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平安管理意识的形成机制研究内容:公共平安意识是公民对公共突发事件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警觉的精神状态,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能力,知识和技能的应急急救。合理的公共平安意识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根底的公共平安管理,城市公共平安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公共平安管理的影响。西方兴旺国家不仅增强平安意识的公共管理,同样重视对公民进行经常性的平安教育和培训,公民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我们的公民与公共平安意识是非常薄弱,迫切需要学习和借鉴兴旺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努力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共平安系统,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平安意识,加强平安教育。关键词:公共平安;管理;意识目 录1 引言22 公共平
2、安概述32.1 公共平安的意义32.2 公共平安的根本特征42.2.1公共平安是公共管理最根本的职能42.2.2公共平安管理的第一原那么是以人为本42.2.3公共平安问题的长期性和可变性42.2.4公共平安管理的高难度性52.3公共平安管理的重要性52.3.1 公共平安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生活的根本保障。52.3.2 公共平安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开展的根本要求52.3.3 公共平安管理是公共效劳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62.3.4 公共平安管理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62.4 培养公共平安意识的意义73 国外先进的培养公共平安管理意识经验83.1 常备不懈的防灾意识。83.2 制度化的
3、教育培训83.3 广泛参与的民间组织93.4 重视媒体的作用94 中国公民公共平安意识现状及其培养途径104.1中国公民公共平安意识严重缺乏104.1.1防灾意识欠缺104.1.2社会参与机制缺位114.1.3未能建立有效的事后学习机制114.1.4民间组织不完善114.2中国公民公共平安意识培养途径114.2.1 强化公共平安意识114.2.2 积极培育和开展民间组织124.2.3 加强平安知识教育124.2.4 总结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12结 论13参 考 文 献141 引言公共平安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平安、
4、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根底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的重要内容。公共平安管理是对这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及时应对,以及事件后果的消除、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公共平安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公权用于对公共平安的保持、保护和恢复。把对紧急事态风险管理的重点从处理应对突发事件转移到对公共平安的保持上,使得西方的紧急事态管理逐步转变成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公共平安管理,而对公共平安的常态化管理,已是近年来西方公共平安管理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西方公共平安管理中提出的对紧急事态实行系统化管理的内容及其思路,特别是设定紧急事态系统化管理的标准、实施系统化管理中对危险评估与危险的风险易感性分析
5、的重视等举措,使政府能够对减除和预防灾害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这些内容及其举措,对我国目前正在推动的公共平安常态化管理的完善,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的意义。2 公共平安概述2.1 公共平安的意义目前,全国在我们党的号召、领导下,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要“让每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谐,“稳固和开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强调要“完成繁重的改革任务与开展,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报告强调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十七界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6、社会保障是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最根本的特征。和谐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应该是平安,稳定和有序,有很少或根本没有不确定性,无平安事故;生活在和谐社会中的人应该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但没有恐惧感,他们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因此,公共平安,为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的。我们可以认为,确保公众平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和重要保证。保护公众平安是公共平安管理主体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供公共效劳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矛盾突出的关键时期,如何应对挑战的社会公共平安问题,并更好地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2.2 公共平安的根本特征其目的
7、是保证社会公共平安,公共平安是社会开展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的根本前提。在这之前,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保持,提高,和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共产品(效劳)的管理活动。也就是说,公共管理的内容主要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开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社会问题,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控制的活动。换句话说,公共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效劳群众,关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解决相关的问题。公共平安不能得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社会开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公共平安管理面临社会公众,和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因此,公安部门应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全方位的放在
8、首位,创造一个平安,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平安需求,确保了人民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以实现人的全面开展,最大的对社会奉献。尤其是在过渡时期,各种因素影响公众平安,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高,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尤为重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要实现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平安的社会,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不受到威胁。公共平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也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因此,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应该是第一原那么,公安管理工作。从管理理论分析,公共平安问题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信息等。影响的各种公共平安事件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很长一
