融入日常生

6、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种举世罕见的“生活美学,其核心是一种充盈着古典情趣的艺术化生活方式。应当指出,他的“生活美学导源于其“生活政治学。前者褪尽了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后者具有隐性政治抗争性质。众所周知,人假设时常在水边走,其鞋难免被溅湿。“文革结束前,汪曾祺长期漂游于政治漩涡中,他非但未随波逐流,且近乎全身而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他骨子里蛰伏着的傲气不知不觉地帮了他的大忙,二是他的生活态度、人生理想潜在地规约着其人生选择。胡河清深切指出,以道家的谦冲之道为生存策略,汪曾祺得以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漩涡里长期保持敬慎不败,“既修为高深,迹近炉火纯青的境地,又不失生命感性的体验,能够在有情世间出入自

7、如。此话一点不假,在“文革结束前异常压抑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汪曾祺对日常世俗生活的勃勃兴致涵育出一种“生活政治学:迷恋和醉心日常世俗生活,是他软化和消解政治压力的有效手段,是他抗拒和疏离政治权威的隐性途径。诚如他儿子汪朗所说,“那时他给老同学朱德熙写信,从不写样板戏如何如何,最多只写我等首长看戏,回不了家,谈服装、考古,一直保持日常生活的情趣。“文革结束后,政治意识形态在人们的生活世界中淡出,汪曾祺适时地把其“生活政治学转化为“生活美学。为此,汪曾祺不仅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享有盛誉,而且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烹坛声名远扬,一度拥有“美食家的美名。不过,他醉心和擅长的,既不是充满山珍海味的满汉全席

8、,也不是在加工、配料上各具胜场的各系大菜,只是诸如拌萝卜丝、松花蛋拌豆腐、塞馅回锅油条等四方吃食、家常酒菜。一九八八年,聂华苓夫妇访问大陆,期间,作协外联部让汪曾祺在家里亲手给他们做一顿饭。他仅以扬州煮干丝、炝瓜皮、干煸牛肉丝之类家常菜款待他们,“聂华苓吃得很开心,最后端起大碗。连煮干丝的汤也喝得光光的。在汪曾祺看来,家常酒菜虽难以同鱼翅、燕窝相比,但蕴涵着盎然、浓郁的生活情趣,“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人卷袖下厨,一面切葱姜,调佐料,一面仍可陪客人聊天,显得沉着不迫,假设无其事,方有意思。如果主人手忙脚乱,客人坐立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汪曾祺在中国

9、“烹坛的声名鹊起后,他的生活方式令人遐想联翩,许多人甚至产生了上门问食的冲动。应当指出,尽管他的厨艺不错,但他的真正诱人之处不是他做的菜色味俱佳,而是他充盈古典情趣的“生活美学的独特魅力。当然,较之做菜和吃菜,汪曾祺更喜爱谈吃、更善于谈吃。他在为作家谈吃第一集知味集所写的征稿小启中说:“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的国家,文人很多都爱吃,会吃,吃的很精;不但会吃,而且善于谈吃。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外表上,他在代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向作家征集谈饮食文化的文章,其实是夫子自道。他所写的谈吃的文章,不仅用一种迂徐雍容的语调,娓娓道出各种家常菜的做法、味道等,而且常常

10、追古溯源、旁征博引,时时处处不忘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记忆的丰厚和品味的高雅。他谈吃的文章不是单纯的菜谱食单,而是一篇篇精美清新的散文,他用洗炼峻洁的文笔,把众多家常菜的做法、味道等艺术化、美学化了。这一点诚如他女儿汪朝所说,“外界盛传爸是美食家。很多熟人问我,爸是不是特会做菜。我老是答复,可能写的比做的更好一点。爸对事物的描摹非常贴切传神,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常菜也会让他写得味透纸背。11确实,在汪曾祺的生花妙笔下,连有关豆腐、萝卜、咸菜这些寻常食物的知识,都一一化成了一篇篇美不胜收的好文章,让人读后馋涎欲滴、浮想联翩。三一九八七年九月,汪曾祺应聂华苓夫妇之邀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国际

11、写作方案()。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期间,他使出浑身解数,向中外文化名流充分展示了他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充分展示了他久受压抑、处于遮蔽状态的性格气质的风采,充分展示了他独具的“生活美学的魅力,让他们充分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他亲手做的卤鸡蛋、拌芹菜、白菜丸子汤、水煮牛肉等家常菜,使品尝者大开眼界、赞不绝口。台湾诗人郑愁予等人十分称羡他的,感觉细腻的众多女士格外青睐他雍容典雅、蕴藉洒脱的气度。聂华苓对他说:“你真是非常可爱,“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欢你。汪曾祺虽已六十七岁,当此情景,他仍有点心猿意马。他在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日致夫人施松卿的信中坦言:“不知道为什么,女人都喜欢我。真是怪事。当

12、然,我不致晕头转向。我会提醒我自己。12美国三个月之行,是汪曾祺一生中所度过的最风光的日子!他离开美国前夕,读了一些海外华人的作品,因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他感到非常吃力。从这一件事,他不仅确证了自己的个体性,而且确证了自己的独特魅力。他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七日致夫人施松卿的信中颇为自负地说:“我才知道,我是多么中国的。我使这些人倾倒的,大概也是这一点。13许多人谈论过汪曾祺的雅,剧作家沙叶新谈得最好、最精彩。他说:“在当代作家中,我最爱读汪曾祺的小说。他的小说(包括他的散文)可以称之为文化小说,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你总觉得他的小说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是竖写的,写在毛边纸上的。一九八五

13、年我有幸与汪曾祺一同访问香港,他貌不惊人,朴实得像旧书店的老营业员,但一开口就是文化。文如其人,他的小说就像他人那样不骄矜,不卖弄,有风韵,有品味。14沙叶新的感觉是可信的,汪曾祺的雅是令人神往的。他终生都在追求博雅渊深的人生修为和高雅精致的生活品味,他把雅渗透、融化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和文艺实践中。他的雅表达于其“生活政治学,更表达于其“生活美学。(责任编辑:赵红玉)作者简介:张志平,文学博士,云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汪曾祺:博雅,北京晚报,1986年8月25日。 汪曾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小说回忆,小说月报1994年第3期。 汪曾祺:富贵闲人,风雅盟主企业家

14、我对你说,汪曾祺全集第6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汪曾祺: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当代才子书序,当代作家1997年第3期。 胡河清:灵地的缅想自序,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参见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页。 汪曾祺:遥寄爱荷华,中华儿女1992年第2期。 汪曾祺:家常酒菜,中国烹饪1988年第6期。 汪曾祺:知味集征稿小启(代序),中国烹饪1990年第8期。11汪朗等: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1213 参见汪曾祺全集第8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4 参见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页。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