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模式的探索及优化曹瑞雪摘 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展示出巨大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组织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网络育人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应继续从干部培养、落实考核、打造精品和协同育人的角度不断优化育人模式,着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词:高校;共青团;育人;模式一、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的角色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特别对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23年,团的十八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进一步明确了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新时代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共青团组织应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密切联系青年的重要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应积极探索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落实“凝聚青年、效劳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工作格局,担当育人工作的生力军。二、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育人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最有活力的群团组织之一,坚持效劳青年的工作生命线,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挥出巨大的育人优势。(一)政治优势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共青团员的比例相当高,使得共青团工作开展有着天然的群众优势。特别是近些年,各地深入贯彻从
3、严治团方针,进一步严格了入团标准,严把团员入口关,并通过强化团员教育管理,有效提高了共青团员的质量和团员队伍的活力。在此根底上涌现出一批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团员干部,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可靠力量。(二)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建立了在党委领导下,以团委为核心,以学生会为主体,以社团及其他学生组织为外延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既发挥了团委對学生会、社团的指导作用,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效劳、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积极性,依托“团学社不同平台,满足青年成长成才需求。此外,高校共青团组织具有“校院支部三级管理系统,团委可不依赖于传统的行政班级,直接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各项工作,实现育人工作在系
4、统内部的高效运作。(三)平台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形成了学术、实践、文化、科创等多个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有依托专业举办的学术竞赛,例如“挑战杯、“创青春、Jessup国际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比赛,又有例如辩论赛、歌手大赛、迎新晚会、主持人大赛等丰富校园生活的文化活动。此外,配合国家、地区、学校相关活动,招募各种类型志愿者,借助志愿者效劳平台,覆盖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四)资源优势高校共青团组织整体呈现出素质高、能力强、思维活、年轻化等特点,因此在开展教育和活动时,会积极争取优秀资源,主动进行跨校、跨地区、跨年龄段的深入合作。从横向来看,高校团组织密切联系
5、各大兄弟高校,实现校际间互通有无;联系高校所在社区,实行“双报到、双结对;借助社会力量,实现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从纵向来看,高校团组织积极与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优势资源跨年级、跨年龄段共享,实现育人工作“传、帮、带。三、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模式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团组织扎实推进新时代背景下共青团改革,将时代背景与青年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育人模式。(一)组织育人一方面,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团员理论学习、团员意识培养、优秀集体塑造等,突出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增强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归
6、属感。另一方面,继续推进“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学生会和研究生会标准化建设,提高社团建设质量,通过“团学社三级联动,最大限度地效劳广阔团员青年。(二)实践育人高校共青团组织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任务,坚持“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积极组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既有公益效劳类志愿者,内容涵盖助残、敬老、扶贫、咨询等,也有效劳国内外重大活动的专项志愿者,广泛播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此外,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区特点,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文化育人习总书记曾说过:“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
7、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高校共青团组织在重大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主题教育,例如“三五学雷锋效劳日、国庆73周年纪念活动、国家公祭日仪式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此外,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文艺、体育特色活动,打造活泼可爱的团组织桔祥物形象,能够极大地拉近了团组织和青年的距离,营造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四)网络育人高校团组织以其年轻化的特点,能够借助新媒体和各种互联网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借助微博、微信、易班等平台,发布常规官方消息;借助抖音、B站、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展活动宣传甚至在线学习,实现互联网+育人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平台具有传播快、覆盖广、获取信息本钱低等特
8、点,在网络育人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工作,使网络平台为我所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四、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模式优化高校共青团组织目前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力量,但是依然存在“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存在基层团组织活力缺乏,校园活动数量繁多,学生疲于应付等现象。因此,针对育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一)选人用人,加强干部培养。事业开展,关键在人,能否选拔出适宜的干部并做好接续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团组织是否具有活力,多半和学生干部有很大关系。针对各基层团支部书记及各部门负责人,实施2个月的试用期,观察其是否能够胜任岗位要求。对于无法胜任岗位的干部要及时整改
9、,情节严重者可以直接换下。对于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其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作实务的熟悉度,通过专业化、系统化、长时期的培养,打造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二)以评促建,落实考核制度。目前大多数高校对于团委、学生会各部门、社团以及各基层团支部缺乏定期考核,也缺乏有力抓手。虽然开展了“优秀部门、“星级团支部、“魅力团支書评选,并且随着从严治团的深入,根本整改了软弱松散支部,但对于基层组织的约束力仍旧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的整体活力和工作效率。因此,应严格审查团支部“三会两制一课实施情况,通过团支书述职和团支部辩论,将支局部为不同等级,提出不同整改建议,并且和支部评奖评优挂钩
10、。对于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和社团负责人组织述职,由其上下级组织及个人对工作实际进行打分,针对问题限期整改。(三)删繁就简,打造精品活动。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校内外各部门、机构、组织纷纷推出各类主题活动,活动数量日益增多,活动实施主体也各有不同,学生出现了在各种活动之间疲于应付的现象。作为“第二课堂实施主体的共青团组织,应当率先垂范,删繁就简,对于活动效果和参与人数不理想的活动进行合并或删减,着力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提升活动内在质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四)合力协作,推进“三全育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要主动与校内外组织开展协作,积极发挥党建带团建
11、作用,充分利用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外导师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实现“三全三圈育人。同时,将青年成长成才需求与国家和地区重点工作、高校办学目标、教学任务相结合,实现共青团育人的协作统一。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力军,在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深入贯彻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积极优化共青团组织育人新模式,努力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陈昕.“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3,30(02):11-13.(2)刘亚男.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23(11):54-60.(3)邹佳锜,孙小鑫.高校共青团组织构建第二课堂育人工作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23(17):127+130.(4)张维权,杨雅琼,班振海.供给侧改革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新模式(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17(15):244-245.(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上海 20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