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培训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以及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学习培训,增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一)健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县政府常务会前学法和各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采取专题法制讲座等多种方式,组织领导干部有方案的学习法律知识。建立健全集中培训制度,对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由政府法制机构联合组织部门每年组织1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专题研讨班。各乡镇政
2、府、县政府各部门每年12月20日前要向县政府法制机构报告本年度领导干部学法情况,由法制机构汇总后报县政府。 (二)建立领导干部任职前的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开展的优秀干部。对拟任各级各部门领导职务的干部,要把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情况作为任职前考察的重要内容,其中对拟任执法部门领导职务的要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测试,凡有重大违法行政行为或者法律知识测试不合格的,不予任命。 (三)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县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对本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对在职行政执法人员,县政府每年组织一次通用法律
3、知识和新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具体工作由政府法制机构承办。培训考试成绩作为行政执法人员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或考试不及格的,取消其执法资格,调离执法岗位。对新上岗的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未经培训或者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一)健全标准性文件制定程序。认真落实XX省标准性文件制定规定,进一步完善标准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制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标准性文件,须经过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全面推行部门标准性文件前置合法性审查制度,县政府各部门制定标准性文件,应当在签发前报送县政府
4、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审查或者审查不合法的,不得发布实施。实行标准性文件公开发布制度,标准性文件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标准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经政府法制机构合法审查的政府部门标准性文件,由政府法制机构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向社会发布。各乡镇政府制定的标准性文件,要按照规定时间和程序报上一级政府备案。县政府法制机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合法性审查的标准性文件目录。 (二)建立标准性文件评估和定期清理制度。要坚持立新与改旧并重,标准性文件实施后,制定机关要根据经济社会开展情况适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修改或者废止不符合经济社会开展要求和
5、与上位法相抵触、不一致的规定。实行标准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标准性文件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年;标注暂行、试行的,有效期不超过2年。有效期届满标准性文件自动失效;需要继续施行的,应当重新经过审查、决定和发布程序。 三、完善行政决策机制,促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 (一)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各乡镇政府XX县区政府各部门要通过修订工作规那么或者出台专门文件,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二)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各乡镇政府XX县区政府各部门作出重大行政决策前要将方案交本级政府、本部门法制机构或者组织
6、有关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县乡政府要落实政府法制机构负责人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和法律参谋作用,同时,还要建立法制专家咨询机构。 (三)完善行政决策听取意见制度。行政机关作出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涉及本地区经济开展的重大决策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制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都要组织听证。要科学合理地遴选听
7、证代表,保证听证参加人的广泛代表性。听证活动要依法按程序公开进行,确保听证参加人对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平等、充分的质证和辩论。听证意见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在听取公众意见和听证中,对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方式反响或者公布。 (四)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各乡镇政府XX县区政府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建立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明确风险评估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式。凡政府重大投资工程、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公用事业价风格整、企业改制、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涉及当地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
8、控性评估,重点要对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五)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跟踪反响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决策制定机关要通过抽样检查、跟踪调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对决策实施情况的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决策存在的问题,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要建立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那么严格追究责任。 四、标准行政执法行为,保障权力正确行使 (一)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要加大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分权的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对集中行政处分权工作。继续推进综合
9、行政执法工作,行政执法职能较多的部门原那么上只建立一个综合执法机构,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政府法制机构对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存在的执法争议,要积极协调解决,协调不成的及时提出解决意见,报县政府决定。县政府要协调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执法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完善行政执法的财政保障机制,将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所需必要经费统一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二)严格标准行政执法行为。一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各行政执法部门要结合实际,依法细化执法流程,明确行政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完善行政执法告知、说明理由、回避、调查取证、听证、集体决定等制度。
10、二要进一步推进标准行政裁量权工作。要严格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的指导意见,按照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程序正当与行政效率兼顾、过罚相当、处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建立、推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同时,县政府各部门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联系,落实上级部门已经制定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三要坚持标准、公正、文明执法。要充分发挥市级行政执法示范单位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行政执法窗口创立、优秀行政执法案件评比、行政执法单项能手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创立活动。行政执法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要坚持文明执法,尊重执法对象的人格尊严,切实做到举止文明,态度公
11、允,用语标准。四要坚持管理与效劳并重、处理与疏导结合,积极推行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五要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执法流程网上管理和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标准化水平。六要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记录制度,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县政府法制机构每年要组织1-2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并针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标准和整改意见,对案卷质量差的,要通报批评。 (三)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各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行政执法职责,明确执法机构、执法岗位、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切实做到职责清晰、责任到位。行政执法部门每年
12、要对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执法人员奖励惩罚、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认真贯彻执行XX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方法,健全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严格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没有依照XX省罚没财物管理暂行方法规定取得罚没许可证的部门和单位,不得实施行政处分行为。要认真贯彻执行XX省行政执法证件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管理方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行政执法人员上岗执法必须持
13、有省政府统一制发的行政执法证。行政执法人员持有国务院垂直管理部门依法核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要向县政府法制机构备案,参加县政府法制机构组织的法律知识培训、考试,接受县政府法制机构的监督检查。 五、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 (一)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各乡镇政府、县政府各部门要依法、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凡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全面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加大主动公开力度,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工程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建立政府信息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年度报告、责任
14、追究等监督和保障机制,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拓宽办事公开范围。所有面向社会的政府部门都要进一步拓宽办事公开领域,凡涉及社保、医保、低保、就业再就业、方案生育、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农补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管理和效劳事项,都要全面实行办事公开,依法公开办事依据、流程和结果。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逐步实施行政处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网上公开运行。同时,推动医院、学校、公交、公用等公共事业领域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提供高效便民效劳。 (三)不断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在继续采用政务公开栏、办事指南、明白卡等形式的根底上,充分发挥报刊、播送、电视等媒体的作用。
15、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好互联网信息效劳平台和便民效劳网络平台。将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推进行政效劳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行并联审批、联合审批和网上审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便利的效劳。 六、健全制约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一)自觉接受监督。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除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外,还要选择事关改革开展稳定大局、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向人大或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要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对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采纳。要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正确对待和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并自觉履行人
16、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鼓励人民群众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检举。支持新闻媒体对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进行曝光。对人民群众检举的问题,接受举报的行政机关要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响举报人。对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发生问题的行政机关要及时核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发生问题的行政机关不处理的,上级行政机关要责令其作出处理,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二)强化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建立健全行政机关内部层级监督制度。要通过请示报告、执法检查、审查批准、重大行政行为备案、评议考核等形式,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日常监督。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当前,审计部门要着力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和预算执行审计、重大投资工程审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