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阳修养生之道古滕客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愛好广泛,博学多才,对琴、棋、书、诗、画这文人“五友无所不通。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欧阳修认为最好的养生方法是“劳其形、“任其自然,竭力倡导自然之道。他提倡“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意思是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应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对身体没有损害,就自然会活到应该活的寿命,专门去“茹草木,服金石,吸日月之精光的操劳大可不必。欧阳修平时写文作诗时,极其认真,一丝不苟。韩琦曾在相州建造一居室,请欧阳修为其写一篇昼锦堂记,准备
2、刻在白玉石碑上,欧阳修欣然应允。碑文写好后差人送给了韩琦,其中有“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土的句子,韩琦看了十分欣赏。过了几天,欧阳修又派人送来篇碑文,说:“先前写的那篇,有缺乏之处,可换这篇。韩琦再三把读,发现两篇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仕宦、“富贵下各添一“而字。一字之加,文义就不同了,读来更流畅顺口。欧阳修在晚年,曾经自编平生所作的诗文,他废寝忘食,费心斟酌,改了又改,用心良苦。他夫人劝道:“你何必这样自找苦吃,难道还怕先生生气吗?欧阳修笑着说:“不怕先生嗔,却怕后生笑。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一字一句都应慎重负责啊!正是这样,欧阳修这种对文学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终于成为我国文坛上的大家。欧阳修待
3、人宽厚,他的雅量常使人叹服。江邻几与欧阳修本来关系很好,然而江邻几晚年时,却在所著的杂谈一书中竭力诋毁欧阳修而抬高自己。当时著名诗人梅尧臣也对此事愤愤不平,认为江邻几狂妄自大,不近人情。而欧阳修自己却毫不介意,处之泰然。后来,江邻几病故,欧阳修还亲自前往吊唁,并为其撰写墓志铭。在墓志铭中欧阳修对江邻几无一字之贬。时人看了后,深受感动,认为欧阳修不计私怨,宽宏大量,令人敬佩。后来,欧阳修又向朝廷举荐与己相左的司马光、王安石。看来,仁者寿之说,不无道理!欧阳修踏上仕途之后,因做官清廉,刚直不阿,得罪了不少同僚,明里暗里对他打压排挤。他长期郁愤难抒,后来竟患上了“幽忧之疾,也就是如今常说的轻度抑郁症
4、。虽然多方求医,却不见病情好转。为了排遣苦闷,欧阳修闲暇之余跟着好友孙道滋学琴。而只要抚弄琴弦,倾听那清越流畅的音乐,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知不觉间,抑郁症竟然痊愈了。他因此在自己的琴说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话,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欧阳修还养成了收藏古琴的雅趣。虽然他在六一居士传中说“有琴一张,但实际上欧阳修收藏的古琴很多。在三琴记中他曾提到“吾家三琴,其一传为张越琴,其一传为楼那么琴,其一传为雷氏琴,其制作皆精而有法,然不知是否。欧阳修的这三张琴据说都是名家制作的古琴,非常珍贵,因此他特别喜爱,也非常知足。欧阳修认为,琴具有天地之元音,内蕴中和之德性,足以感人善心,颐养正心而灭淫气。因此,无论弹琴、听琴还是观琴、藏琴,都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陶冶性情并提升修养。通过琴乐来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到达养德养生之目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欧阳修对书法艺术也是精益求精。他还主张“学书为乐、“学书消日的养生之道。他坚持单日学草书,双日学楷书,以澄心静虑的艺术活动来度过自己的休息日,以书法的艺术美感来陶冶自己的身心,从而到达健身的目的。他一生非常欣赏“老劲可喜的泛爱寿碑,并在集古录中说:“秋暑郁然,览之可以忘倦。因而艺术欣赏也成了他消去疲倦、宽心养精的精神食粮和养生之法。编辑/林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