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70KB ,
资源ID:1435695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14356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品德课堂学生缄默知识的遮蔽与解蔽.docx)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品德课堂学生缄默知识的遮蔽与解蔽.docx

1、品德课堂学生缄默知识的遮蔽与解蔽摘 要 知识的客体化、学科化形成了对学生缄默知识的搁置和忽略,教学中注重类经验的单向交流和同构化导致了对学生缄默知识的漠视和阻滞,造成了学生缄默知识的隐化和意义世界的缺失。品德课教师应搭建学生经验与教材沟通的桥梁,触动儿童的缄默知识;建立“我-你对话关系,激活儿童的缄默知识;并引导儿童展开深度体验,纠正错误的缄默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缄默知识的解蔽。关 键 词 品德课堂;缄默知识;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编码 A文章编号 2095-1183(2023)05-00-0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儿童能说出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但是在其生活中还是

2、常常出现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与学生携带的缄默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的缄默知识实质上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了解造成学生缄默知识隐化的原因与后果,重新认识并挖掘其德育价值,才能有效激活这一潜在的课程资源。一、品德课堂中学生的缄默知识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在书本知识或能够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之外,还存在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但它在人类知识开展历史上长期处于一种被压迫的境地,是知识王国的“被流放者。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首次对这种受到知识霸权压制,被迫保持沉默的缄默知识进行了系统阐述:缄默知识是那些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以用符号、言语、文字表达的知识1。学生在课堂中也

3、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这些缄默知识具有“非批判性“非公共性“非逻辑性“情境性“文化性2。品德课堂中,学生缄默知识主要来源于学生日常实践中的“品德和学生对品德课程的“自理解。1.日常实践中的“品德学生在进入品德课堂之前,并不是一个“无知的人,而是有着丰富实践的主体。虽然在学生接触品德课程之前,并没有系统的品德知识,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于品德的理解,并时常践行自己的理解。学生也许在品德课程之外不知道“诚信“孝敬“责任“文明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有学生认为“诚信就是容许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孝敬就是听爸爸妈妈的话,“责任就是按時写完作业,“文明就是很有学问。甚至有些学生无法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自

4、己的理解,但是他们不撒谎、懂得帮父母分担家务、扶盲人过马路、保护花草。透过这些行为,我们看到了学生内心深处对“诚信“孝敬“责任“文明的理解。这些理解和做法或许简单、或许荒唐,但这就是学生进入品德课堂之前,在日常的耳濡目染和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品德的认知和行为。2.学生对品德课程的“自理解学生对课程的“自理解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传授同样的知识时,学生受到自身原有知识图式和课程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将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对品德课程“自理解集中表达在两方面:一是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材涉及社会、史地、心理等知识内容。不同学科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品德课程的综合性往往导致学科

5、间知识的相互影响和不同学科之间学习方式的相互碰撞3;二是学生对品德课程的教材理解角度和立场不同,从而引发的认知差异以及价值倾向。学生的“自理解带有鲜明的“个体性。例如,教师在教学“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一课时,有学生将本课与地理知识相联系,偏重于记忆我国的地形区域;有同学那么紧扣学习主线,了解不同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二、品德课堂中学生缄默知识的遮蔽反观当下的品德课堂,学生的缄默知识被拘囿于显性知识的洪流,学生为了迎合外在的考核标准,早已失去了内省自身缄默知识的时机,从而造成了学生意义世界的缺失。1.知识的客体化对学生缄默知识的搁置反观以往品德课堂中的道德,就其存在的

6、形态而言其根本特点是一种知识道德4。而这种知识又是被客体化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论下的品德课堂中,学生对于自身主体的利益、认知倾向、价值取向、主观愿望驱逐得越彻底、越完全,就越能掌握所谓的“真理性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在这样的品德课堂中,学生找不到自己生活的原型,看不到作为一个主体的人经常面临的道德冲突,学生的缄默知识自然而然地被搁置。2.知识的学科化对学生缄默知识的忽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品德课程是按照分科原那么设置的。按照分科设置的品德课程无视道德融于人的全部生活之中,不成认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联结在一起的道德,道德从生活中剥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知识。这种所谓的道德脱离了儿童生活的世界

7、,成为一种学生没有接触过的、陌生的知识,学生的话语权和自身知识的合法性被忽略。3.类经验对学生缄默知识的淹没类经验是人类生活历程在意识层面上的凝集,人们往往把经过科学化处理的知识看作是人类经验的结晶。以往的品德课堂是以客体化、学科化的类经验来否认学生个体经验的价值。在品德课程的教科书中80%的内容讲的都是成人的事,特别是英雄、伟人和名人的事迹5。知识是成人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课程就是把已成为科学系统知识的成人经验教给儿童。因为“教育主要是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在强调类经验传递的课堂中,学生的个体经验显然是多余的、零乱的、不系统的。4.教学中单向交流对学生缄默知识的漠视在品德课堂中,教师最常用的

8、方法就是讲授法和问答法。讲授法是课堂中单向交流的代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弊端,观察当下的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增多,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但现阶段的对话仍然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这样的“问答式为主的范式6。在整个课堂中,那些持有与教师、教科书主流观点一致的学生掌握着话语霸权,这些学生也是教师眼里的“优秀学生。这些“优秀学生擅于隐藏自己的观点,去迎合外在的标准。而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不是被剥夺了表达观点的时机,就是被教师以冷漠的态度忽略。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重视,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甘愿成为“优秀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