9、段时间后,使矛盾激化和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完全消除,因此,公共平安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开展,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同样,问题解决在这一领域,在这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公安工作是临时应急工作具有战略意义,它是在长期的工作。同时,它也需要公共平安管理与公共组织必须用开展变化的眼光观察和分析治安形势,在新时期加强研究新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平安。公共平安问题,都是开展中国家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话题。当然,公共平安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影响公共平安威胁的各种活动几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公共平安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问题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政治,民
10、族,宗教的原因,也有经济,文化,技术和心理原因,有人类对自然界各种行为的报应。公共平安问题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有的还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冲突,即使政府和相关管理主体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很难解决。公共平安问题的广泛和复杂,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非常的大。公共平安管理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方式发生着重大转变,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局部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城市规模数量和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城市公共平安管理问题成
11、为城市健康可持续开展的重要问题。2.3.1 公共平安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聚集生活的根本保障。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的大量聚集是一个根本的特征。在这一聚集过程中,原来分散在农村的人口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城镇集中;小城镇中的居民也逐步向大城市集中,城市的空间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聚集的密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公共平安管理成为人口聚集过程一个重要的保障因素。一方面人口向城市聚集生活,是因为城市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就业时机,公共效劳根底设施好,有较好的公共平安保障;另一方面人口的聚集又加大了城市公共平安管理的压力;由于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
12、人身伤害的机率增加,程度也会比分散状态下更加严重,因此,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为保证城市的稳定和开展,人民生活的安康,加强城市公共平安管理,强化公共平安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2.3.2 公共平安管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经济开展的根本要求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又一个根本特征。城市往往是一个国家工业的集散地,工业以及伴随着工业开展的第三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时机,人们通过参与工业生产、从事第三产业效劳获得劳动报酬,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人口的聚集,为城市工业、第三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工业生产的数量、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经济开展水平也日益快速,带动了一个国家
13、文明的不断进步,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开展的核心因素。但随着工业生产的进行,由工业生产平安扩大、衍生而来的城市公共平安成为工业生产健康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城市人口的聚集性特征,突出公共平安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将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同时,也由于工业生产的密集性,火灾等突发性公共平安事故对工业生产的损害也是巨大的。此外,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废物处理、废水排放、空气污染等对工业本身和人民生活都造成了伤害,因此,从公共平安管理出发的城市综合治理,成为保障工业生产顺利进行、经济健康开展、人们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的护身符。2.3.3 公共平安管理是公共效劳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兴旺程度、文明程度的一
14、个重要标志,可以看这个国家政府为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效劳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优劣,政府在民众心目的地位、可信度是与政府为百姓提供的公共效劳水平息息相关。公共效劳体系的兴旺与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快速开展,社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量农村充裕劳动力涌进城市,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以城市公共效劳体系为代表的公共管理理念逐步得到政府和广阔人民群众的重视。城市生活的特点不仅是就业时机多、生活本钱低、环境好,更重要的是城市所能提供的公共效劳较农村多得多,在城市生活,就可以享受到大量的公共效劳产品,其中,公共平安效劳与保障就较之农村更加完善。因
15、此,公共平安管理的深入,公共平安意识的强化,公共平安预防及处理体系的建立将丰富整个国家公共效劳体系。2.3.4 公共平安管理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十七界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稳定是硬任务。城市公共平安管理的目的是为城市居民和财产提供平安,可靠的环境,控制火灾和危情的发生和严重,生活,福利,财产和环境的保护,遏制重大平安生产事故的发生,严重的刑事案件,遏制遏制大规模事件。公共平安状况,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经济和社会开展的最根底的工作。在农业社会里,人们过着封闭的生活自理,由于居住分散,相互联系不多,所以即使一个村庄的平安受到威胁,通常它的范围是有限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不仅导致该国,而且在对外开放的环境,它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形象。如果一个国家的城市公共平安性不能得到保证,它会动摇其国家对整个国家的信心。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开展的时期,城市社会内部开展不平衡,社会分裂,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继续扩大,使城市开展所面临的整体风险。因此,中国城市化的顺利推进,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公共平安管理系统,平安和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从外国入侵,提高人们的平安意识,促进城市社会的开展。2.4 培养公共平安意识的意义2023 年 2 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