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效劳工作的几点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围绕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制定了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促进经济开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粮道街党工委一班人始终把社区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载体,抓住就业热点,突破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瓶颈,搭建就业平台,组织专门力量,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开辟了街道社区就业工作的新天地。随着时代的开展,如何立足街道实际,提上下岗失业人员素质和竞争能力,发挥社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开展,更多的开发就业岗位和创造就业时机,那么是我街劳动保障效劳工作所
2、面临的新课题。 一、本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现状 粮道街地处XX县区的繁华地段,属典型的XX县区。下设12个社区居委会,其中社会型居委会8个,家属型居委会4个。常住人口近5万人。全街现有登记的下岗失业人员320231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2977人。依靠社区平台,共开发社区就业岗位2157个,帮助148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460名失业人员全部交由社区管理,初步实现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入社区,城市低保在社区的目标。在长期的劳动保障工作中,我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抓街道社区效劳平台建设,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窗口工程。针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内容新、要求高、涉及
3、对象特殊等实际情况,强化责任体系,落实工作目标,制定了劳动保障工作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和效劳承诺,购置了、通讯工具等办公设施,把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再就业优惠证申领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申办、职业介绍等办理流程公布上墙,并设立政策法规宣传栏、公示栏,让群众及时了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效劳,做到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场地到位、经费到位、工作到位、制度到位。 二是根底工程。我街组织12个社区劳动保障站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每个楼栋,挨家挨户对辖区内居民的就业状况、培训就业愿望、经济状况以及低保情况等进行登记。做到了“六清即下岗失业清、家庭状况清、社保关系清
4、、就业意向清、安置去向清、培训技能清,并建档建卡,健全了各项根底台帐,纳入信息数据库统一储存,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就业效劳根底管理系统。最公文站三是信息工程。我们利用微机与区劳动力市场联系,定期收集空岗信息,再根据用工条件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应聘,对应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就业情况。 2、抓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拓展社区就业渠道。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通过定期走访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机关,对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管理性就业岗位和保安、保洁等公益性效劳岗位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今年共新开发就业岗位575个。一是街道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打造“胭脂山衣坊和加强城市
5、管理增加协管员的契机,为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岗位12023个。二是立足社区大力开展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效劳业,充实和开展社区家政效劳站,指导民主路社区、小东门社区建立巾帼家政效劳站、孤残儿童带养效劳站,提供就业岗位227个。三是促进企事业单位、学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改革力度,利用湖北美术学院后勤管理社会化之机,与承接其后勤效劳的珠江物业公司积极联系,提供门卫、保洁员、保安员等就业岗位50个。四是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3、抓社区就业援助,帮助特困群体再就业。 以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对特困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送效劳、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的“五送援助活
6、动。对特困群体开展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效劳。印制效劳卡三千余份,设立热线 ,为困难群体提供方便快捷效劳。坚持开展困难群体“122扶助行动,即对工作不挑不拣的困难群众实行1次登记,2次推荐,2个工作日内保证就业的承诺效劳。组织开展了送岗位进社区活动,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提供零距离效劳,使用人单位和特困人员直接见面,相互选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有特殊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还积极开展了爱心救助活动。街道机关党支部与辖区内的3户特困家庭结对子,开展帮扶活动;在社区开办了“爱心超市,为困难家庭提供生活帮助,为5名患重大疾病的下岗失业人员捐助资金万余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同时还为7户有特殊困难的下岗
7、失业家庭建立了困难救助户档案,定期为特困家庭发放救助。 4、抓社区职业培训,增强实现再就业的能力。 针对辖区内有封闭性的小区,缺乏物业管理人员,我们就组织2023名特困群体人员参加区培训中心物业管理培训。今年四月份我们根据特困群体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单一等情况,适时组织举办了家政效劳培训班。七月份又根据一些下岗失业人员有工程、有资金,但苦于经营能力有限的情况,举办了syb创业培训班。通过培训让特困群体从观念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由“等、靠、要被动接受就业转变为主动选择就业。今年就有232人参加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其中有153人实现了就业。目前已开展创业培训90人,让一批有一定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
8、员成功地实现了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还新增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困难群体再就业。实现了培训促创业,创业带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在总结经验、发挥优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分析了在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亟待改变。要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就要使他们面对现实认清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在逆境中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社会需求。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下岗失业人员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拉不下面子,对再就业期望过高,对工种、工资待遇等所提要求也不切实际,还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有畏难情绪,消极等待
9、思想严重,缺乏自信心。 2、可供整合的辖区资源有限。由于街道地域环境狭小,在社区和辖区范围内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公益性岗位有限,待遇也比较低;其次,劳动力供求关系错位,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内在原因。从下岗失业人员与市场的供求现状看,虽然总量供过于求,但在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却供给缺乏,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边是有人无事干,一边是有事无人干;一边是有事不愿做,一边是有事不会做。 3、劳动保障员的水平和能力跟不上开展趋势。随着形势的变化,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还不能摆脱上级下指标、领导派任务的传统习惯,穷于应付、事务缠身,超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自主意识都亟待加强和提高。 三、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
10、主要对策及建议 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街道要继续坚持以“面向社区、 灵活就业为指导方针,由街道劳动保障效劳所向各个社区的劳动保障效劳站辐射,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办好,把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作为街道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那么,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落实政策,提高技能为重点,以劳动力市场网为平台,以创充分就业社区为契机,探索再就业的长效就业机制。为此需要增强三种意识,突出四个重点,强化五项措施。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三种意识。 1、增强社会意识。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
11、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连续3年召开全国性会议,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将对维护社会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2、增强效劳意识。要继续按“以人为本的原那么和就业效劳“新三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就业效劳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做到耐心听取、细心询问、用心解答、精心办理、热心效劳。 3、增强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时期,社会对劳动力的吸纳靠市场选择,要逐步树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再就业工作方针。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再就业机制,才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要以点带面,突出四个工作重点。 1、发挥街道社区
12、效劳平台作用,完善工作机制,改善创业环境,增加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创立“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确保“零就业家庭中至少安置1名有就业愿望人员上岗就业。 2、探索建立信用社区、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形成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创业者带动就业的新格局。 3、加强街道社区效劳平台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时传送到辖区居民,使下岗失业人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高效的效劳。 4、对困难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和效劳。用“五送即“送效劳、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温暖来解决困难群体再就业的难题,向每一位援助对象发放一份就业政策宣传手册;帮
13、每一位已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为每一位急需就业的援助对象提供一套针对性援助效劳。 三要提升工作要求,强化五项措施。 1、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指出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开展更加突出位置。因此进一步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工作平台的整体功能作用就显得愈加重要。 2、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为政策实施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在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气氛。 3、科学地制定街道2023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并层层分解,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目标到单位、责任到部门、任务到个人三落实的工作机制,健全辖区用工单位、中介组织的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月工作例会制度,再就业工作季度情况通报制度和半年检查督办制度。 4、促进经济开展,坚持在开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努力实现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大力开展街道经济和社区效劳业,以新增就业岗位促进就业。 5、加强劳动保障工作队伍及素质建设。劳动保障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必须强化业务培训,落实工作经费,提高工作质量。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