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
2、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夏日的夜晚,常看见儿童手持发光的“魔棒”在广场上嬉戏。“魔棒”发光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氧化草酸二酯产生能量,该能量被传递给荧光物质后便发出荧光,草酸二酯(CPPO)可用下图表示。(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草酸二酯的分子式为C26H24Cl6O8B上述表示方法是该物质的结构式C草酸二酯(CPPO)属于芳香烃D该物质含有三种官能团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3、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3、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主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2s22p4,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X2(C是原子核内含6个质子的元素)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ZH3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CZ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酸H2YO4比酸H3ZO4的酸性强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 L 1 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
4、有的CO32数目为B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的电子数是4NAC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D25时,1 L pH13的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5、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依次降低B相对分子质量为104的烃,分子中不可能只存在单键C光照下2,2一二甲基丙烷与Br2反应其二溴取代物有两种DFeCl3溶液可以把4种无色溶液:乙醇、苯酚、AgNO3溶液、KOH溶液一一区分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B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可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再气液分离C乙
5、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蛋白质、葡萄糖、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与苯分子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所含碳碳键相同BCH3CO18OH和C2H5OH发生酯化反应的有机产物是CH3CO18OC2H5C相同物质的量的乙炔与苯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同D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H2N-CH(CH3)-COOH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8、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芳香烃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萘环上一个氢原子被丁基(-C4H9)所取代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A2种 B4种 C8种 D16种9、原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
6、等的粒子称为等电子体,下列粒子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CH4 和NH4 +BNO 和 O2CNH3和 H3O+DHCl 和 HS-10、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的元素R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是A族元素B一定是金属元素C可能不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D不是A族元素就是副族元素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p2表示3p能级有2个轨道BM能层中的原子轨道数目为3C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D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同12、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
7、均为吸热反应B三种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BACC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焓变,但能提高转化率D整个反应的HE1E213、一定条件下可利用甲烷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2NO2N2CO22H2O。在2L密闭容器中,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加入0.50molCH4和0.90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组别温度n/mol时间/min010204050T1n(CH4)0.500.350.250.100.10T2n(CH4)0.500.300.18x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组别中,020min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25molL-1min-1B该反应的H0C
8、40min时,x的数值应为0.15D020min内NO2的降解百分数14、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是( )破坏土壤结构 降低土壤肥效 污染地下水 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15、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H3CHO+H2O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A、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A能发生银镜反应; 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不包括B)共有4种;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16、某链状
9、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 )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C2,3,4三甲基己烷D2,2,4,4四甲基戊烷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提示:AP、AB分别为两个反应,条件均为浓硫酸、加热)(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BD_;DE第步反应_。(2)请分别写出D和E中的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D:_ 、E:_。(3)写出S、P的结构简式:S:_;P:_;(4)写出在浓H2SO4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F与足量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写出符合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与D具有相同
10、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2种峰;峰面积比为11)_。18、已知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在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常用于制作印刷线路板。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D的结构式_。(2)写出A的化学式_。(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为了获得氯化铜晶体,需要将B溶液在HCl氛围中蒸发结晶,原因是_。(5)将F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_。19、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用量筒量取50mL0.25molL-1硫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硫酸温度;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出混合液的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2)使硫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上下移动(3)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
12、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126.226.026.129.5_225.925.925.929.2326.426.226.329.8近似地认为0.55molL-1NaOH溶液和0.25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20、实验小组同学探究稀H2SO4对溶液中的I被O2 氧化的影响因素。(1)为了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实验:10mL 1mol L1 KI溶液5滴淀粉溶液序号加入试剂变色时间10mL蒸馏水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10mL 0.1mol L1H2
13、SO4溶液放置3min后,溶液变蓝10mL 0.2mol L1H2SO4溶液放置1min后,溶液变蓝10mL 0.1mol L1K2SO4溶液长时间放置,未见明显变化 写出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实验所得结论:_。 增大实验反应速率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_。 实验的作用是_。(2)为探究c(H+)除了对反应速率影响外,是否还有其他影响,提出假设:. 增大c(H+),增强O2的氧化性;. 增大c(H+),_。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实验方案,对假设进行验证。序号溶液a溶液b现象10mL 1mol L1 KI溶液10mL H2O10mL 0.1molL1K2SO4溶液10mLH2O指针未见偏转10mL 1mol L1 KI溶液10mL H2O10mL 0.1molL1K2SO4溶液1mL 0.2molL1H2SO4溶液9mL H2O指针偏转X10mL 0.1molL1K2SO4溶液10mL 0.2molL1H2SO4溶液YZ10mL 0.1molL1K2SO4溶液10mLH2O 指针未见偏转通过实验证实假设合理