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风家训概述 家风家训概述 录 2 2、古代家训简介 5 3、家风故事: 1孔府家风故事三那么 8 2杨震:清白家风传千古9 4、中国古代名人家训十那么11 5、家训格言精选13 6、世界十大顶尖家族家训16 -1- 家风家训专题讲座 家风家训概述 一、什么是家风家训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气,又可以称为门风。家风的说法 古已有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传统的教育子 女的方式。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 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价值观的根本方法与规矩。如著名对联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便是中国过去不少家庭的最基 本
2、的家风。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它是思想、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 神、情趣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 人际环境、道德环境。它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通过在日常的生活中潜 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 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根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 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 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 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训与家规是家风的载体,也是形成家风的根底。两者都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家庭的重要组成局部
3、,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 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家规是行为标准,用以教育标准家庭 成员及后代子孙的准那么,也叫家法,和国法对应。家训那么是指对子孙立身 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训条。家规和家训的关系有点像法律与道德的 关系,家规好比家族中的法条,家训那么是家族中的道德教条。二、家训的历史作用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 需要拟定一定的行为标准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可见,在法制不健全时代,他们发挥了重要的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特别重视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围绕家 和家族产生了家谱、家训、家教、家学、家风,甚至家政
4、 。近读古籍,看到宋朝名臣包拯谥号孝肃的家训,可谓言简意赅, 如明镜悬梁,读来颇受启迪。包拯家训正文仅 37 字: 后世子孙仕宦,有 -2-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 吾子孙。其下押字又 14: 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意思 是说: 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罪的人,都不许回归老家; 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之中。如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 子孙后代。在家训后落款时又写道: 嘱告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 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代子孙。包拯在 宋仁宗庆历年间作过监察御史,公正廉洁、执法不阿,民间有青天之
5、誉。这那么家训前后 51 字,字字铿锵,殷殷可鉴。包拯的家训不仅是他光 彩人格和凛然正气的体现,而且也给后人留下判断忠与奸、孝与逆的一个 根本标尺,即是否克己守法,是否清正廉洁,这不仅对子孙,亦对后世官 吏有垂范警示之鉴。家风既然如此重要,家教、家训文本就应运而生。从汉代到明清,以 孔子家语 、 颜氏家训 、 朱子治家格言 、 曾国藩家书等为代表的 家教、家训作品一直流传至今。其中颜氏家训因其立意高远、内容广 博、笔法生动、寓理于情而影响更为深远。明代著名的启蒙教育家王三聘 称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可谓实至名归。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朝,为 颜之推所作。他写作颜氏家训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子孙恪守道德、
6、传 承礼仪、修养学识,保持其门风、传承其家学,故而书中不仅涉及立身处 世之道,而且还对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学、经学、史学与音韵训诂之学等 多有介绍,可称是一部家教的百科全书。颜氏后人没有辜负先祖的教诲, 他们多以其突出的品德与才学流芳百世,著名者就有唐代的学者颜师古、 书法家颜勤礼与颜真卿,其中尤以颜真卿为最。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其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注重家法、国法;二是和睦宗 族、乡里;三是孝顺父母、敬长辈;四是符合礼教、正名分;五是祖宗祭 祀、墓祭程序;六是修身齐家。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 法中的重要内容,如: 节俭当崇
7、、 邪巫当禁 等。三、建设优秀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 高。自古以来, 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 正,那么民风淳;家风正,那么政风清;家风正,那么党风端。优秀的家风家训 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荣耀、创造 -3- 伟大的社会气氛,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对 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家风、家训 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3
8、 年春节团拜会上,深情地吟诵了唐代诗人孟郊 的游子吟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说这首诗生动表达了中国人民深厚的家庭情结,并深刻指出: 家庭是社 会的根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管生活 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 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开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 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继 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 是具体行动,一个是精神层面,逐渐
