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植业开展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XX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决定精神,加快全市种植业开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特制定本规划。 一、全市种植业开展现状 (一)开展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经济作物快速开展。全市初步形成了马铃薯、茶叶两个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和蔬菜、中药材、烤烟三大地方性特色产业板块。主要经济作物开展迅速,已成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 2.绿色产业健康开展,农产品质量平安稳步提升。全市7县区整体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境评价认定,无公害农产品面积到达218万亩,认定“三
2、品基地113个,认证“三品产品59个,提前完成“十一五20230个产地、50个产品的规划任务。农产品质量平安合格率达95以上。 3.农业根底建设逐步加强,种植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到20xx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水平梯田面积20235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64万千瓦,机耕、机播水平分别到达13.3%和14.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气象灾害损失率控制在2023%左右,生物灾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有力保障了粮食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开展。 4.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效劳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到达95%,农业综合技术入户率到达80%以上。20xx年全市设施农业投产面积
3、1.1万亩,年均培训农民50万人次,市、县两级农业专家及时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和产业政策等效劳,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建成了1市7县区农业信息网、75个乡镇信息站和558个村级农村信息站的四级信息网络。 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温饱根本解决。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提高。近三年平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xx.3万亩,亩产180.0公斤,总产量55.3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30公斤,群众温饱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主要问题 一是根底条件较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大灾和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还很低。二是种植结构及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农业产
4、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四是农业投入资金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有效转化。 (三)开展机遇与潜力 1.开展绿色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商洛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地理区位特殊,生态类型多样,农作物种类和品种资源丰富。独立的地理单元,良好的自然条件,为开展绿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优势产业和产品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已形成两个优势产业聚集带和三个产业板块,区域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业产业化开展奠定了根底。 3.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农的直接补贴逐年增加
5、。二是国家对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继续增加。三是国家加大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四是农民工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五是农业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环境更加宽松。 二、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实施工程带动、科技带动战略,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种植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开展。 (二)开展原那么
6、。科学配置资源,促进可持续开展;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产业化开展;坚持市场导向,提升质量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工程带动开展。 (三)开展目标。到2023年,全市坡度在25以下的耕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单产提高20公斤,产量力争到达60万吨,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油料开展到20万亩,产量到达2.4万吨;经济作物开展到12023万亩;建设2个具有规模和效益的优势产业带和3个产业板块;建设一批规模较大的无公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在省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种类。种植业总产值到达57亿元以上,年均递增16.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4000元,其中
7、,种植业收入人均到达900950元。 三、区域布局 (一)粮食作物及其区域布局。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全省粮食单产提高工程规划,努力扩大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适度压缩小麦面积,加快重点技术推广速度,大力开展高产创立活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1.小麦。确保市内居民口粮需求,重点开展中筋小麦。实行良种统繁统供,加快良种更新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推广节本增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改变混种、混收、混储状况,提高专用小麦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重点建设4个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带,主要布局在洛南、商州、丹凤和山阳等4县区河谷川塬地带。到2023年,全市小麦面积调减到2023
