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 ,大小:19.77KB ,
资源ID:1346662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3466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历史需要细节 历史背后的历史观后感.docx)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历史需要细节 历史背后的历史观后感.docx

1、历史需要细节 历史背后的历史观后感齐如山这个名字对于至少两代中国读者是陌生的,如果有人偶然听说过他,也恐怕大多只限于知道他捧红了京剧名伶梅兰芳。而对于齐如山在戏剧创作、戏剧理论方面的奉献,那么了解不多,至于他在文学、史学、民俗学方面的建树可以说知者寥寥。齐如山自己曾说过,“几十年来,知道梅的人,往往就提到我,由这种地方看,岂非他帮助了我呢其实这也是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事了,如吾辈连京剧都看不大懂的,如何能了解那些隐藏在幕后扶持梅大师的高人呢。齐如山的著作在中国大陆出版只是近一二年的事,至今还没有人对他作专题研究。虽然报刊上有些评价,但谈的多是他与京剧尤其是与梅派艺术的作用方面,其实他的奉献远不止此

2、。直到有一天无意中读到北平怀旧,才知原是有人这样写文章的。于是便淘来作者的其它作品。 读齐如山的作品像喝茶,要细细品的,读这样的书要有闲心,闲时,更要有闲情。 齐如山生于1877年,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最后的岁月。他自幼接受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可以说是饱读经书。然而书香门第里长大的齐如山却没有走上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必经之途科举,而是在17岁时,入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属同文馆习外语。同文馆是中国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全称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同文馆初设英文馆,18631897年先后增设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布(德)文、天文、格致(当时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的统称)、东(日

3、)文等馆。主要招收年幼八旗子弟,学成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这是与当时中国传统的教育完全不同的学校,齐如山在同文化馆中不仅掌握了外语,也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为他以后的事业奠定了扎实的根底。 1900齐如山离开同文馆,出国游历。他在游历中对欧美各国的戏剧活动和剧场组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在向国人介绍欧美戏剧状况同时,投入戏曲工作,为梅兰芳修改剧本词句、排练身段,一起从事戏曲艺术的改良工作。1916年后,与人合作,陆续为梅兰芳编写剧本40余种,

4、至今为国人所熟悉的京剧名作如天女散花、霸王别姬、洛神、凤还巢、双官诰等,都是他的创作。他共为梅兰芳改编戏曲六十余种,其中新戏20余种,昆曲40余种。1929年梅兰芳赴美演出,齐如山是总筹划也是总导演。这一切我们可以从他的梅兰芳游美记中看到详尽的记述。我想在齐如山的系列作品中,这本集子可能是目前国人了解最多的,因为有关梅兰芳的影视戏剧都会将他的赴美之行作为重头戏,而这本梅兰芳游美记,是第一手资料。齐如山对京剧理论研究也颇多奉献,他在四十年里,访问京剧伶优四千余人,著述九十余种。 晚年生活在台湾的齐如山写了大量追思往事、思念故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回忆了自己曾经的读书和创业生活,描述了故土北京

5、的风物市井。这些文字通俗、平易、亲切,却又不乏幽默,如同一位长辈向后人表达往事。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体味到浓浓的怀旧与淡淡的感伤,却没有一丝的颓废和消沉。齐如山的作品是可以作为史书来读的,在他文章中读者看到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生活与生命轨迹,而且可以看到历史的原貌与细节。中国文人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的人多,乐于记录时代与社会实实在在的影像的人少。还有些人过于自恋,将自己的得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管写什么脱不了个人的故事。齐如山的优势恰恰与这些人不同,他的作品多以知识和史料见长,即使是回忆个人经历变故的文章中,社会环境和生活掌故也占了大量篇幅,而对世态炎凉所带给个人的感慨反而不多。他在自传一文中是这样说

6、的:“友人要我写自传,我说我的生平并没有什么稀奇,写出来又有什么意思呢但是他非要我写不可我想既已写了,要连我这些年的环境,及该时代社会中的情形,也都附带着写出来,大家或者看着有些趣味。因为那些年的情形,现在已经有许多人,不大明了了。写出来大家看看,也许反觉新鲜。或许就是凭着这样的写作态度,齐如山朴素地记下了一个远去年代的点点滴滴,为后来者留下了难得的社会人文资料。这样的文字与其说是一个老人对往事的追怀,不如说是位有着使命感的老人用他人生的最后时光,记下了一部风俗文化史料更为确切。 齐如山经历了中国从帝制走入共和的历史裂变,属于启蒙较早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受过严格的传统教育熟读经史子集,又较早接

7、触了西方文明,在他身上既有中国士大夫的遗韵,又有向往西方民主与科学的理想。因此在他的身上表达出来的学识和功夫比其后几代的读书人要扎实渊博,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中腐朽的东西看得更为透彻,批判起来有的放矢,而不是装腔作势。不像后来所谓的精英们,对传统文化批起来也盲目,捧起来也冒失。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表现得相当鲜明。特别是中国的科名一书,可以说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百科。我们把科举骂了上百年,而对科举的来龙去脉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读了这个集子后,才知道“功名的种种样样。现在我们能读到的齐如山作品系列共13本:齐如山回忆录、梅兰芳游美记、中国的科名、北平怀旧、北京三百六十行、中国风俗丛谈、齐如山随笔、华北的农村、北京土话、谚语录、国剧艺术汇考、京剧之变迁、齐如山戏本。其中多是他晚年的著作。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