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34 ,大小:594.87KB ,
资源ID:1353566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3535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pdf)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HJ∕T 169-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pdf

1、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 169 200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n Projects 20041211 发布发布 20041211 实施实施 国国 家家 环环 境境 保保 护护 总总 局局 发发 I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目 录 目 录 前言 前言 1 范围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 术语

2、和定义 4 总则4 总则 4.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4.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4.2 评价工作等级4.2 评价工作等级 4.3 评价工作程序4.3 评价工作程序 4.4 评价的基本内容4.4 评价的基本内容 4.5 评价范围 4.5 评价范围 5 风险识别5 风险识别 5.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5.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5.2 风险识别内容 5.2 风险识别内容 6 源项分析6 源项分析 6.1 分析内容6.1 分析内容 6.2 分析方法6.2 分析方法 6.3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6.3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量 7 后果计算 7 后果计算 7.1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7

3、.1 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7.2 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7.2 有毒有害物质在水中的扩散 8 风险计算和评价8 风险计算和评价 8.1 风险值 8.1 风险值 8.2 风险评价原则8.2 风险评价原则 8.3 风险计算 8.3 风险计算 8.4 风险评价 8.4 风险评价 9 风险管理 9 风险管理 II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9.1 风险防范措施 9.1 风险防范措施 9.2 应急预案 9.2 应急预案 附录 A(规范性附录)附录 B(资料性附录)III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前前 言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4、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范畴,从而有利于项目建设全过程风险管理,并提高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及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使其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和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评价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制定的,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使用的技术规范。本规范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提出,由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负责起草,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归口。本规范由国家环保总局 2

5、004 年 12 月 11 日批准,2004 年 12月 11 日实施。本规范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IV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1 范围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本规范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系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

6、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本技术导则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风险评价篇章的编制与审核的技术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所含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导则同效。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HJ/T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T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T2.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GB/T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 3095 环

7、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5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Z2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 508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8、适用于本标准。3.1 环境风险 3.1 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 R 表征,其定义为事故发生概率 P 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 C 的乘积,用 R 表示,即:R危害/单位时间=P事故/单位时间C危害/事故 3.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3.2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3.3 最大可信事故 3.3 最大可信事故 在所有预测的概

9、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3.4 重大事故 3.4 重大事故 指导致有毒有害物泄漏的火灾、爆炸和有毒有害物泄漏事故,给公众带来严重危害,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6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3.5 危险物质 3.5 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使其具有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6 功能单元 3.6 功能单元 至少应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贮存容器、管道等)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属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 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在泄

10、漏事故中能有与其它单元分割开的地方。3.7 重大危险源 3.7 重大危险源 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3.8 临界量 3.8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功能单元中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9 池火 3.9 池火 可燃液体泄漏后流到地面形成液池,或流到水面并覆盖水面,遇到火源燃烧而形成池火。3.10 喷射火 3.10 喷射火 加压的可燃物质泄漏时形成射流,在泄漏口处点燃,由此形成喷射火。3.11 火球和气爆 3.11 火球和气爆 由于火种作用于容器,过热的容器导致低温可燃液体沸腾,

11、使容器的内压加大,致使容器外壳强度减弱,直至爆炸,内容物释放并被点燃,形成火球。3.12 突发火 3.12 突发火 泄漏的可燃气体、液体蒸发的蒸汽在空气中扩散,遇到火源发生突然燃烧而没有爆炸,不造成冲击波损害,但弥散7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气雾的延迟燃烧造成伤害。3.13 化学爆炸 3.13 化学爆炸 物质由于化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作功,引起的爆炸。分散的可燃性蒸气的突然或缓慢燃烧形成的气雾爆炸;在有限空间内混合可燃气体爆炸;反应失控或其他工艺反常所造成压力容器爆炸;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爆炸,均属化学爆炸。3.14 急性中毒 3.14

12、 急性中毒 发生在短时间毒物高浓度情况下,引起人体机体发生某种损伤。刺激:毒物影响呼吸系统、皮肤、眼睛。麻醉:毒物影响人们的神经反射系统,使人反应迟钝。窒息:因毒物使人体缺氧,身体氧化作用受损的病理状态。3.15 慢性中毒 3.15 慢性中毒 在较长时间接触低浓度毒物,引起人体机体发生某种损伤。4 总则4 总则 4.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4.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

13、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8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环境风险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安全评价数据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4.2 评价工作等级 4.2 评价工作等级 4.2.14.2.1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级。4.2.2 4

14、.2.2 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选择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 1-3 个主要化学品,按附录 A.1,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4.2.2.14.2.2.1 凡符合附录 A.1 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 1、2 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 3 的属于一般毒物。4.2.2.24.2.2.2 凡符合附录 A.1 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4.2.2.34.2.2.3 敏感区系指建设项目管理名录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具体敏感区应根据建设项目和危险物质涉及的环境确定。4.2.34.2.3 根据建设项目初步工程

15、分析,划分功能单元。凡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性物质,且危险性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物名称及临界量见附录 A.1。4.2.3 1 4.2.3 1 评价工作级别,按表 1 划分。表 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表 1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级)剧毒危险性 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可燃、易燃 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 物质 重大危险源 一 二 一 一 非重大危险源 二 二 二 二 环境敏感地区 一 一 一 一 9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4.2.3.2 4.2.3.2 一级评价应按本标准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

16、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4.2.3.3 4.2.3.3 二级评价可参照本标准进行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4.3 评价工作程序 4.3 评价工作程序 见图 1。10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HJ 2003 步骤 对象 方法 目标 原料、辅料、中间 检查表法,评分 确定危险因素 和最终产品、工厂 法,概率评价法 和风险类型 评价 系统 综合评价法 类比法 定性 加权法 已识别的危险因 确定最大可信 素和风险类型 事故及其概率 指数法 定量 概率法 事故树法 最大可信事故 大气扩散计算 确定危害程度 水体扩散计算 危害范围 综合损害计算 最大可信事故风险 外推法 确定风险值和 风险评价标准体系 等级评价法 可接受水平 可接受风险水平 代价利益分析 确定减少风险 不可接受风险水平 措施 事故现场 类比法 事故损失 周围影响区 模拟 减至最少 风险识别 源项分析 风险管理 应急措施 风险评价 后果计算 是 否 风险 可接受水平 图 1 环境风险评价流程框图 图 1 环境风险评价流程框图 11 JLC 环境技术交流中心 http: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