8、5万亩,单产提高20公斤以上,产量到达12万吨。 2.玉米。以提高玉米的商品质量和专用性能为突破口,大力开展饲用玉米和加工专用玉米,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实施订单生产,搞好产销衔接,降低生产本钱,增强主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开展山地和河谷川道两个专用玉米优势区。山地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商洛北部4县区海拔900米以上的春玉米产区;河谷川道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丹江、银花河和金钱河流域海拔700米以下的夏玉米产区。到2023年,玉米面积稳定在20230万亩,单产提高30公斤以上,产量到达30万吨。 3.马铃薯。加大脱毒种薯、地膜覆盖、垄作栽培等三项关键技术的普及
9、推广力度,主攻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和提高商品薯质量。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提高综合效益。 重点建设高淀粉型马铃薯优势产业带和早熟菜用型冬播马铃薯产业片(区)。高淀粉型马铃薯优势产业带的生产重点区域以柞水、商州、洛南等3县(区)为主的海拔900米以上秦岭南麓沿线山区为主;早熟菜用型冬播马铃薯产业片(区)的生产重点区域以镇安、山阳、商南海拔700米以下的河谷川道为主。根本形成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基地标准化、布局区域化格局。到2023年,马铃薯面积扩大到40万亩,优势产业带(区)的单产、总产分别提高30,商品率到达65%以上。 4.大豆。优化品种、品质结构,重点开展适宜豆制品加工的大豆,
10、在洛南、商州和柞水3县区重点建设洛源、保安、石门、黑龙口、牧护关、下梁等6个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实现大豆布局区域化、质量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产业化。到2023年,全市大豆面积稳定在35万亩,产量达4.5万吨以上。 (二)主要经济作物及其区域布局。以蔬菜、中药材、茶叶和烟叶为重点,大力开展经济作物。到2023年,全市蔬菜开展到40万亩、油料20万亩、中药材180万亩、茶叶20万亩、烟叶2023万亩、蚕桑8万亩、水杂果2023万亩。 1.蔬菜。大力实施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规划,突出抓好以大棚为主的设施蔬菜开展,按照“优质、平安、营养、特色的需求,扩大种植面积,保障市场供应。引进推广优质抗病品种
11、,合理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打造商洛蔬菜绿色、特色、生态品牌,提高质量,增加总量。重点开展设施大棚早春和秋延蔬菜,大力开展精细菜、特色菜等商品蔬菜,加大商芝、荆芥、鱼腥草、蘘荷(阳藿姜)和石腊菜等山野菜家栽技术研发。加快标准化、无公害基地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经济效益和开展水平。 商品蔬菜重点建设七县区城郊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和山地夏季蔬菜生产基地,要规模集中连片开展。加大对丹凤等县建设设施蔬菜产业带的扶持力度。特色蔬菜重点建设山阳九眼莲、商州秋紫豆、紫皮大蒜、透心红红萝卜、柞水红油香椿、丹凤香苜蓿、洛南甜椒、黄花菜、菜花等生产基地。到2023年,蔬菜
12、面积开展到4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万亩,年产量80万吨,产值13亿元。 2.油料。油料重点开展花生和油菜。花生重点推广含油量高、不饱和脂肪酸低的油食两用品种,提高单产水平,并进行深加工。油菜以开展“双低油菜为重点,实行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 重点建设商南花生优势产区和山阳、商南“双低油菜优势产区。到2023年,油料面积开展到20万亩,产量到达2.4万吨。其中,花生8万亩,产量1.4万吨;油菜2023万亩,产量0.85万吨。 3.蚕桑。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按照“区域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展、集约经营的思路,加快全市优质蚕桑基地县建设。加大蚕桑技术推广效劳体系建设,完善根底设施,加快蚕桑新品种、新技
13、术推广,建立健全蚕桑病虫害防控体系。开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开展桑枝、蚕沙、蚕蛹等综合利用开发,多途径提高桑园产值和蚕农收入。 重点建设镇安、洛南、商南等三县优质蚕桑基地,形成适度规模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集群化开展格局。到2023年,全市投产桑园到达8万亩,新建桑园优良桑品种推广率20230%,年发种15万张,年产优质蚕茧3800吨,总产值到达7600万元以上,蚕农户均收入3000元。 4.水杂果。坚持适地适树和区域化、规模化原那么,推广无病毒良种苗木和丰产集成配套技术,合理调整种类及早、中、晚熟比例,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加快良繁、营销、信息效劳体系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贮藏、
14、保鲜、加工等产后环节建设,促进转化增值。 引导开展水杂果生产上山进沟。柿子以商州孝义为中心,重点开展柿饼加工专用品种;葡萄以丹凤棣花、商镇、龙驹寨为中心,重点开展酿酒品种;柑橘以山阳漫川为中心,重点开展鲜食品种;桃、杏、李梅、樱桃以商州陈塬、夜村、三岔河、黑龙口,丹凤万湾、黑沟河、桃花铺、铁峪铺,山阳小河口,柞水红岩寺、凤镇、营盘等地为主,重点开展鲜食品种。到2023年,全市果园开展到2023万亩,总产量15万吨,年产值到达2.5亿元。 5.烤烟。坚持以建设现代烟草农业为根本方向,实施以烟水、烟路、烤房、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烟田根底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烟草专业化效劳体系,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推进
15、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促进管理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创新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种植,培育一批种烟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 重点建设“一带一片两大集约产区,形成“五大规模种植。“一带即北部洛南、商州烤烟带,“一片即南部山阳、镇安、柞水烤烟片,“五大规模种植即XX县区建成5万亩以上的全省烟叶生产大县;全市建成2023个3000亩以上,年产烟叶万担以上的优质烤烟大乡镇、20230个300亩以上,年产烟叶千担以上的优质烤烟大村、202300个50亩以上的优质烤烟大片、2023000个5亩以上的优质烤烟种植大户。根本形成区域种植、集约经营的烤烟生产格局。到2023年,全市烤烟面积到达2023万亩,烟叶产量1.5万吨,烟农收入2.4亿元,财政税收5000万元。 中药材、茶叶产业市政府另有专门开展规划。 四、工作重点 (一)实施三大工程,开展高产创立活动 继续实施种子工程,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以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和良种对农业生产的科技奉献为目标,加快推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团化、加工现代化、包装标准化、管理法制化、育繁销一体化的产业化步伐。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形成网络健全、功能齐备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按照建设新型种业体系要求,建立健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