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廉洁城市热中的冷思考:2023年廉洁自律个人总结 不同于以往诸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创立或所谓“打造,“廉洁城市所包含的不少内容如法制健全完备、权力结构合理等,是一个超出地方能力的目标。廉洁亦是生产力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当中的一个新现象,是“打造、“创立廉洁城市的热潮开始出现。从202223年初杭州率先提出“打造廉洁杭州,到202223年深圳提出打造“廉洁城市,到今年致力推进的“廉洁广州、珠三角廉洁城市群建设、廉洁常德建设等,提出建设廉洁城市的地区逐步增多,并有从经济兴旺地区向中西部欠兴旺地区扩展的趋势;以XX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廉洁城市建设的意见为标志,廉洁城市建设
2、已经从星星之火,开展到燎原之势。 廉洁城市(地区)建设能够推进地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无疑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目标具有推进作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过去不少地方的形式主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到逐步落到实处,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廉洁城市建设热的兴起,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长期以来坚持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已经从过去注重比赛互竞优惠、打破常规甚至违法招商,开展到比赛经济开展环境,尤其是认识到廉洁亦是生产力,健全的法制与廉洁高效的政府是最优的
3、经济开展环境;经济社会开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衣食足知荣辱,认识到没有廉洁的政府和社会,所有人的尊严、幸福无从谈起了;开放到一定程度,可以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国际社会尤其是兴旺国家与地区的差距,不在根底设施等硬件设施,而在城市品位与形象等软件方面。从上述意义上来说,这确是一个好的开端。 难题待破 作为新生事物,方兴未艾的地方创新,现有的经验尚缺乏以对相关实践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但是,在这一热潮方兴之初做一冷思考,或许是不无禆益的。 廉洁城市(地区)致力于在地区率先实现廉洁转型,学界亦有观点建议建立“廉政特区。而新加坡、香港廉洁转型的成功经验也常常被当作我国廉洁城市建设的典范。但是,不同于以往诸如“卫
4、生城市、“园林城市等的创立或所谓“打造,“廉洁城市所包含的不少内容如法制健全完备、权力结构合理等,是一个超出地方能力的目标。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与法律体系之下,城市或地区并无相应的权限,可以改变甚至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权力结构。在这一方面,新加坡与香港廉洁转型的经验实难具备可移植甚或可借鉴性。它们在这一方面的变革,主要是作为一个国家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体,以及独立的司法管辖区,而不是一个城市。即令深圳享有一定的特区立法权,省一级具有地方立法权和制订行政规章的权力,仍远不能与前者比拟,更遑论其它地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各个地方在廉洁城市建设上不能有所作为。 各地廉洁城市建设大都引入目标管
5、理,甚至一开始即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但廉洁城市的实质性进展,尤其是最终目标是否实现,真正说来其评价并不取决于决策者与执行者,而在于生活于其中的市民以及外来人口乃至访客,同时,企业的观点也十分重要。客观的评价还可以来自第三方。如果只是地方党委、政府自我设定评价标准,很容易变成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如果这样,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成功的;甚至会有假借科学之名的所谓量化评价,其结论也早已是确定的;“目标没有不胜利完成的。 廉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项地方创新工程。该目标往往是省市党委、政府的一项决定。“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在我国,来自党委政府的推动是最管用的,有其现实合理性和最大效用,而这也是我国
6、反腐倡廉体制与工作机制所决定的。但我们不希望廉洁城市(地区)建设只是提出这一目标的一届党委政府的政绩工程;而在做出这一决定的领导班子换届之后不再受到重视,甚至因主要领导的升职或异动而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断送在这一方面的持续努力。此外,作为创新工程,人人都希望其成功,不希望其失败,但不管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应对其成功的程度持合理的期待和足够的宽容,甚至要做好允许其失败的心理准备。 上述问题可能会随着今后的实践工作的开展以各种形式展现,未雨绸缪似有其必要。 两个选项 经验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成功实现由腐败到廉洁的转型,战略协同极为重要。它不仅表达在惩治与预防之间的协同,也表达在政治与社会之间,政府
7、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对于大国治理变革而言,地方与地方之间,尤其是地方与中央之间的配合更是十分重要。充分肯定地方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引导地方创新之余,作好配合、协调和指导工作,防止此长彼消、各自为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时,运全身之气,成一指之功,取得局部突破;星火燎原,积小胜为大胜,在适当时机全面铺开,或许都是可能的选项。在现有体制下地方无相应权限解决的一些问题,尤其应该予以及时解决。 对于地方党委和政府而言,从一开始即对自身所具备的能力与权限有一清晰的认识,从而制定合理的目标;从一开始即让市民乃至城市(地区)外评价者参与评价工作,包括让评价标准具备社会共识,评价过程有社会监督、评价结果注重社会评价,甚至以开阔的胸襟引入外部评价,既可以使整个建设可以持续进展,其进展可以客观地量度,又可以防止地方党委与政府陷入放空炮,或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大相径庭的窘境,从而引发诚信危机。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致力于机制设计,使建设成果不可逆转,增强创新的可持续性,应该是值得努力的课题。(作者为湖南大学教授)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