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人口资源问题的科学进展观思考 人口、资源、环境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的人,这是世界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要有规划的生育。小平说:“绿色革命要坚持一百年、二百年。中国也一样,对我们来讲,最难解决的不是工业,而是农业。难处是人口多,把握不好,对中国的进展是一个最大的障碍。说:“我们要妥当处理好当代人口与进展的关系,要为子孙后代制造良好的生存和进展环境,这是历史赐予我们的责任。由此可见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尤为重要。人口是“头,环境是“尾,“头堵不住,“尾的压力就大。人的生产、生活吃、喝、拉、撒、排是要污染环境的,是要掠夺资源、消耗能量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多才是
2、最大的污染源。?易经?中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尽管深厚的大地可以承载万事万物,具有博大无比的德行。但是万事万物的进展都有“度的规律,这个度就是容量。每平方公里土地承载的容量不是无极的,它储存的资源不是永无止境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马克思说:“自然是人的无极的身体。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人类无论怎样推动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靠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每一次成功,自然界都要报复我们。地震、海啸、洪灾、沙尘暴、泥石流、温室效应、赤潮等等这些灾难不是一次一次的给人类的生存进展拉响警钟吗?所以把握人口增长,减轻中国土地的
3、承载压力,减轻环境容量的压力,保存资源、疼惜环境,走科学进展的道路才是最正确选择。那么如何把握人口增长呢? 一、把握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中国人口增长问题有它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就历史而言传统的“养儿防老、人丁兴盛等旧观念已经有几千年了,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导致了中国人口从解放前的三、四亿人,增长到现在的13亿,就人类自身产污量计算,废水排放量增加约500亿吨,国家提出的污染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023万吨左右,不言而喻人类对排污的“奉献起了确定性的作用。当然70年月、80年月、90年月通过规划生育人口猛增趋势才根本得到把握。但同兴旺国家相比,从历史的角度看,近一百年以来他们的人口增长是很慢的
4、,人口是最少的。他们的生存环境之所以好,除重视生态环保外,人口少也是最根本的缘由之一。如澳洲、加拿大等国家,人口数量只有某的2/3,但土地面积确是某的100倍左右。就现实而言,我调查了大足三个乡镇,也走访了老家十几户农村家庭,觉察把握人口增长的工作消逝反弹现象。农村很多家庭,自己都40岁左右了,儿子都快结婚,还生了二胎或三胎,一问都说:“只要缴点罚款就可以了。从镇里了解的状况看,计生办主要忙于收罚款。一个镇一年要收三、四百万的罚款。同时很多商人、老板、明星、名人都在超生。窥一斑而知全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假设再不把人口反弹现象治理在萌芽状态,长此以往,人类生存
5、的空间,会越来越小,环境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二、把握人口增长的几点体会: 一既然人口增长的问题是几十年、上百年渐渐形成的,因此它又是历史的。历史性确定了它是有惯性的,这个惯性是一个物理上的要求,你要去转变它,除你要有足够大的力量外,还需要确定的时间,还必要逐步改良现有的以“罚款抵超生的做法。从政策上、制度设计上多管齐下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气氛。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也很重要。素养提高了,传统的观念才能渐渐转变。 三从政策制度设计上,鼓舞独生、优生 1、改革规划生育罚款的用途,建立可持续进展的机制。超生所收罚款,不应冲抵财政支出,而应建立独生子女档案,让
6、罚款惠及到独生子女家庭,用于进展生产,用于他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破除养儿防老的思想,消退他们老了后的各种后顾之忧。决不能超生在这一代,罚款消费在这一届,好处留在这一届,冲突、问题留给下一届。如美国的住房每月都要上税,实际上就是从制度上建立可持续进展的机制,躲避了一次性收取土地出让金后,给后面政府带来的压力。 2、公共财政的阳光也应向独生子女倾斜。要从制度上建立起让独生子女在读书、就业、医保、养老保险等各个方面享受到比超生子女更多的优待政策。 3、在金融系统建立独生子女档案。环保方面国家出台了绿色壁垒、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就是让严峻污染环境的企业,出口要受影响,不准贷款和股票上市。同样规划生育方面是否可以出某组织生信贷、独生证券。还应从评优评先上、各种代表选举上,出台鼓舞独生子女的政策。要让没有超生的老板、商人、明星、名人尝到甜头,超生的吃尽苦头。 综上所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综为一体、相互作用、前因后果。把握人口增长、严禁乱采乱伐、进展循环经济、推广再生能源,还需要我们为之几十年的努力奋斗。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科学进展观,只要全民的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明天确定会到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确定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