9、升华。家风是社会的产物,与时俱进, 历史的变革,或早或迟,总会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除旧布 新。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发奋向上的时代风气,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 训的重要内涵。建设家风家训能够健强个体的心理和精神。在多变多样的社会生活 中,人的心理和精神往往会产生困顿、迷惑,此刻如果你想起父母讲的一 两句有哲理的话,就会感到安然妥帖,就会克服心理和精神障碍。国学名 家汤用彤、汤一介父子的家风祖训是: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 随适而安。这一家训帮助汤用彤、汤一介渡过了一生中的很多难关,足 见家风家训在个人安身立命中的重要作用。这也给我们在个人成长中重视 家风家训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10、建设家风家训能够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长期以来我们偏重于 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偏重于学生的智育,使教育偏离了本 义。重视家风家训教育,发挥家庭在培养人的文明素质、道德素质中的作 用,可以弥补目前的教育偏差。中华文化向来重视家和家文化,家文化、 家风、家教对人的教育作用很大。直至今天,如果我们说某人素质差,首 先想到的便是其家教不好。这是因为,家教就是通过家风、家训、家范、 家箴等方式来施行的,家风家训弱化了,人的文明素质的培养就会受到局 -4- 限。建设家风家训能够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水平。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常言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生活的 场
11、所有家庭、有单位、有公共领域,这些领域和场所都应有所标准,这样 生活才会有良好秩序,才会和谐温暖。家庭的标准就是家训、家范。家风、 家训所孵育的良好素质会延伸到家庭外的社会生活,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 文明程度。古代家训简介 制定家训或家规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点。假设从孔夫子庭训儿子孔 鲤算起,可说是源远而流长。三国魏嵇康、西晋杜预,各有家诫 ,东 晋陶渊明有责子 ,南朝梁徐勉有戒子书 ,都属家训一类,但其卷帙 都很小,影响也不大。后,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 ,全书七卷二十 篇,内容丰富,体例宏大,堪称中国家训之宝典,惠泽后世蔚然成风。颜之推西元 531590 年 ,字介,琅邪临沂人。复圣公颜回
12、三十五 代孙,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之推创制 家训,意在治家。他认为,治家首在教育子女,故教子是全书之第一 篇。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教育,甚至在中国教育史上比拟早地论述了 胎教和幼儿教育等家庭教育的方法。他在颜氏家训中说: 古 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 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 导习之矣。就是说,古代圣贤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孩子达三 个月时,就要搬出皇宫,让她住在别宫里,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 不该听的东西,所听音乐和所嗜口味等,都要按礼仪进行节制。而且胎教 的方法还要记录
13、在玉片上,收藏在铜制的柜子里。孩子出生后,还在幼儿 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开始对王子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教育, 并引导他练习。他又在颜氏家训中说: 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那么为,使止那么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 -5- 威严而有慈,那么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就是说,普通人纵然不能做到这样, 也该在孩子会识别大人的脸色, 知道大人的喜怒的年龄时, 就开始教育他, 做到大人允许他做才做,不允许他做就立刻停止。这样等孩子长到几岁大 时,就可以省得对他使用鞭、杖的惩罚了。父母对孩子既保持一定的威严, 又不失慈祥,那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产生孝心了。颜氏家训还说: 孔子云:
14、 少成假设天性,习惯如自然。是 也。俗谚曰: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即孔子说: 少年时代 养成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就象天生一样自然而然。正是讲的这个道 理。俗谚说: 教导媳妇要在媳妇刚刚嫁来的时候,教育子女要在子女还 是孩子的时候。这话说得对极了。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十分可贵,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对现代家庭教育仍有显著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宋朝以后,家庭礼治不断加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家法。权贵之家的 家族法的代表是司马光的家范 。家范在社会上层仕宦之家广为流传, 南宋宰相赵鼎,令其子孙各录一本以为永远之法。朱熹在司马光家范 的根底上制订了一套繁琐的家庭礼制和礼
15、仪标准,即家礼 。家礼在 内容上与平民之家的生活和劳作的规律根本一致,并且各种规矩、礼仪都 十分详备,所以逐渐成为平民之家的家教之法。朱熹还把大学中的名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 ,作为一个伦理框架,构建一个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 密的社会秩序。他要求每一个人,先修身,而后齐家,而后治国,而后平 天下。于是,家训或家规就超越了家的范畴,与国联系在一起, 使之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当一个人走上社会,为国效力时,他的一举手 一投足,无不显示出自身的家教如何,这是家训的作用效果。明末清初昆山人生员朱柏庐,没有显赫的仕途业绩。他的家训叫做 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 ,又叫做朱子家训 。这是他用程朱理学的儒 家伦理为家庭成员规定的日常生活准那么。诸如: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 一粥一饭, 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 恒念物力维艰; 宜 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与肩挑 贸易,毋占廉价;见贫苦亲邻,当加温恤;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 酒; 居家戒争讼,讼那么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家门和顺,虽 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纵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子孙虽愚, -6- 经书不可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