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美术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起到“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思索,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观察、理解、分析、概括、表现、认知等能力。一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问题是一个个障碍(没有翻越时),也是一个个阶梯(翻越后),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翻越障碍,将障碍踩在脚下变为成长的阶梯,即如何设置问题,笔者认为要考虑四个方面因素。一、问题的难易 美术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一节课前半段是知识性学习,后半段是技法性实践。问题的设置多集中在知识性学习阶段,这一阶段
2、学扎实了,技法性实践就易于解决。美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难易要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实际情况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生时,全面评估相应年龄段的学生相应的认知水平和相应的理解分析能力。教师必须善于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不能太容易,而要让学生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的答案;也不能太难,否则易让学生被问题搞糊涂甚至吓倒,产生畏学厌学。例如:在一节二年级七彩虹一课中,学生欣赏了不同色调的画面以后,笔者设置了一个问题:说说每一种颜色象征了什么?学生面面相觑,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显然过难了,“象征”是个很抽象的词,学生不容易理解,同时由于学生的色彩知识
3、、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无法准确说出心里的感受。这个问题如果放在五年级就较为合适,五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色彩知识积累,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较强;或把这个问题改为“说说每一种颜色让你联想到什么?”就较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在设置问题时,要立足于或略高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观察、思考、分析、概括、总结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把现在所学的知识同以往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内外结合。这样学生的能力才能逐步形成,才不会让“美术可以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表现能力的发展”成为纸上谈兵。二、问题的大小 教师是新型师生关系中学生学习的助学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导向
4、作用,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问题该大时要大,也就是要宽泛;该小时要小,也就是要具体,有明确的指向性。1.“大”问题 当我们需要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思考出多个答案,答案不唯一时,需要全体学生广泛参与讨论时,设置的问题要大、要宽泛。2.“小”问题 当我们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时,需要学生准确认知、感知某一知识点时,设置的问题要小、要具体,有明确的指向性。三、提问的时机 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不同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机进行提问,效果都是截然不同的。提问的时机要注意“三恰当”。1.恰当在教学重难点处设疑 由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学
5、生积极思维解决问题。例如:七年级中国结一课中,教学难点是盘长结的做法。笔者在学做之前请学生观察图片并设问:“请同学们观察这枚中国结盘长结,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叫盘长结?”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归纳讲解,“长”同“肠”,具有弯弯曲曲迂回婉转的特点;佛门八宝之一,代表回环贯彻、永生不灭的最高境界;象征千回百转、绵绵不断、相依相随、永无终止、永恒绵绵的情愫。学生此时融入了情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再学习盘长结的做法就兴致盎然。2.恰当在课堂气氛不活跃时设疑 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致在一节课中会相对地有高潮和低谷,教师感到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时,要设置难度相对不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活跃思维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恰当在课堂开始或结束时设疑 在课堂开始时设置问题,回顾以前知识,可以由浅入深,使学生思维逐步展开、兴奋。在课堂结束时设置问题,可以使学生总结概括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加深印象;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以外寻求更多的不同答案,使知识延续到课堂以外。四、问题的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备课时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理性的思考安排。对于每一个关乎教学知识点之处,都要精心预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问题,以起到“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思索,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备课
7、时“精心预设预约精彩”,教学时能够将预设“动态生成演绎精彩”。美术教学本身就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更强调学生个体的感受。教师的精心讲解预设并不能涵盖所有学生的观点、感受,因此,备课时对各教学环节的预设要留有“弹性”,正视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冲突,敢于给生成留出空间,就像写意国画中的“留白”,不要太饱满,要给学生自己发问、思考留下空间,给学生充分想象、张扬个性留下空间。这个空间主要体现于学习过程、情感倾向之中,捕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契机,创造“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教学境界。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具体的、动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思想,充分发挥教师
8、的教学机智,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充分利用动态形成的新资源,把握机会,进行更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就没有课堂生成的精彩。教师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强调预设,又不迷信预设,不受预设的束缚,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不仅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而且使“生成”更加精彩,更使“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此外,教师语言表述的精练、准确、丰富、优美、形象、通俗也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教学学习效果。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好坏、实用与否,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知识的广度深度、人文知识的素养、教育理念如何都密不可分。美术教师要想在这块热土耕耘、播撒和收获,一定要善学、善思、善疑和善问,要以自己的丰富学识、教学经验、人文素养和先进新颖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发现、成长、创造,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翻越一个个障碍,将障碍踩在脚下变为成长的阶梯,让每一节美术课充满了一个个学生动态生成的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