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员动态管理探索思考 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XX县区根据农村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标准、教育难落实、作用难发挥、关爱难到位等特点,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积极探索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新机制。 1.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库。每年两次集中开展寻找流动党员行动,采取“一找一、“一联一等方法,由党组织指定有耐心的责任人,负责一对一寻找流动党员,并作为其联系责任人,确立双向互动联系方式。 2.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外出流动党员分布较集中的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建立了36个流动党员党组织,联合当地永嘉商会党组织,寓教育、管理于效劳之中。对流动党员那么依
2、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集中的社区、工程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 3.推进现代远程教育。构建覆盖全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小编络,积极在驻外党组织中建设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通过建立学习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向外出流动党员延伸,拓展流动党员教育培训和自主学习的途径。 4.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流动党员党组织、异地商会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以“效劳政府搭桥梁、效劳会员谋开展、效劳社会献爱心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流动党员之间、在家党员与外出党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双向交流共同开展平台。 5.丰富党内关心内涵。积极做好外出流动
3、党员的关爱工作,营造党内和谐气氛。建立流动党员效劳中心(站),负责本乡镇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联系效劳工作。实行“一帮一责任制,对思想后进、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由党组织指派热心的帮扶责任人,负责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全新而紧迫的任务,必须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来把握、来突破、来推进,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一要树立“三个理念,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认知视野。一是和谐理念。党员的心境和谐,是引导行为和谐,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因素。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教育方式,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家、学习
4、不断档、联系不中断,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党的宗旨纲领合拍、与社会的公德道义合拍、与时代的开展主题合拍。二是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党员为本,就是要在制度设计上防止把党员“物化和“政治工具化,进而在党内形成充分发挥党员主体能动性的良性环境。“以人为本,就是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特长和作用,有力地促进流动党员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效劳理念。加强流动党员队伍的管理和建设,必须突出效劳理念,牢固树立“上级党组织效劳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效劳党员,党员效劳群众的宗旨观念,充分尊重流动党员的民主权利,注重为流动党员提供效劳,通过整合效劳资源,建好效劳队伍,健全效劳制度,拓宽效劳领域,创新效劳载体,寓管理于效
5、劳之中,在效劳中加强管理。二要突出“三个联动,不断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根底。一是责任联动。要改变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相互隔离的工作状态,进一步明确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流出地、流入地各级党组织的共同责任,而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制,形成党委、支部、在岗党员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的上下联动责任体系。二是管理联动。根据流动党员的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通过建立流动党员效劳中心(站),对其实行动态管理。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别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构建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双向互动、
6、整体对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三是作用联动。要结合市场特色和流动党员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注重培育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搭建为当地及家乡建设开展的效劳平台,延伸作用发挥的活动空间,充分发挥每个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坚持“三个整合,不断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整合资源。依托党校、网络、远程教育等载体,系统开发运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资源,增强各类资源的互补性,建立起开放的教育培训体系。二是整合力量。围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组织设置上打破原有的地域、行业等限制,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设置同步,工作同向,力量同使。组织部门主动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整合工商、公安、税务、劳动保障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三是整合制度。对现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制度和规定认真加以梳理,对过时、落后的制度和规定,进行修正和改进;对重复的,甚至互相矛盾的制度和规定,进行合并或调整;对制度和规定出现的“盲区和“空白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力求通过制度和规定的整合,形成制度体系,发挥制度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